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全面預算管理在制造業企業中的運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企業以預算管理為手段,對組織中的財務和非財務資源進行考核和控制的組織管理方法,全面預算管理是以組織中的客觀數據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全面預算管理的直接作用對象是組織經營期內的成本數據、銷售數據、利潤數據等,對原始的數據進行分析,并預測和編制未來的數據,可以有效的控制企業經營周期內消耗的成本,并正確反映企業的管理狀況、財務狀況和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
(二)中國制造業企業主要面臨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的壓力,就國內而言,一方面,制造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使得制造業企業賴以生存的標準化生產面臨著危機。就國外而言,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加,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成本優勢被明顯削弱,另一方面,中國制造業企業的技術水平遠不如國外,處于弱勢的地位。在這種狀況下,很多制造業企業漸漸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企圖從內部控制的角度開始突圍。
(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根本在于以企業的戰略方向為導向。組織在每一時期有不同的戰略目標,組織戰略目標必須在科學的預算系統指導下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可操作的、易于評估的計劃,并通過小計劃的實現逐漸匯聚為組織長遠目標的實現。因此,組織預算工作必須要戰略目標的指導下進行,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這樣才能保障組織內各司其職,所有部門都在為戰略目標的實現共同努力。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內容就是預算的編制
預算編制工作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工作,但也是關鍵工作,它的科學性保證整個工作系統的有效性。預算的編制是對組織內部現狀和外部環境共同分析的情況下,制定的組織一系列計劃的集合,包含了長遠要實現的目標也包含了各個部門需要實現的目標。企業通過編制預算,可以對組織中的資源進行分配,能夠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套系統的權責關系鏈條,加強組織內部控制。首次編制預算前需要對組織資產進行盤點和評估,對業績進行考核和估計然后才能預測編制,非首次編制預算則可以在前面預算的基礎上做調整。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是預算的實施和控制,這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心工作
編制出來的預算在一段時期是組織績效和組織成本核算的參考依據,通過真實數據和預算數據的對比,可以對組織經營、資產以及管理活動進行診斷。仔細分析兩個數據之間的差距,并尋找造成差距的原因,就是對組織活動進行全面的矯正的過程。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保障是對預算的考評和激勵
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和激勵針對的是組織中實施預算的人。預算編制工作明確了各個部門的行動標準,預算的實施就是崗位上的人員在預算的基礎上運行組織的過程。如果沒有考評和激勵作為保障,前兩項工作就會流于形式。預算的評估和激勵是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考察,對各個組織中的工作業績與成本與預算進行對比。通過激勵的手段對考核結果進行修正,不理想的結果可以加以懲罰,理想的結果予以獎勵。
三、制造業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一)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了制造業企業的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做到對組織信息全面的分析,及時的發現組織未來可能存在的機遇。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將對捕捉市場信息更加敏感,能夠盡快的掌握和消化行業內新出現的知識,提高組織戰略的柔性,根據內部數據信息及時調整組織的規劃,提高了科學管理水平。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充分利用了制造業企業的資源
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的對象就是制造業企業中的財務和非財務資源,通過統計計算方法計算組織中各個部門的資源的利用率,優化組織資源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分配情況。此外,全面預算管理還能夠對組織各個資源進行編制,避免組織中存在冗余資源的情況,盡量做到物盡其用。
(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減小制造業企業的經營成本
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組織成本的減少,一方面,全面預算管理通過監控組織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對組織的經營情況進行實時的控制,一旦出現成本問題就會被發現并及時矯正,保證能在預算范圍內完成組織目標。另一方面全面預算制度中的考核和激勵的內容可以提高組織成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相對而言就是降低了組織的運營成本。
(四)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增強制造業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全面預算管理在實時監督企業中的財務和經營數據的時候,同時也在診斷企業的運營情況,一旦企業運營中存在不健康狀況,很容易被發現。此外,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還能對組織中出現的風險進行矯正,避免風險損失的擴大。因此,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嚴格的內部控制增強了企業抵抗風險能力。
四、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手段
(一)以市場的觀點理解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
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經過改革開放60多年,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中國的制造業企業得益于這樣的體制,在全球經濟中順應了市場的變化漸漸嶄露頭角。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部分的制造業企業仍然存在著計劃經濟的影子,計劃的理念未被徹底清除。所以,對于我國制造業企業來說,要完全以市場的理念建立全面預算體系。首先,密切關注市場中的信息,市場的動蕩性是組織面臨的根本挑戰,也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實施的起點;其次,以市場為導向對組織的資源進行配置,編制全面預算管理的預算計劃;最后,要考慮到組織在行業中的地位,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根據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完善組織的結構
現代化的企業制度中存在“權責明確”和“科學管理”兩條基本的管理原則。但是制造業企業中還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常常會出現組織設置不完善,權責分配不明確、預算管理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中國的制造企業要想完全達到現代化企業的標準和要求就必須要做到產權清晰,在組織內部按照權威的力量對不同崗位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通過監事會、董事會和高管團隊的力量為合理的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保證。
(三)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預算技術進行改進
現代的制造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方法比較多,可以通過與高校的專家進行合作和學習,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應用到組織內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還可以和外部的咨詢公司合作,將成熟的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經驗傳播到組織內部。但是,在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技術時必須要與同行業的企業進行交流合作,要注重不同企業之間的差異性,加強橫向交流,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四)加強員工素質的培養,完善員工的激勵機制
管理的本質是控制和協調,使得不同的人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組織的一項戰略目標也離不開人的努力。要想在組織內部實施高質量的全面預算管理,必須要提高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這些高素質的組織人員一般通過組織內部培訓,或者組織外部引進獲取。及時對板結的知識進行更新,了解最新的理念和方法是一個高層次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此外,員工激勵也是重要的方面,為了使得企業中每個員工都為了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而努力,組織必須要建立合理的激勵制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五、結論
制造業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提高組織運作的效率,增強組織抵御風險能力,對組織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進行實時的控制,是制造業應對挑戰的重要武器。但是想要達到高質量的實施效果,必須要緊抓市場,更新組織中成員的預算管理的觀念,每個人都對預算管理工作負責,在技術層面上進行更加艱深的探索,并完善組織的結構設置以適應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對中國制造企業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