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淺談“互聯網+”下的舞蹈教學模式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互聯網+”并不是簡單的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加,而是借助于互聯網這個信息平臺,讓互聯網和傳統的行業在深層次上進行整合,從而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然后將其利用在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當中,從而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發展應用開來,形成更為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用來實現新經濟形態的迅速發展。隨著國務院在2015年7月印發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相關意見的出臺,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深層次應用,作為一所普通的全日制的高職院校,新鄉職業技術學院也開始將“互聯網+”引入到教學課堂中,本研究分析了當傳統舞蹈教育發展到了“互聯網+”時代,我們應該怎么辦?
面對“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于教育行業來講,帶給我們的是前所未有的沖擊。關于“互聯網+”首先我們想到的是“在線教育”這是“互聯網+”催生出來的最早的關于教育行業的教育事物。從最初的互聯網到之前的移動互聯網,再到現在的“互聯網+”,人們越來越有感觸,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了,越來越方便了,同時人們對于多樣化的知識的需求,再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樣便使得教育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和個性化,傳統的教學場景完全發生了變化,已經不再需要固定的場所、固定的師資。教育系統這一巨大的變革必將引發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的變革和創新。
1“互聯網+”的相關概念
2015年,“互聯網+”在兩會政府報告中被總理提出來以后,迅速成為廣為人知的網上熱詞。“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順應時代信息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早在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剛剛誕生的時候,人們對于互聯網還比較陌生,隨著互聯網進行了移動互聯網,人們才開始日益了解什么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在脫離了計算機硬件后,平板和手機的普及讓移動互聯網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自此人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互聯網,隨著互聯網的大面積普及,互聯網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環節,即“互聯網+”時代。到現階段為止,互聯網才真正與各行各業進行了深層次的整合。
2“互聯網+”時代的舞蹈混合式教學模式
我們學院沒有舞蹈專業,但是卻有舞蹈專業課程。作為新鄉職業技術學院的下屬院系,師范學院在學前專業及早期教育專業都有舞蹈的相關課程,所以關于“互聯網+”時代的舞蹈教學,不能還走以前的傳統舞蹈教學。結合新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本研究探討如何實現舞蹈專業的混合式教學。傳統的舞蹈課堂教學,主要是舞蹈教師與學生能夠直接面對面進行即時學習溝通交流,這是傳統舞蹈教學模式的優勢,但是在實施這種傳統的舞蹈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卻發現在知識傳遞和情感交互方面是現代“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模式無法替代的,然而在教學資源、師生關系相處、學生學習效率方面卻有非常嚴重的缺陷。這也是近來很多教育專家及學者一直在研究的話題。那么“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能否給我們的舞蹈教育帶來一種行之有效而簡單易行的方法呢?下面分析“互聯網+”教育的特點。當“互聯網+”遇上了教育,原先傳統教育中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都被打破了,互聯網的高速信息化打破了傳統教育中的時空界限,互聯網的開放連通正是傳統教育中急需追求的,因此,當“互聯網+”遇上了教育,網絡教學與傳統教育的相互結合勢在必行,這能將傳統的面授教學與在線網絡教學的各自缺點全部避開,這樣便產生了一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這種基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同于簡單的二者相加,盡管目前國內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主要還停留在理論性的層面,操作性和交互性還比較差,但是,這種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是正確的,是符合將來發展方向的。其實在國外,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出現得比較早,關于這方面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文獻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早在2006年,美國的一個叫希布利的學者就對混合式的教學課程設計提出了10條建議。除此以外,他還強調了初次使用此方法時,還要保證網絡教學和傳統面授的課程比例盡量要平分,不可全部進行網絡教學。
3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出在線學習的問題,這為教育領域的相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合新時代信息社會的步伐,也為后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提出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3.1線上和線下相結合
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課堂還是單純的網絡教學,都是不適合現在的學生學習習慣的,“互聯網+”通過線上的網絡教學和線下的傳統教學相結合,將兩種不同風格的教學模式整合到了一起,從而將兩種教學模式的缺點全部規避了。線上的網絡教學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和新媒介為教學手段,線下的傳統教學則為了彌補線上網絡教學的不足,從而更好地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適合現代信息化社會的教學模式。
3.2教學理論相互混合
教學發展了這么多年,一直沒有發現一種通用的,適合所有老師和學生的教學理論,“互聯網+”教育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這些各種各樣的教學理論上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找出一種對教育實踐和教育規律具有最佳指導作用的教學理論,可能會是一種平常我們不經常使用的教學理論,也可能會是幾種教學理論混合在一起的教學理論。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這種相互混合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情境等因素,一定可以將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富有想象,學生更樂意去主動學習,最終實現教師教得更方便,學生學得更簡單。
3.3教學資源的相互混合
教學資源對師生來講,是所有教育實施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學資源的來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實施。傳統的教學資源主要來自書本及其他文字性資料,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習內容都是從書本學的,也有其他文字性或語音的教學資源,但還是主要以書本為主。這一傳統的書本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過于單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沒有很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而現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種過于單一的教學資源呈現方式。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數據資源庫,互聯網教學資源和傳統書本教學資源的完美結合將會是未來教學資源的發展方向。
4結語
縱觀教學模式的迅速發展,傳統的面授舞蹈教學在教學場所上是通過固定的教室來實現的,知識形態上一般都是相對靜止的,知識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授,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親密友善的,同時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效果也是不錯的,所以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在知識系統上和教師指導方面還是具有明顯的優勢,此種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教學模式比較注重認知性的評價。而單純的在線教學則沒有固定的教室作為教學場所,知識的形態也是比較分散的、流動的,知識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學生自主的學習和在線師生的討論,這樣師生的關系就顯得非常疏遠,但是這種以技術工具為互動交流方式的在線教學注重過程性評價,其非常豐富的在線資源是其明顯的優勢。而本研究提出的混合教學模式則是兩種教學模式的完美結合,不僅可以線上學習也可以線下學習,知識的形態也是流動和整合,知識傳播的途徑則由教師講授加上學生的自主學習,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變成合作的、共享的和互動的,這種既有面對面的互動也通過網絡工具和混合教學模式,不僅注重認知、情感,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所以個性化教學加團隊協作便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