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PDCA循環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結果與實施PDCA循環方式前比較,實施護理后消毒供應中心物品的消毒率、洗滌率以及發放合格率各指標的護理質量均較高(P<0.05),對其消毒滿意度均得到明顯提高(P<0.05)。結論采用PDCA循環措施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工作中具有標準規范的消毒操作,可提高物品供應及護理質量的有效手段,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實踐。
pdca循環法是一類較新的管理模式,經計劃、執行、實施、檢查、處理等四個階段循環進行,可以有效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增強管理質量。將PDCA循環應用于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可以促進供應室人員工作更加規范化,有助于提高供應室人員工作質量及效率。因此,本文將進行PDCA循環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應用,并對其研究結果了分析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供應中心護理員共23名均為女性,其中8名主管護理人員,12名護師,護士3名,年齡在25~46歲,平均年齡為(31.5±5.2)歲。
1.2方法
制定護理管理計劃:發放調查滿意度問卷,掌握臨床中對供應室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相關建議,合理采納意見。對科室護理管理中存在問題予以進行改進完善,制定護理管理計劃以提升職業防護,將其全面落實至工作環節中。實施管理:實施護理管理中重點增強預防職業危害,對消毒的質量實施抽樣檢查,監測細菌學尤其防護重點區域,提升滅菌質量。嚴格進行監督與檢查:對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質量增強監控和檢查,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加以解決;對工作中存在的狀況行多角度及全方位檢查且記錄完整,及時進行相關工作總結,實現循環管理后將消毒供應室的管理質量提高。持續改進以及處理:總結消毒供應室實施的相關護理管理計劃及結果,吸取經驗教訓,持續改進相關問題,完善科室護理管理計劃。在臨床實踐中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及水平。予以批評未達標情況并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分析總結存在的相關問題;記錄匯總在PDCA循環中的一些改進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PDCA循環實施前后改善效果
實施前后各68件物品,分別從洗滌、滅菌及發放合格率等三方面予以比較,與PDCA循環實施前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護理效果較明顯,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附表。
2.2滿意度比較
臨床科室對進行PDCA循環后消毒工作質量的滿意度達到96.5%,與實施前的79.7%相比,滿意度提高了約17%,其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消毒供應管理中心作為醫院綜合性部門,在眾多指標可評價護理質量中,護理滅菌程度是有效且重要的指標之一。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始終貫穿涉及關系到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如管理中某環節消毒滅菌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到醫院醫療水平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消毒的工作得到保證將對醫院發生交叉感染起到抑制作用,也可進一步提高醫院整體清潔度,可積極創造無菌環境。隨社會醫療的不斷發展及治療水平提高,醫院中可逐漸認識到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質量的重要性,目前醫院力求杜絕此類醫療事件的發生。供應室的護理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特殊性,在實際應用中可依供應室具體情況制定相應工作計劃,并建立質控小組,以對供應室日常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和檢查;定期舉行講座,有利提高供應室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水平,經不斷發現并解決問題,可逐步提高管理質量。同時及時與各科室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可獲取醫護人員對供應室護理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為改善供應室工作質量提供參考;加強檢查和反饋,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減少同類事件的發生。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消毒供應中心對PDCA循環的實施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療效,較護理PDCA循環實施前相比,在洗滌合格率、滅菌及發放合格率等方面均得到改善(P<0.05),使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度均高于實施護理前(P<0.05)。從客觀上表明護理人員均能將各項護理工作進行標準規范化操作,然后將護理工作逐步細化,對實施中的每個操作可嚴格按規范化標準使供應室發放的物品質量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