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財務內控助推技術創新探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根據熊彼特對技術創新內涵的界定,其不僅體現為“毀滅性再造”,還表現為創新成果在商業運作中為企業帶來紅利,存在著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兩個環節,技術研發環節和產成品市場化運作環節。因為全面預算管理是財務內控的主要內容,因此,根據技術創新的內在要求,必須助推技術研發和產成品市場運作兩個環節的運作。在實踐中,全面預算管理包括全員參與下的預算管理和全過程預算管理兩個核心要件,體現到技術創新中,則必須在滿足要求的情形下,一方面助推技術研發活動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為產品市場運作提供資金保障。
1技術創新活動資金需求的特征分析
聚焦技術創新活動的兩大組成環節,資金需求特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1技術創新方案框架下的資金需求特征
通常情況下的技術創新活動都屬于局部創新,即根據現有產品的模塊化形態,針對特定模塊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試圖提升原有產品的使用價值。為此,在實施局部創新之前都需要完成技術可行性論證工作,并根據已選方案進行專項資金預算。在此背景下的資金需求特征體現為:常態化、靜態化。常態化主要指向專項資金預算活動的常態化,其按照統計學方法根據技術創新中組織資源投入要素的總量,通過明細化來完成資金預算工作。靜態化則體現為,假設技術創新活動嚴格依照技術方案進行,期間不會受到外生變量的沖擊。
1.2技術研發開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特征
實證經驗表明,在技術研發開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遭受到諸多外生和內生變量的影響。其中,外生變量可以為組織產品戰略調整而帶來的影響,但在本文該影響被定義為不可置信。內生變量則主要為:技術研發難度超出預期,即技術研發中關鍵環節存在著技術瓶頸,需要依賴于基礎性研究來給予突破。又如競爭對手新品上市,需要調整技術研發方案等。從中不難知曉,由于存在著研發周期延長、研發力度加大的需要,都將與初始的資金預算額度相沖突。因此,這里的資金需求具有“靜態+動態”的特征,而動態主要以權變管理下的財務內控來給予體現。
1.3創新成果市場推廣中的資金需求特征
與普通商品的市場需求導向不同,對于諸多高科技產品存在著供給驅動效應,即由高科技產品的使用價值來引導消費者調整自身的需求偏好。諸如,智能手機產品、平板電腦產品等,都顯著體現為供給驅動特質。建立在上述市場供求關系下的推廣活動,則不僅需要得到渠道商和電商平臺的支持,更需要與目標消費群體建立起技術互動,使他們能夠理解新品的使用價值,并能在諸多競品中對本產品形成顯著的識別力。由此,這里的資金需求特征就體現在,資金需要分別投放在傳統營銷渠道和線下網點體驗渠道之中。
2資金需求特征下財務內控的模式定位
在以上資金需求特征分析下,財務內控模式可定位于以下四個方面。
2.1定位于內控主體的構成
全面預算管理所內含的全員參與下的預算管理要求決定了,財務內控首先需要定位于內控主體的構成。考察財務管理部門、技術研發部門、市場推廣部門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知,從整體上來把握內控主體的構成,其需要由以上三個部門的人員共同組成。在人員的財務內控分工中,財務人員主要對價值層面的預算資金進行全面管理,而技術研發部門、市場推廣人員則需要對實物層面的組織資源投入開展全面管理。從而,在組織框架下建立財務內控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
2.2定位于資金監管的機制
全面預算管理所內含的全過程預算管理,在這里就要求財務內控應定位于資金監管機制的設計。圍繞著技術創新活動的全過程預算管理,其中涵蓋了專項預算監管、資金配置監管、資金使用監管、資金效益監管等四個環節。影響資金監管實施績效的環節,主要存在于資金使用監管范疇。就其原因在于,資金使用與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同步,且技術研發的專業性特征和市場推廣的不可控性特點,使得信息不對稱現象極大的干擾了資金使用監管工作的開展。
2.3定位于權變管理的形式
上文已經對權變管理的現實需求進行了分析,只有在彈性管理與剛性管理相結合的財務內控模式下,才能較好的適應技術創新工作的內在規律。那么如何解決權變管理的合理性問題呢。前面在信息不對稱視角提出了資金使用監管問題,因該問題的出現必然存在著追加預算的要求。其中,追加預算的要求若是符合權變管理需要則是合理的,但因監管缺失而導致的預算追加行為則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實踐中需要界定權變管理的行為邊界。
2.4定位于資金效益的評價
定位于資金效益評價,其評價手段可以在“產出/投入”關系下來細化和具體化。根據對技術創新概念的界定,其最終需要將成果投入商業并為企業帶來紅利,這里的“紅利”可以被看作為一種價值增值。因此,在“產出/投入”關系下首先需要建立量化指標,并以價值增值幅度作為資金效益實現程度的重要標準。
3定位驅動下的財務內控有效實施路徑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財務內控有效實施路徑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構建。
3.1圍繞技術創新組建財務內控團隊
首先需要落實財務內控主體,所以應圍繞著技術創新活動來組建財務內控團隊。上文已經提出團隊成員應涵蓋財務部門、技術研發部門、市場推廣部門的人員。但這里又需要直面一個問題,即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部門的財務內控人選,以及他們以怎樣的方式來參與財務內控工作。根據技術創新活動一般以項目小組為組織單位,而項目小組又隸屬于具體的研發部門。因此,研發項目負責人和市場推廣部負責人應作為人選。
3.2厘清內控崗位職責強化崗位培訓
在財務內控崗位分工的基礎上,財務人員應作為內控工作的實際組織者和監督者而存在。為了落實財務人員的崗位職責,以及使其能夠跟蹤技術創新進程,可以采取財務人員蹲點制來鎖定技術創新財務內控事項。由于技術研發項目負責人和市場推廣負責人,以成本控制為財務內控工作內容,所以這里就需要對他們開展與之相關的崗位培訓。筆者建議,應在線上與線下共同支撐起崗位培訓工作,其中線下作為傳統模式存而不論,線上則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功能。
3.3大數據分析下優化資金預算額度
在財務內控團隊組建的基礎上,需要提升對技術創新活動實施預算的精準度。筆者建議,在完善團隊協商機制的同時,還應重視大數據分析技術在優化資金預算方面的作用。前面已經指出,企業技術創新一般屬于局部創新和迭代創新。這就意味著,正在實施的技術創新活動具有很強的延續性,那么企業技術創新財務內控的歷史數據,則可以作為大數據分析的第一手資料,通過設置技術創新風險系數來助力資金預算工作精準度的提升。
3.4分領域創新資金配置和使用監管
技術創新活動分為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等兩大領域,前者具有路徑收斂性、后者具有路徑開放性特點。因此,對它們進行資金配置和使用監管時應區別對待。由于技術研發具有明確的時間表和技術路線圖,所以在資金配置上可先期按照技術方案來實施,并在使用監管上以彈性管理為主線。對于市場推廣而言,其難度受到企業品牌號召力、競品市場現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且隨著我國消費群體消費結構升級的現實驅動,在市場推廣中的資金配置應采取滾動計劃法來實施,并根據營銷計劃剛性開展資金使用監管工作。
3.5基于市場評價評估價值增值幅度
與同行所單純以“產出/投入”關系分析來評價資金效益不同,筆者根據技術創新的內涵界定,更為重視對產品價值增值部分的考察。那么如何來衡量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價值增值額度呢。這里建議,可以通過兩個途徑:(1)用實際利潤與預期利潤的比較來定量分析;(2)委托咨詢公司做消費者需求調查,進而獲得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者剩余指數。此外,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將影響到財務部門對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管績效。對此,在財務內控優化實際工作中,不能只從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著手,相反,必須從如何激發項目組成本控制的內在自覺上下功夫,必須將項目組成本控制的成果以紅利的形式予以“內化”。簡言之,通過與管理層簽訂合約,項目組通過資金的實際控制,完成項目的同時,實現成本控制和資金結余,可以對此以比例的方式通過績效獎金在組內分配。
4結語
總之,根據熊彼特對技術創新內涵的界定,其不僅體現為“毀滅性再造”,還表現為創新成果在商業運作中為企業帶來紅利,因此必然存在著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兩個環節:技術研發環節和產成品市場化運作環節,以全面預算管理作為財務內控的主要內容,需要在其內在要求下助推這兩大環節的運作。換言之,需要在滿足要求的情形下助推技術研發活動的順利實施,以及為產品市場化運作提供資金保障。通過主題討論,財務內控的有效路徑可圍繞著:圍繞技術創新組建財務內控團隊、厘清內控崗位職責強化崗位培訓、大數據分析下優化資金預算額度、分領域創新資金配置和使用監管、基于市場評價評估價值增值幅度等五個方面來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