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淺談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核心人物,積極探索并滲透學校的德育教育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本文結合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幾點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也是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和樹立思想品質的關鍵時期,加之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這也就對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高度和新要求。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班主任應該積極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學生為本,緊跟時代的步伐,同時對自己的教學方法要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改進,作為班主任要做到認識學生、了解學生、深入學生、影響學生、幫助學生、熱愛學生,這樣才能讓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針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對癥下藥使其可以健康的成長。
二、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1.走近學生
現在的中學生缺乏集體觀念,做事只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這就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就需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并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善于發現適當的場合和機會,在提前確定好談話的目的和內容后,用一種學生易于接受的談話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指導,談話中努力給予學生師生平等的感受,取得學生的信任并和學生成為朋友,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暢談,作為班主任才能了解到學生內心的心理動態,并與學生拉近距離。對于難以溝通的學生,就更需要班主任的耐心,抓住恰當的時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進行多次溝通。甚至可以選擇網絡溝通方式。
2.記錄學生
中學生通常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廣泛,但是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因此,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該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班主任本著“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建立學生道德成長記錄冊,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狀況和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總結幫助學生的方案,及時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健康心理,以提高德育教育質量。例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過記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并對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督促其不斷進步,并與家長分享學生在學校的成長點滴,達成家校的配合。記錄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積極組織課內外活動,不斷探索創新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以增強德育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
3.信任學生
作為中學班主任任,我們每天面對的學生群體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他們普遍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甚至隨著他們年齡的不斷增長,叛逆心理也隨之不斷加強,提起青春期相信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頗感頭疼,在學校班主任面對這樣的一個群體更是煞費苦心,班級工作常常困難重重。基于這個時期學生的特點,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了,不想再被家長還有老師控制,崇尚自由。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不妨信任學生,在班級的管理上建立一個民主開放的管理體制,給予學生各項權利(監督權、決策權、選舉權、評定權)使得班級里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還可以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到自我管理的狀態中。在班主任給予信任的情況下,削減學生的逆反心理。同時,學生在管理班級的實踐中就需要正確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就必須不斷糾正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這樣就使學生在無形中進行了自我教育,德育工作也就順理成章開展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班主任常懷一顆信任學生的心,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和平臺,就能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總結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并為中學生的持續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為中學班主任,我肩負著如此至關重要的職責,如果想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就要不斷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本著“與時俱進、以生為本”的原則,把德育工作貫穿于工作點滴,并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