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智能化民用建筑設計中防火技術的運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引言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環境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化建筑走入人們的生活,并且日益發展壯大,然而,建筑火災,卻可能對所有美好建筑產生災難性毀滅。所以,防火技術被視為一項專項的重點技術,被應用在智能化建筑中,有必要探究智能化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最大程度發揮防火技術的運用價值。
2現代智能化民用建筑的火災特點
2.1不利于疏散的集中式建筑
當前,智能化發展給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實用性能,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多數智能住宅建筑為高層,公建也多為人員密集型建筑。因為層數越多,公建集中化,居住或者使用的人員也多,若建筑設計的疏散條件不足。一旦發生火災,在建筑內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火災現場秩序混亂,人員極易發生傷亡?;鹎槁又?,人群擠入通道,混亂的秩序無法保證人員安全疏散。高層建筑,會設置相關的水暖井、排煙道、電纜井以及垃圾道等,如果在設計中,沒有設計合理的防火分隔,將會促使火情進一步蔓延,在很短時間內,火情會從底部蔓延到頂部。因為距離較遠,處于高層人員無法迅速安全撤離到地面,消防人員也無法立即到達較高樓層的火災現場。加之消防云梯存在一定的高度約束,火災對所在高層的人員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脅。
2.2不容易控制的火勢
如果高層住宅和人員密集場所內部發生火災,建筑的有關防火分隔沒有完善,將會導致火勢不斷增大。并且,建筑外墻所使用的保溫材料若是可燃材料,將促使火勢進一步發展。另外,在建筑內部,如果建筑高度大,風壓大,高層風速也大,相應會增加火勢蔓延。
2.3不能有效的撲救
針對高層建筑而言,開展消防工作,消防云梯的高度以及數量有限,在實際開展撲救工作中,水槍與水炮都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一般高層建筑會在周圍設計裙房,這對消防人員進行登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難度。并且,因為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在建筑周邊的道路上會停放較多車輛,部分人群將車輛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對消防救援工作造成極大阻礙。
3智能化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
3.1選擇與使用安全的建筑材料
針對各地區民用建筑發生火災事故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有大部分火災的發生因素是裝修材料有較低的燃點,導致火災進一步蔓延。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建筑材料自身的防火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材料造成火災主要有兩點因素:①在外保溫和內裝修過程中,注重經濟效益,便忽略了對建材質量的控制,忽略其防火性能。特別是人員密集型場所例如:醫院、學校、圖書館、食堂、集體宿舍等,外保溫必須使用A級不燃燒保溫材料,內裝修也必須滿足《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如果材料燃點較低,在施工及使用時,容易造成火災;②由于可燃建材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對人體造成極大損害。基于此,合理選擇和使用防火的建筑材料,是防火安全的基本要素。
3.2設計合理的平面布局
建筑的防火必須要根據相關的防火標準進行設計,將防火設計作為建筑設計的重中之重。在智能化民用建筑設計中,需要運用專業知識,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平面布置圖。例如在設計一棟智能化辦公樓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辦公樓的出入口位置,數量,防火分區的設置,疏散通道的位置、疏散寬度的計算及樓梯間的疏散。相關防火要求在設計時候考慮周全后,一旦發生火災,辦公人員也可以迅速疏散,能夠避免因為平面布置不當,引發的疏散秩序混亂,減少人員傷亡。另外,需要充分考慮消防救援方面的設計,消防車道的設置滿足規范要求、消防登高操作場地應設置在直通室外的樓梯一側或直通樓梯間的入口對應的范圍內,相應的消防救援場地和救援窗口的設置,能給消防救援提供便利條件,極大的保證人身財產安全。
3.3合理設計防火墻及防火門窗
合理設置防火墻以及防火門窗,為防火提供有力支持。設計中,需要全面分析建筑物的整體結構與布局,保證火災對建筑物造成較低的影響。對防火墻以及防火門窗的耐火極限要求,保證防火防煙的時間,給予人員疏散提供安全保障。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智能化民用建筑的防火作用
4.1電氣防火設計
住宅建筑套內的電源線應選用銅材質導體。在選用電纜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問題,也需要考慮電纜的歸置,須滿足專業規范的需求。由于高層建筑樓層較高的原因,通常需要較高的負荷等級,明敷的線纜應選用低煙、低毒的阻燃類線纜。建筑高度為100m或35層及以上的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設施的供電干線應采用礦物絕緣電纜;建筑高度為50m~100m且19層~34層的一類高層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設施的供電干線應采用阻燃耐火線纜,宜采用礦物絕緣電纜;10層~18層的二類高層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設施的供電干線應采用阻燃耐火類線纜。
4.2火災自動報警在智能化建筑防火中的應用
智能建筑需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確定是否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觸發裝置,其設備應選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有關市場準入制度的產品,且系統中各類設備之間的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兼容性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件兼容性要求》的有關規定。具有消防聯動功能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保護對象中應設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內設置的消防設備應包括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控制裝置、消防電源監控器等設備或具有相應功能的組合設備。且消防控制室內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應能顯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規定的建筑物內設置的全部消防系統及相關設備的動態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應為遠程監控系統預留接口,同時應具有向遠程監控系統傳輸的有關信息的功能。
5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控制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數據衛星通信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建筑將會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將會作為現代建筑甚至未來建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斷吸收并采用新的可靠性技術,不斷實現設計和技術上的突破,為傳統的建筑概念賦予新的內容,穩定且持續不斷改進才是今后的發展方向。智能化民用建筑在設計中,要科學、合理運用建筑防火技術,施工單位及施工人員要充分意識到建筑防火技術的重要性,不斷完善該技術,減少及避免建筑火災的發生。綜上所述,將防火技術運用在智能化民用建筑設計中,可以有效降低損失,最大程度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