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化學與化工是一本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的化工期刊,1976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綠色低碳化工技術、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C1化學與催化轉化、碳資源轉化利用、制氫與氫能開發利用、天然氣開發利用。
《低碳化學與化工》創刊于197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低碳化學與化工》雜志是一本專注于低碳化學和化工領域的學術期刊。本雜志致力于推動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和研究,旨在促進綠色化學與化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雜志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綠色催化、可再生能源、碳捕捉與儲存、綠色化學合成、可持續化工流程設計、循環經濟、廢物處理與資源利用等。雜志鼓勵學者們提交原創的研究論文、綜述文章、技術評估和案例分析,以推動綠色化學與化工的創新和發展。
該雜志采用國際審稿制度,由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進行嚴格的同行評審,以確保發表的內容具有高質量和學術價值。它鼓勵學者和從業人員之間的合作,積極推動綠色化學與化工領域的交叉研究和實踐應用。雜志也致力于搭建學術界與政府部門、工業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橋梁,推動綠色化學與化工技術的轉化和應用。
通過發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該雜志為學術界、工程師、決策者和政府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資源,促進低碳化學與化工在實踐中的推廣和應用。雜志通過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構建更清潔、綠色和可持續的社會做出貢獻。它將繼續關注并推動低碳化學與化工領域的創新和應用,為構建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提供智力支持。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數據真實可靠,在滿足科學性、先進性、再現性、可讀性和規范性外,還具有創新性、實用性。
(二)參考文獻:需充分且必要,避免無關緊要文獻的堆積、文中所引用數據需給出參考文獻或指出出處,文獻各項著錄項目要齊全;文獻序號按其在文中出現先后編排;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避免引用網絡文章。
(三)題目,作者姓名、單位,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以及中圖分類號;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首頁插入作者信息腳注;正文,符號說明,參考文獻。
(四)論文題目及各級標題:應準確、清晰的反應研究成果的實質和特點,一般不超過20字,不使用不規范的縮略語、符號和代號,不常見的外文名詞和化合物應寫全稱。正文中層次編號用阿拉伯數字,前(引)言部分無“前(引)言”標題;標題編排:一級標題“1”四號宋體,二級標題“1.1”五號黑體,三級標題“1.1.1”五號宋體。
(五)摘要:篇幅控制在400左右,摘要中不要出現:“本文”、“我們”等主語,使用第三人稱;英文摘要要求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六)全文通欄排,正文五號宋體,單倍行距(每頁約42行、每行約44漢字),不必給出頁眉。文章一般不超過6000字,綜述不超過8000字;本刊根據論文質量和篇幅,有控制論文版面的要求。
(七)圖表:應重點突出、具有自明性且表達的內容不重復;全文圖表中內容除特定符號外統一采用中文;先文后圖表,圖表緊隨文后。文中用表均采用三線表形式,表中文字為六號宋體或Times New Roman。全文圖表的圖題、表題均采用小五號黑體或者Times New Roman,圖題、表題中的數字和英文均需加粗。
(八)公式:文字為小五號Times New Roman,依出現的順序全文統一編號,方式為半角括號加數字,如:(1);通過鍵盤直接輸入或使用Mathtype公式編輯器。
(九)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機場路近都段393號,郵編:6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