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茶文化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社會的主要矛盾變化標志著人們的生活追求不再是滿足自我的物質文化需求,而是去追求更加有品質的物質文化生活,意味著人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已經發生了一個質的轉變,在此轉變下,我國的教育宗旨也從單一為培養優秀人才轉變為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本文旨在將發展歷史悠久的茶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尋找新型途徑。
歷史的車輪轟隆而過,為人類留下來的是一條條文明互通的車輪軌跡,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來了印刻著歷史滄桑巨變的一系列的文明成果寶藏,人們循著文明互通的車輪軌跡不斷向外探尋,不斷將他國文明引進國內,進行著文明交流,終于使這個世界成為了一個各項文明相互碰撞的世界。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對外開放,大量吸納外來藝術作品,在拓寬了國內音樂空間的同時,外來的音樂文化也沖擊了我國傳統的音樂文化,造成了外來音樂文化長期占據我國樂壇主要位置的現狀,這就使得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處在了一個岌岌可危的樂壇邊緣位置。針對此現狀,我國的各大中小學、高校應當主動地響應教育部門的素質教育號召,積極開展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并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茶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之余,能夠對我國的茶文化有一個新的認知。
1茶文化與音樂教學
1.1茶文化與音樂教學之間的聯系
中華文明上下傳承五千年,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自華夏兒女開始文明創造活動以來,音樂文明就得以不斷地豐富發展,人民在從事音樂作品創作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了茶文化因素,從而逐漸使得茶文化與音樂文明產生了各種聯系。茶為國飲,自神農氏將茶葉帶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來,我國的茶文化就開始在中華文明的土地上扎根生長,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由此與音樂文明產生了文明交融。追溯至農業文明時期,茶農在從事茶葉采摘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景詠唱抒發內心感受,一些采茶小調就是由此被創造出來的,這些小調經過無數茶農的傳唱歌詠,才被流傳到了今日,越是經過歲月的打磨,此類采茶小調越是變得朗朗上口、引人入勝,越發變得富有音樂美感,完全可以編入到音樂教材中使用。再看歷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來的詞曲作品,我們發現,無論是放奔豪邁的蘇軾,還是婉約清冽的李清照,抑或是曲風清新剛健的關漢卿,其留下來的詞曲集中,不乏富有茶文化元素的作品,這些作品被時人或者后人以琵琶、笙、蕭、笛子、戲曲等音樂形式演奏出來,編織出了我國詞曲文化的錦緞,供世人瞻仰贊嘆。另外,很多記載著古人進行茶文化活動的古詩書或者古繪畫中,往往會刻畫出詩人在進行的音樂演奏活動,一邊進行茶文化活動,一邊享受著茶文化活動中的音樂演奏的視聽盛宴,實乃極樂之宴。
1.2將茶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的必要性
將茶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國的素質教育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另一方面又為保護和發展茶文化提供了幫助。
1.2.1茶文化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歷史沉淀,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包含了豐富分文化精華。我國的茶文化與音樂文化之間含有藝術共性,中國人追求的藝術情趣往往在于“意”,即為“意趣”和“意境”,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往往不會刻畫描述實體物質的存在,通過含蓄片面的形容,就把實情實景呈現出來。我國的傳統音樂教學極為講究的就是音樂意趣,使學生在優雅空靈的音樂教學環境中感受古典音樂的典雅美感,而將富含意趣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以后,則可以為學生的音樂教學感受增添一份傳統文化的空靈意趣,在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之外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
1.2.2茶文化的文化內涵隨著歷史變遷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茶文化包含有茶道、茶德、茶精神、茶故事、茶具、茶詩、茶書等等類型眾多的文化項目,其蘊含無盡的值得人們思索探究的精神內涵,這些茶文化所具有的的精神內涵無疑受到了孔孟之道的影響,孔孟之道乃中國歷史的正統哲學,乃中華文化之瑰寶,倘若通過音樂教學與茶文化的結合能夠將這些富有哲學意義精神內涵傳遞給學生,這將直接拓寬學生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接觸面,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灌輸到學生的潛意識中去,為枯燥單一的音樂教學項目提供了新型教學項目,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的同時又使學生接受了傳統美學的影響,增添了學生對于古典音樂的審美興趣。
1.2.3歷經了歷史歲月的浮沉,茶文化得以歷久彌新呈現在人們眼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這說明了茶文化富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吸引人們研究挖掘的魅力,是我國的優秀文化的典范,值得被世人保護傳承。但是,目前的社會正處于各項事業的重大變革時期,在此時期中,茶文化的發展延續,不僅僅會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襲,同時也會面臨國人思想喜好轉型的危機,倘若在這場變革中,茶文化仍能頑強存活下去,這無疑是我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明延續的成功典范,但是,倘若茶文化在這場時代變革中不能繼續生存,這將會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損失。學校是進行文化傳播交流的地方,在學校,學生不僅應該通過課堂感知世界各國文明的雄偉壯闊,更加應該樹立強烈的文化自信,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重拾起來,使其得以延續生存。
2以茶文化融入音樂教學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途徑探析
經過對我國現有教育體制下音樂教學課程的初步探究,我們發現了目前的音樂教學課程仍然存在有一些漏洞。第一,音樂課程的教學手段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照搬教材、播放錄音來進行教學活動,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下的教學成果十分不理想,第二,音樂教學的教材存在漏洞,我國現有的音樂教學教材往往編纂時間較為久遠,書中包含有的音樂知識也較為匱乏,第三,音樂教師團隊缺乏相應素質,很多進行音樂教學的教師往往身兼多職,并非專業音樂專業出身,缺乏相應的藝術素養,很難提供高品質的教學服務。
2.1豐富茶文化下的音樂教學課程實踐活動
在音樂教學課程中融入了茶文化元素,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勢必會得到極大豐富。茶文化本身所聯系的文學藝術活動就較為廣泛,所以,茶文化下的音樂教學課程可以在茶文化元素上找到新的教學活動內容,使音樂教學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書面知識,如舉辦與茶文化有關的音樂教學課外活動,舉辦茶文化主題的音樂會等。
2.2將茶文化元素融入到音樂教材編纂中
學生接受音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音樂教材,任何的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材,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的音樂教學課程并不受到應試教育下學校的重視,相關的音樂教材也往往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換代,導致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音樂教學內容缺少更新。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教學體制下,學校逐漸對音樂教學課程重視起來,趁此之機,從事于音樂教學的教師也應向學校反映教材得不到更新的現實狀況,督促相關的編纂人員進行音樂教材的重新整理編纂,并在編纂過程中積極加入茶文化元素,使得音樂教材與茶文化能夠交匯融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富有古典審美意趣的教學教材,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接觸到博大精深的古典茶文化。
2.3提高教師藝術素養和教學能力
一個教學能力出眾的音樂教師往往能夠通過音樂教學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所以,我們要對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自身音樂素養做出要求,使其能夠在充分了解茶文化之后能夠將茶文化的精髓內涵傳授于學生。將茶文化融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去,不僅能夠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新途徑,值得進行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