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是一本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的建筑期刊,2004年創刊,旬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紅色建筑·革命印跡、紅色建筑·價值研究、紅色建筑·文化創新、紅色建筑·傳承保護。
作者: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 湖北武漢430072 楊嵋; 張霞
我國是一個地形多起伏國家,地形坡度大小對于騎行適宜性的影響不同,現有騎行交通適宜性研究中缺少坡度影響的分級定量評價。文章基于騎行軌跡和道路坡度數據,研究道路坡度變化對騎行行為的影響程度,揭示坡度變化對騎...
作者: 安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安徽合肥230022 楊新剛
城市設計作為城鄉規劃和建筑學等建筑類專業融合的領域,是建筑類專業本科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聯合設計的主要類型。開展城市設計聯合教學既有利于拓展各專業的相關知識,也有利于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本文根據本科階段...
作者: 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廣東深圳518060 金珊; 李嘉慧; 古維迎
基礎教育乃民生大計,關系到民族的振興、國家的繁榮及社會的進步。深圳是快速城鎮化發展的典型城市,其城市功能日益多元化,人口結構年輕化,人口增速快,流動性強,常住人口與暫住人口倒掛等因素造成了深圳基礎教育學位...
作者: 東北石油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黑龍江大慶163318 李靜藏; 郭其錦; 薛婷
為改善城市氣候環境,提高人居生活舒適度,自德國研究者首次提出城市氣候地圖概念以來,城市氣候地圖的編制日趨完善和精確,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城市氣候地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本文首先對已進行城市氣候地圖相...
作者: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 江蘇南京210000 廖若微; 朱淵
本文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首先指出現階段研究與實踐的不足之處,引出了村鎮共同開發體的概念。然后從中觀層面出發,基于多元主體參與的開發模式討論了村鎮開發的價值認知與實施方法,并以江蘇省蔣壩鎮及周邊村莊為例...
作者: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福建漳州363105 郭鵬飛; 陶晨晨
"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與日俱增。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走節能、生態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才能有效突破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本課題...
作者: 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江蘇南京211800 張宇; 方遙; 鈕彬; 安昱蒙
大數據為城鄉規劃提供了更加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并且GIS為城市提供了更加理性的空間數據處理方式。本文以上海市虹口區為例,利用GIS分析處理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街道周邊設施POI數據,得出不同的街道活力等級,進而分...
作者: 新疆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830047 古麗·玉素甫阿依旦; 朱文瀚
廁所環境問題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重點和難點。良好的廁所環境對于農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和防止疫病污染意義重大。本文梳理了我國農村衛生無害化廁所的普及過程,分析了欠發達地區農村廁所改造所面臨的問題和需...
作者: 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廈門361005 王偉; 陳錦湖; 葛婉蓉
校園是兼具使用功能與人文精神的生活場所,隨著社會認知的進步及教學模式的現代化,需要大量建筑師參與到校園建筑更新的實踐當中,整體設計觀作為建筑設計指導思想,能夠在校園更新實踐中通過建筑、地景與規劃三位一體...
作者: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哈爾濱150006; 哈爾濱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150040 袁泉; 韓培
本文以黑龍江哈工大圣彼得堡大學規劃設計為例,探討在融合中俄文化的背景下,寒地大學校園規劃設計的理論與方法。重點闡述了校園規劃設計應如何適應嚴寒氣候,并在整體布局、建筑設計等方面融合中俄文化,延續場地文脈...
作者: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 湖北武漢430072 王競永; 王江萍
在我國城鄉規劃由增量規劃向存量規劃轉變的大背景下,"城市雙修"理念得以提出,成為新時期城市發展、城鄉規劃的新方向。"城市雙修"視角下的城市山體修復主要包括山體保護區劃定、山體自然形態修復、山體自然生境重塑...
作者: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 陜西西安710000 劉勇; 趙智華; 楊貝貝
歷史建筑和歷史遺存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的兩大重要因素,對塑造歷史名城的文化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歷史文化街區逐漸被人們遺忘,被新的商業綜合體所...
作者: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北京100084 劉藝
城鄉土地使用與規劃過程中各利益群體的博弈,成為規劃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城鄉人居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規劃編制應當注重從生態、經濟、公平和宜居的角度協調實現城市永續發展,并通過完善規劃框架、因地制宜地...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云南昆明650500 劉敏; 韋庚男
廣場是一個城市的客廳。目前,國內許多城市廣場在使用效率、合理性,以及和環境的協調性等方面都不盡人意。本文基于POE理論對城市廣場進行研究,以瑞麗市姐告國門廣場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使用后評價,觀察使用人群的行...
作者: 北方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北京100144 張文蔓
首先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進行解讀,通過調研以及相關資料的查閱分析北京城市公共空間的現狀及存在的空間形式單調、空間利用不充分、空間活力不足、空間文化底蘊缺失的問題。然后基于"2018北京公共空間城市設計大賽...
作者: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上海200092 郭岸; 李冰潔
建筑的內在本質是人類文化的產物,文化的表層是形式,其深層是類型。本文以傳統空間和文化為基礎,運用類型學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對中國傳統園林空間的繼承與創新。
作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 陜西西安710055 郭星; 閆增峰; 李昊
我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隨之而來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定量地評估城市生態環境與建筑環境的交互影響,在設計時期高效地指導城市生態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是設計師追尋的...
作者: 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廈門361005 王量量; 張撰聞; 韓潔; 黃文燦
在我國多樣的傳統村落中,閩南傳統聚落別具一格。在宗族文化和華僑文化的雙重影響下,閩南傳統村落的形態呈現出一定的演進規律和布局特征。而目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規劃中的空間規劃卻忽略了對傳統村落的本質--歷...
作者: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四川綿陽621010 劉沖; 成斌; 劉帆; 陳偌晰
彝族人民長期的社會實踐以及所處環境和地域條件等因素決定了彝族傳統民居的造型與色彩。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美麗鄉村的建設,如何在滿足彝族人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將彝族民居特色與現代建筑技術相結合,成為彝族...
作者: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上海200092 屈張
文章通過對新加坡新一代公共住房(組屋)項目案例的調研和分析,重點關注其設計中體現的共享建筑學理念,從組屋社區結合共享養老服務設施、共享綠化、共享社區中心三個方面,分析共享建筑學理念在建筑和城市設計中的應...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云南昆明650000 張琳; 葉澗楓
當代建筑師在經歷了"實驗建筑"后,逐漸呈現出對鄉村鄉土營建實踐的關注。一方面逐漸深入對建筑空間、材料、建構、場地、建筑形式等建筑本體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通過建筑的介入和公共空間的組織,促進村民的...
作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陜西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 陜西西安710055 岳鵬; 王龍龍
文章基于夏季高溫環境下的EPS外墻外保溫系統界面溫度試驗,研究夏季高溫環境下EPS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界面溫度及高溫分布情況。結果表明,夏季高溫時段,當環境最高溫度為51.9℃時,EPS外表層最高溫度可達88.6℃,EPS板內...
作者: 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湯超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戶外休閑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備空間,但很多城市戶外休閑空間的設計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寒地城市,因其地理氣候的特殊性,戶外休閑空間的設計不僅要為人們外出提...
作者: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 湖北武漢430072 王雨晴; 李鵑
傳統古鎮的選址、形態布局不僅要考慮傳統文化及風水等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其物理環境也至關重要。其中,熱環境對于傳統古鎮是否宜居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判定依據,良好的熱環境能創造出舒適的室內外生活空間,節約能源...
作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710055 何琳娜; 李昊
"空間"是現代主義建筑的核心特征,現代主義建筑傳入中國后,"空間"在特定的歷史和現實語境下歷經了流變和缺位。本文追溯了在西方空間觀念一脈相承下,現代主義建筑空間概念的形成和其基本圖式,從中國歷史語境出發,比...
作者: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江蘇南京210032 王桉
室內陳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在既定的室內空間環境內,營造出能夠讓人們獲得情感認同、滿足心理歸屬的場所。一個場所形成的關鍵是場所精神的營造,即需要具有明確的空間意象,可以傳達出總體氛圍和空間指向。因此,通過對...
作者: 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廈門361005 楊哲; 魏婷
1970年,柏林IBA提出"謹慎的城市更新"理念,對統一后的德國城市規劃,尤其是衰敗地區的激活與復興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從城市考古、城市修復與博物館敘事3個角度,研究了德國建筑年鑒2017年度最佳新建筑漢薩同盟歷史博物...
作者: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上海200092 李瑩
目前,我國橋梁界對科學、全面地評價橋梁的價值與意義的理論與方法缺乏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導致橋梁建設高速發展的同時存在創新與美學設計的嚴重不足,缺乏國際競爭力。為了建立橋梁價值與意義評判的依據,在橋梁工程理...
作者: 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湖北武漢430070 李妞
隨著人類社會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能源短缺問題日益顯著。為此,各國人民對于節能環保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同時建筑業作為高能耗產業,將生態節能理念應用到建筑設計中是未來建筑發展的必然之舉。如...
作者: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北京100050 張濤; 胡睿
居庸關云臺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其基座部分保存有精美的元代石雕,但由于常年裸露于大氣中,其在風化作用下產生了多種病害。通過現場勘查,結合實驗室檢測手段發現云臺主要存在的病害類型為表面泛鹽、片狀脫落、裂縫...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云南昆明650500 何沁遙; 雷葉舒; 高凱
我國傳統村落因城市化的發展而受到沖擊,因此加強對鄉土聚落保護與傳承的研究尤為重要。文章從文化景觀的角度,以云南省元陽縣的埡口村為研究案例,闡述了埡口村文化景觀的組成結構,將文化景觀劃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
作者: 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江蘇南京211800 祁凡; 方遙; 安昱蒙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地鐵成為很多市民便捷出行的選擇。但是,國內很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經常會出現地鐵規劃和文物保護沖突的情況。2015年年底,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設計方案被國家文物局否...
作者: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 山東青島266580 張培峰; 宋宇歌; 劉俊; 高羽佳; 李欣
社會經濟發展與公共設施的可達性對城市三維建筑景觀影響顯著。本文以青島市南、北區建筑物三維信息、社會經濟發展統計資料、主要道路、公園、醫院與學校等為基礎數據,采用主成分與回歸分析法研究了區域社會經濟發...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系; 四川成都610031 姚鰻卿; 宗樺
本文以監獄綠地空間系統為研究對象,以崇西監獄為案例,結合園林植物學、心理學、康復景觀等學科理論,歸納探索出能對服刑人員教育改造產生積極影響的獄內綠地景觀的植物選擇和空間配置,為當前監獄布局調整中綠地系統...
作者: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福建漳州363105 莊曉敏; 杜波
在"智能+"的時代背景下,共享單車作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城市問題的策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給城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不僅解決了生活工作問題,也為人們的康體運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伴隨而來的則是各大城市慢行系統如...
作者: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 陜西西安710061 李成; 卓禧蕾; 曹鵬
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這就要求城市道路在滿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其科學性、舒適性、生態性和人性化也應該被高度重視。本文以西安高新區由北至南...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云南昆明650500 張彬; 陳新雅; 施衛省
根據園林規劃中的植物配置原則,通過對東湖公園綠地植物配置的調查,從重要地位值參數看,最高常綠喬木為垂柳、彩葉喬木紅葉石楠;常綠灌木為女貞、彩葉灌木斑葉鵝掌柴;彩葉草本植物為金邊龍舌蘭。探索植物配置特色的...
作者: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廣東廣州510640 傅俊杰; 唐孝祥
十笏園是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一座保存較好的私家園林,是研究明清時期北方私家園林發展的重要實例。文章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論,從地域技術特征、社會時代精神、人文藝術品格三個方面探討十笏園的營造特征,十笏園的地...
作者: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5 滿新
本文總結了在可更新機會用地較為緊張的新背景下提升城市公共環境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具有生態及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園所需解決的核心問題,并探索了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升途徑。本文以北京西山八大處文化景區提升...
作者: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 陜西西安710061 曹鵬; 卓蓿蕾; 李成
地鐵口景觀標志作為城市文化的展現窗口,體現了一個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城市面貌。如何融合地域文化,營造特色的地鐵口景觀,成為當下地鐵文化景觀設計的關注熱點。以西安地鐵2號線為例,對其地鐵口景觀標志的構成要素--...
作者: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230601 邵先鋒; 錢朝軍; 閆超
文章通過建立樁-土三維有限單元模型,對摩擦樁單樁的沉降和承載力特性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摩擦樁沉降、軸力隨外荷載的變化規律。模擬分析表明,通過設計試樁,能夠使樁沉降滿足規范設計要求,樁載主要由樁周側摩阻力承擔...
作者: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廣東廣州510000 羅國輝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在災后迅速恢復甚至優化原本的生產生活秩序。本文基于3D打印技術工作及其優勢,探索3D打印技術在震后應急期、震后過渡期,對具有可修復意義的傳統建筑和一般民用建筑的修復工作,以及震后重建期...
作者: 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湖北武漢430070 毋雙; 孫亮明; 汪琳紫; 廖亞凡
由于建立精確的高架橋有限元模型對運營期橋梁結構的動力性能評估與車致振動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曲線高架橋與直線高架橋的動力特性存在較大差別。本文利用ANSYS軟件建立了曲線高架橋的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模...
作者: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510640;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廣東廣州510640 蘇朝浩; 施立陽
隨著城市建設的持續發展,人們對橋梁不再簡單追求單一功能與結構性能,橋梁在文化語境下的藝術表現性備受關注。從地域文化語境入手,進行橋梁的建筑創作,是提升橋梁藝術表現力與文化品位的一個重要方式。本文以長春空...
作者: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鄭州450001 王展望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形態的轉變,為充分滿足經濟、民生等各領域的發展需求,政府逐年提高了對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視程度與建設力度,并取得了諸多顯著成果。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由于受到復雜地形因素限制,普遍需要應用...
作者:
1項目背景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25年來,始終堅持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園區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著力科技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以生態優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公安街70-2號,郵編: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