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國家正常發展的重要支撐之一,其主要包括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等三方面的內容。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為了降低成本至最小化,并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會效益最大化。而對其財務部門進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財務漏洞的產生,為行政事業單位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上存在一些問題,若不提升管理水平,將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并會產生較多的財務風險。因此,應當加強內部控制來健全和完善財務的部門管理,現就筆者的經驗來提出相關分析結果和相關策略。
一、內部控制的相關理念
在相關的學術論文中,都對內部控制有所介紹,其主要是指在某單位內部在財務管理上采用標準有效的規章制度來進行制約,借此提升管理效果。單位財務的內部管理主要對象為全體的工作人員,不分級別的高低。單位的內部管理為其正常運營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讓企事業以及行政部門都能夠合法地運營財務支出與收入,保障了財產的安全性,讓其對當前社會經濟中的各項財務風險能有效規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政合理支出。規章制度的制定是內部控制的根本,內部人員在此約束下,財務活動中的各項行為更加規范化和嚴格化,有效降低了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風險性。由此可見,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以及企業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是其正常工作、發展的必要條件。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中,其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內部控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制度,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內容,其調整過程中是以完善的制度和標準為依據,通過適合社會發展的體系和制度來實現行政事業財務管理。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學方式方法,有效避免了風險的侵襲。其包括了主要有全面預算控制、內部審計等主要內容。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這些方法進行科學有效的組合,確保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進行。最后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具有規范的運行程序、合理的業務流程和崗位設置,保障了財務內部控制的實效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控制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其現狀如下:第一,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與其績效之間有一定的矛盾之處,這與其工作的性質有主要的關系。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大多以公益事業和單位的內部事務為主,其難以進行統一的定量標準衡量。一般的財務預算難以應對其日常的某些突發問題,實效性較低。第二,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著崗位和分工較模糊的現狀,降低了賬目明確性,部分違規行為存在。第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監督和評價體系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這嚴重降低了內部控制力的水平。究其原因,與其單位內缺少相關的監督部門有一定的關系,使其財務的管理沒有與其相匹配的執行力。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內部控制管理有一定的意義,其促進了單位的財政收支平衡,并且保證了財務管理的有序進行和運行體系平穩。但是,對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思想意識不到位。首先,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相關領導對此問題認識不到位,很少參加過相關的培訓活動,這對內部控制的成效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還有一些領導認為此項活動僅僅是完善規章制度走過場而已,對于內部控制的本質缺乏認識,因此不能形成動態的管理和制約。其次,部分領導不能區分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區別,將二者視為同一范疇,這降低了單位內部的監督和制約作用,崗位之間缺少了相互的制約。第三,相關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問題認識不到位,將管理制度視為一紙空文,很難遵守相關制度,對于預防和消除隱患的操作更是無從談起。
2.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有一定的欠缺。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要對財務管理上加強核算與監督作用,這與各部門之間的參與決策具有一定的關系,其有效提高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效果。但是,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的工作職能卻較模糊,其在單位卻充當了來錢的道路和單位的后勤保障,單位賦予財務部門的會計人員的職能較少,其只是根據領導的批示或同事的收據進行財務的支出,而在某些財務相關的活動和決策,卻缺少一定的參與權力,甚至其對單位的重要決策完全不知情,這產生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缺口,在某些程度上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上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3.財務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問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上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主要包括兩點:首先是財務的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缺少一定的管理制度來進行制約,管理力度不夠強,并且在一定數量的事項管理中,缺少規則有序的制度管理,導致財務經濟賬目混亂。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難以與當前的市場經濟接軌,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內部財務管理和審計的相關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相通之處,在協調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其產生的后果是降低了行政行為的實施效果,新舊制度難以調和導致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毫無秩序可言。
4.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不夠明確。近年來,我國財政體系已經發展日漸成熟,各項規章制度及內部管理都已具有完善的條理性。但是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著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總數不明確的問題。究其原因,與相關的管理制度缺失或落實不到位具有一定的關系。這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存在有賬目卻沒有實際物資,或者存在賬外的資產情況,這都與單位的財政盤點程序有缺失有關,甚至會導致部門預算的彈性過大而出現難以控制的后果。
5.審批程序缺少規范性。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存在著一定的審計不足問題,其主要表現為財務審批上制度的欠缺性;另一方面是會計流程控制的簡單性,只是局限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事后審計上,在事前卻缺少有效的制度來控制,并且單位的各項經濟的支出過程也不夠完善,導致了財會人員審核過程中出現把關不力的后果產生。
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措施
1.嚴格規范預算方面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大多實行預算制度,但其并不能滿足單位全面的支出內容,仍然有較多的編制以外的需求在不斷增加,這嚴重降低了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因此,應該制定科學有效的預算費用。首先,要實行包干性分配,將行政事業單位中各個不同部門之間的預算進行合理分配,分配標準以其職能性質和工作總量為主,進行科學有效地預算。其次,要對“三公”專用的經費進行嚴格的掌控,不能盲目支出經費,而是根據人員的數量、接待的公費以及全年的應用總費用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并且嚴格控制費用的支出。例如:對于公務員的用車費用上,要嚴格控制部門的車輛數目,避免其過多購買而消耗大量的經費支出。第三,嚴格執行財政統一支付和公務卡的應用制度,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經費花到每個需要的地方,避免浪費現象發生。
2.完善相關機制。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要根據每個部門的特點來進行其財務的支出、收入的合理組合與分配,并制定適合其部門特點的財務規章制度。在單位預算、采購等方面完善相關財務管理條例,將制度和部門之間進行橫縱向的交叉管理,并完善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這樣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水平,強化內部監督的力度。
3.強化財務監管制度的執行力。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在各部門進行支配使用時,財務的監督部門要加強對其進行監管的力度,確保其實際使用過程中更加透明化、合理化。對各部門的監督與核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各部門對財務撥款的預算資金具體的使用情況,計劃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有不需要的資金計劃等;其次是各部門對預算資金是否使用到位,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資金的去向問題,每一筆資金是否真正應用到實際該到的地方,這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內容;最后是要監管資金使用的實際效果如何,是否每筆資金的使用都產生了應達到的效果,這也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力度的另一種展示。強化單位內部的審計執行力,有效確保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正確性,也是確保了單位對經費的使用可控性。
4.確保財務公開、透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不同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對其必須要求保證財務支出的公開、透明,這是對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落實情況的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要及時對外公開每筆資金的去向和落實效果,讓公眾了解每筆資金花到的地方,這也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迫切需要通過內部的控制來實現健全和完善,其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通過日常的工作經驗對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策略。文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希望廣大同行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并且取長補短將其應用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為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進而為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