《百科探秘》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無論發行量還是影響力,均在少兒閱讀雜志中位居前列。
《百科探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地質、軍事;講述與海有關的各種神話、探險和趣味故事;讓讀者以互動的形式與海洋親密接觸。了解航空航天知識,探索宇宙奧秘,尋找地外文明。
對未知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雜志,是一本少兒閱讀的雜志,幫助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優秀刊物,贏得了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與擁護。一本很好的少兒閱讀雜志,幫讀者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思維模式和寬闊的格局,不管是雜志中的配圖,還是文字,都深深吸引著讀者的目光,對少兒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
誰發現了小行星,小行星的質量和體積比行星小得多,在地球上我們很難用肉眼看到它們。所以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以前,人類是不知道有小行星存在的。那么小行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大約在250多年前,天王星、海王星還沒有被發現的時候,德國有一位叫提丟斯的天文學家在研究太陽系六顆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時,發現了一條簡單有趣的規則:取一組數列n=0,3,6,12,24,48,6....然后將每個數字加上4再除以10,就能近似得到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a,用公式表示為:a=(n+4)/10,這個近似得到的距離和行星到太陽的實際距離非常接近。
彗星靠近太陽時的形態:彗星長什么樣,彗星由松散的冰、塵埃、石塊混合而成,就像一個巨大的"臟雪球”,直徑百米到幾萬米不等,形狀也是千奇百怪的。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組成。作為一個天體,它為什么會有一條"大尾巴”呢?這就要說到太陽了。在彗星離太陽很遠的時候,在望遠鏡中我們只能觀察到一個星點,這時候的彗星只有彗核。
噪聲中的“大發現”,說起這個故事,我們需要先把目光轉到1964年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當時的實驗室中,有兩位研究員一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為了跟蹤衛星,他們架設了具賄靈敏度的喇叭狀天線。為了測試天線的各種性能,他們嘗試利用這些天線來接收銀河系中的無線電信號。但是他們發現,在接收到的無線電信號當中,存在著一種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噪聲。
這張郵票由插畫家毛里西奧納瓦羅設計,尉日全食發生的全過程。這張郵票是用熱變色油墨印刷的,當人們用手指接觸郵票時,感應到人體熱量的郵票將發生熱變反應,從郵票原本顯示的日全食圖像變成滿月圖像。而當熱量漸漸散去之后,郵票圖像將恢復至日全食圖像。這組郵票的圖案為印度教神話中掌管冥界和時間的惡神Batara Kala,它長著一張貪吃的大嘴,不僅吃人,連太陽都不放過。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是一本內容豐富、趣味橫生的少兒百科知識類期刊,融入國內尖端的原創元素,串連古今,涉獵中外,讓小讀者通過好看又好玩的內容了解世界、探索自然。包裝好,沒破損,快遞特別快,價格便宜,質量特別好,很受小朋友喜歡。
這本百科全書,我自己就特別喜歡,他用童話的筆觸,形象的圖畫闡釋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風俗、生活狀態,不同的游戲以及各種各樣的百科知識。比如說里面談到了祖先和后代的知識,對于現在獨生子女而眾多這個時代,這本書真是很好的闡述了,這些關系我覺得挺實用。
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地質、軍事知識及沿海國家的海洋風光、名勝,不僅孩子喜歡,我們大人也認為非常不錯。
年初的時候買了11年的合訂本,非常劃算,孩子非常喜歡看,百看不厭,里面還有小實驗,增加動手能力。很贊!
我家寶寶4歲,去年訂了玩轉地球。看了一年,最近很喜歡,又從第一本看了一遍。常劃算,孩子非常喜歡看,百看不厭,里面還有小實驗,增加動手能力。今年訂了天天愛科學,不知怎么樣。
每月15日前訂購:每月15日前(包含15日)下單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
每月15日后訂購:15日后下單付款,下下個月發貨。
提前兩個月訂購: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特殊需求: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請在下單時注意選擇起訂月份, 我們將按照起訂月份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