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淺談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管理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0引言
目前,國家正大力倡導發展農村經濟,不斷完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能極大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環境,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農村的地形條件比較復雜,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加之農民的知識水平比較低,對于公路養護意識嚴重匱乏。缺乏定期養護,極易導致路面產生各種病害,從而縮短公路的使用周期,故而需不斷完善公路養護體制,提高公路后期養護質量,全面提升公路使用壽命。
1.1農村公路大中修管理意識不足
當前,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基層養護人員對日常養護認識不足,大部分都只是采取季節性養護,同時還存在重建設、輕養護的情況,部分公路工程都是在無法使用之后,才進行大中修,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影響了交通的正常運行。
1.2部分農村公路大中修沒有走市場化發展的道路
部分公路大中修是縣級公路管理部門將任務下達到基層的農村養護所,沒有引入市場管理機制,導致工作無法正常被監督和管理,完全脫離了市場化發展的路線。事業編制的管理機構與工作人員,由于管理模式不完善,導致養護技術比較低,且工作質量難以提升。
1.3對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定額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在我國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嚴重的不足,缺乏相應的國家標準與規范的管理,而確定養護定額時,缺乏一定的時效性。部分省市在設置定額時完全自主化,缺少必要的市場調研,導致各地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極少數省份并沒有制定統一的定額管理文件,在驗收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相差較大,也就無法保證農村公路的養護質量。
1.4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資金投入不足
我國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資金很大一部分都是地方財政撥付完成的,比較貧困的縣市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對公路進行定期養護,資金的匱乏導致部分工作無法展開。很多公路工程即使出現了問題也難以很快進行修復,阻礙了交通正常運行。
2農村公路大中修對策
2.1建立健全大中修管理制度
為了充分保證農村公路大中修的順利實施,全面提升工程的質量水平,必須要在實際工作中建立健全養護管理制度。在制定農村公路大中修實施計劃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由公路主管部門進行申報,然后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批準;政府部門批準之后,應該由下一級的主要管理部門組織招標,然后選擇符合要求的施工單位;施工中要嚴格控制施工各關鍵環節,同時還要加強工程的竣工驗收管理,組織多個專業部門的人員進行監督檢查與驗收;工程驗收合格之后,如果發現存在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應根據相應的管理制度及時進行處理,減少工程的質量缺陷,全面提升工程質量,保證農村公路的正常運行。
2.2制定農村公路養護計劃,定期養護管理
各個區縣要針對轄區內的公路質量以及交通運行情況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養護計劃,并且定期組織人員進行養護管理,同時還要及時對公路運行狀況進行檢測和管理,全面分析其檢測數據,以充分了解公路的實際情況。采取預防性防護管理措施,可以避免公路路面發生嚴重的病害現象,切實提高公路質量,降低費用支出。
2.3將管理與養護分開進行,實現市場化管理
要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引入市場化管理機制,將這些事業單位的管理逐漸演變成企業單位管理方式,同時還應該制定出具體的管理措施以及優惠政策,比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轉變的企業可以給予一定的減稅政策。保證市場化管理,根據具體要求制定出合理的養護任務,逐步走向市場化管理模式。在縣級農村公路養護機構轉型的過程中,原有單位事業編制人員應該直接調到其他范圍任職,轉型之后的企業管理人員可以直接從其他從事養護管理的單位聘請,也可以從原有合同制員工中選拔后確定;原單位的養護設備應該繼續租賃使用或者按照其使用程度進行折價入賬。
2.4建立更加完善的農村公路大中修競爭管理機制
在實際工作中,要采取完善的招投標方式,根據公路工程的大中修具體要求設置相應管理單位準入條件。此外,對于轉型的專業養護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市場準入條件,同時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有利機會,以促進轉型公司更快適應市場環境,取得更加快速的發展。公路養護公司市場準入條件如下:(1)公司應具備進行實際操作的各種資質和條件,并且有類似工程的中標記錄;(2)要具備足夠的設備,不同的大中修工程要選擇使用不同的施工設備;(3)企業要具備足夠的周轉資金,項目的規模越大,需要越多的工程資金來維持正常運行。
2.5設立農村公路大中修基金
工程基金是保證公路大中修工程正常進行的關鍵,也是施工開始的先決條件,對農村公路工程的建設養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該基金中包含了每年的養護施工所剩余的資金、社會各界的捐助資金等,該部分基金主要是由公路項目所在區域內的市縣政府部門管理。基金要由農村公路主管部門向政府機構進行申請,并且政府機構批準之后才能撥付到位。
2.6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質量缺陷的管理
保證農村公路工程的質量,就必須要加強大中修項目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大中修工程的質量。大中修工程施工的各個關鍵環節以及項目的竣工驗收過程中,除了應該由政府機構、監理工程師驗收之外,還要由各個鄉鎮干部以及村民代表進行驗收,加強民眾的監督與管理。此外,還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缺陷責任管理制度。在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驗收的過程中,施工企業需要提交竣工驗收報告,還應該主動提交質量保證金,確保在規定范圍內工程的質量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如果在規定條件、規定時間內公路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養護公司應該無條件地進行公路的修復施工。質量保證書中必須明確規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還要明確規定資金的支付方式以及支付節點,如果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需要按時支付工程資金,保護施工企業的根本利益。
3結語
農村公路的養護直接關系著農村居民的正常出行,對于農村發展影響也非常大,因此,必須要做好農村公路的大中修管理。在實際工作中,要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機制,引入市場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公路養護的質量,確保農村居民的出行安全,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