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分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國家強盛與經濟騰飛要求人才戰略性培育,政府一直將人才強國戰略作為我國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2016年3月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優化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強化人才激勵機制,突出創新創業導向。這些改革舉措為我國人才發展打下制度性基礎,為包括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在內的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制度環境。人才培養受到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因素的影響,且這些因素成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指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市場化的擴展,全球經濟的合作與融合加速,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放眼全球,確立高規格高定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國際人才培養交流。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也影響著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隨著休閑娛樂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隨著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推進而發生巨大變化,酒店管理與推廣手段、酒店服務模式、酒店定位等等都會主動適應變革,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側重點與培養模式也要隨之轉變。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環境
一直以來,各級政府都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2005年11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文件,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全國各地都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將職業教育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國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年16號文件)中提出,要推行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學習模式,將“工學結合”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促進專業調整建設,優化改革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方法。按教育部文件,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是我國高職酒店專業發展方向。強化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創新高職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是中國酒店旅游業發展與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
三、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特點分析
(一)酒店人才需求量大
當前,中國酒店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酒店業發展最快的第一大國。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必然會帶來酒店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一方面,高級酒店管理人才稀缺。酒店工作相對比較繁雜,加之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很多人吃不消,另外很多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畢業后并沒有進入酒店工作,且高職院校培養的也主要是基層管理服務人員,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養較少。另一方面,合格的基層服務人員不足。基層服務人員是整個酒店業的主體和形象,基層服務人員的質量反映酒店的水準,所以,對于基層人員來說,既要有專業技能與素質,還要有較高的服務質量。而目前很多酒店基層人員素質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重視酒店員工的品德
酒店在員工品德的方面,通常比較強調誠信、敬業,工作態度及紀律。一項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酒店都重視員工的品行與主觀能動性,95%以上的酒店重視誠信與敬業精神,且眾多酒店將這些重要品質作為招聘員工的首要考慮因素,并將其作為酒店發展的核心競爭要素。當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道德、態度及主觀能動性等軟性素質方面的教育顯得不足,而那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浮躁,無責任感的畢業生更是難以獲得酒店的認可。
(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重視度不夠
作為服務性較強的行業,酒店業對高職學生的專業文化修養的期望值,相對來說沒那么高。在大型高星級酒店中,比較關注員工的智力構成的層次和合理性,管理層的文化教育水平要求本科即可,基層服務人員則要求具有良好聲譽的職業院校;而中小規模的酒店對一線員工的要求主要是強調通用與實際動手能力。當然,通常情況下,學歷及酒店從業資格證書是員工進入酒店的敲門磚。
(四)注重通用能力及實際動手能力
伴隨著我國酒店業與國際接軌,酒店管理日趨規范,對酒店員工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等通用能力,以及具體的動手能力更加重視。這也是受過專業培訓及嚴格管理體制下的酒店員工更受歡迎的重要原因。酒店通常要求員工具備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完成本職工作。一項調查顯示,眾多剛走出校門的高職學生并不一定具備使用酒店管理的工作能力,工作不能完全適應。
(五)強調員工的適應性
部分酒店反映,一些剛畢業的高職或本科院校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愿意從事基層工作,只愿意從事一些文職工作或管理工作,這與酒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星級酒店通常規模大、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環境好,離職率不高,而當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相對欠缺,具有多學科知識、有實際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學生相對較少,學與用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很多酒店對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的技能滿意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