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研究雜志創刊于198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博物館研究》現已更名為《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二)來稿須由作者單位負責保密審查。有本刊編委的各單位作者,投稿前先將稿件交由本單位編委初審。
(三)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按照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文中對應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
(四)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排序;二級標題形如…排序;三級標題形如…排序。
(五)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六)注釋是作者對標題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頁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標注。
(七)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訊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擔任。如果是學生,通訊作者應該是指導教師。
(八)論文需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凡有數學公式、曲線圖的文稿,務必字跡清楚、規范,圖形清晰。
(九)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十)凡用文字不能直觀說明問題的,要配以圖和表。如用圖和表,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據,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現。
作者:付萬坪
作者:鄭為貴
作者:趙紫軒
作者:耿鐵華; 莊鵬
作者:呂軍; 雷宇雯; 鞏小琳; 夏笑笑; 梁靜瑤; 徐子涵; 王佳藝; 張雪松
作者:何佳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3188號,郵編:13002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