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育科學是一本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教育期刊,1986年創(chuàng)刊,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yè)領域發(fā)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圖書短評、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專題研究、教師發(fā)展、管理與評價。
當代教育科學雜志創(chuàng)刊于198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fā)行周期為:半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yè)內有一定的影響。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為保證本刊的原創(chuàng)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1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二)作者署名及簡介:論文作者須在題目下方署名。作者簡介放在摘要和關鍵詞之后,并按以下順序介紹:姓名(岀生年)、性別、籍貫、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作者還應在文章末尾注明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三)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xiàn)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四)文章題目:來稿需提供中、英文文章題目。題名應言簡意賅、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添加副標題。
(五)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lián)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六)注釋及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說明性文字,一般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岀處,一般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注釋和參考文獻 集中列于文末,注釋在前,參考文獻在后。注釋和參考文獻序號均順排。
(七)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頁腳:姓名、工作單位全稱及職務(職稱)、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其下轄的市、縣)的地名、聯(lián)系電話(可放入稿件末尾)、郵政編碼。
(八)摘要:來稿須有中、英文摘要,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來稿須有中、英文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
(九)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十)圖表編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圖表標號依次排列,如表1、表2、表3,圖1、圖2、圖3,圖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數字標示應置于圖標題之上。
作者:曾家延; 章婷婷
作者:馬婧
作者:張繼明
作者:韓萌
作者:郭玲
作者:劉亮
作者:和學新; 武文秀
作者:黃小麗; 任仕君
作者:王卉
作者:劉春艷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土屋路3-1號,郵編: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