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一本由大連理工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1980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政治與法律、公共管理、科技倫理、教育研究、建筑文化與藝術。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以及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等學科門類。學報注重對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的基本問題、熱點問題、難點問題以及前沿理論的研究,同時也加強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探索。主要欄目包括經濟與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研究、哲學研究、國學研究、語言文學、政治與法律、歷史研究、新聞與出版等。
學報的經濟與管理欄目關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涵蓋經濟理論、運行機制、經濟政策、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相關領域。公共管理欄目研究公共事務、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問題,旨在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效能。教育研究欄目探討教育理論、教育政策、教育發展等問題,關注教育改革和教育質量的提升。
此外,學報還設有哲學研究、國學研究、語言文學、政治與法律、歷史研究、新聞與出版等欄目,涵蓋了人文科學領域的多個學科。這些欄目關注哲學、國學、語言文學、政治學、法律學、歷史學、新聞學和出版傳媒等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促進對社會發展和人文精神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它致力于提供一個交流學術研究成果和促進學術交流的平臺。學報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為學者們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探討學術問題的重要渠道。同時,它也通過多學科的涵蓋和綜合交叉,促進學科之間的合作與創新,推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因人力、財力有限,來稿一般不退,自稿件寄出之日起3個月后作者可自行處理。
(二)為文中涉及到的外文人名、書名、專有名詞(術語)等一律翻譯成中文,可在中文后括號內標注外文。來稿一經錄用,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
(三)來稿引用他人觀點與材料,須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文中須在注處右上角加注序號(一種文獻在文中多處引用,用同一序號,在序號后注明頁碼,如[3]15、[3]26)。文后參考文獻以單字母方式標識文獻類型:專著[M]、期刊文章[J]、論文集[C]、報紙文章[N]、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電子文獻[EB/OL]等。
(四)每篇文章可選3~8個能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單詞、詞組或術語。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關鍵詞相對應。
(五)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六)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七)作者署名一般用真實姓名,并務必寫明作者單位全稱、所在省市、郵編及于篇首頁地腳注明作者的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職務)、學歷、研究方向等,如屬多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標出與作者單位相對應的序號:如李力1,張曉平2,李華1(1.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遼寧大連116024;2.廈門大學法學院,福建廈門361005)。作者簡介:李力(1963-),女,蒙古族,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學研究。
(八)摘要:論著性文章要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
(九)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十)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大連市凌工路2號,郵編:1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