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校園文化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及學校精神、風氣與傳統、精神與物質等共同組成的一種文化。俗話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這正是教育育人引導人道德的關鍵體現。隨著國家的日益進步,教育部也對中小學校的校園文化方面做了進一步要求,并明確指出了其中關于校園文化中德育部分的重要性,并明確規定學校要在育人的過程中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上加強,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素質。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更遠均在學校中度過,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而學校的文化將是無形中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所在。選準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點,才能夠發揮好德育功能,使學生思想道德提高。
1校園文化的重要性
常言“教書育人”,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素質,離不開學校的道德教育。而校園文化則是學校德育的土壤,它對學生的高素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顯得很重要。校園文化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規范行為、激發全體師生的歸屬感、使命感,促進向心力和凝聚力,對校園中每一個人進行潛移默化地引導、約束。而其中德育功能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也是一個校園文化的精髓所在。校園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可以塑造學生的完整人格,培養健康心理。學生們除了學習外,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同時又具有無限的精力。因此校園文化的豐富,能夠讓學生的多樣性、個性化得到滿足,而同時德育功能可以在其中引導學生團結、關心、積極、自信等美好品德,并幫助不足的同學發現自我,從而培養其自律等良好品德。德育功能可以明晰校園文化的導向,讓學生們知道和了解校園文化。作為培養未來人才基地的學校,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思想道德向正確的方向阿湛,已達到社會的期望。校園文化的導向都是積極和正確的,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同時,在參與過程中,通過校園文化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方向的設計,從而在慢慢地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對培養學生的品德有重要作用。德育過程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培養學生中重要手段。健康良好的校園文化提供了學生們正確認知,同時校園文化的氛圍的渲染,促進學生感性思考,因此德育功能也在理性和感性的思考中慢慢發揮作用。校園文化中環境的美麗可以讓學生在其中慢慢形成審美和鑒賞能力,文化活動的參與滿足了學生們的自我體現,對其人格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德育功能在校園文化中的體現多種多樣,但是如何將其充分發揮,還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設計、營造、統合、調控,這樣才能使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達到最大的統一,形成無形的強大力量,以此達到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的目的。
2抓住校園文化建設關鍵點,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2.1構建校園物質文化,營造良好的環境
學校的外在形象是校園物質文化的體現,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景觀。學校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生活場所的改善、校園的美化都是物質文化的組成,而這些也是無形中影響學生的力量。校園環境的優美、色彩的搭配、建筑物和綠化的和諧,這都可以提高審美,陶冶情操,并在無形中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底蘊和價值目標。建設校園物質文化就是將學校的環境設計、整理地美麗而富有藝術氣息。一棟樓的外形,一個抽象的雕塑,高低層疊的植被搭配,不同色彩的植物,甚至學生的校服等等,這一切都盡顯了物質文化建設的點滴無不與學生有關。而這一切是學生身處其中感受不強烈,卻能受影響的。環境的優美與整潔,會無形中提醒大家愛護,而不是隨手丟棄垃圾;圖書室的安靜與秩序良好,會時刻讓進入閱讀的學生自覺維護秩序,保持安靜;食堂的干凈、衛生,讓就餐的學生時刻記著衛生清潔,而非吃飯口水亂飛。這些正是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美麗、有序、整潔的地方,大家都會細心呵護,一個臟亂差的環境,相信沒有幾個學生會愛上勞動。
2.2豐富校園活動內容,創造積極學習氛圍
校園文化活動是學生生活、學習和社交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社交、才藝、自信等,從而發揮德育作用。校園活動內容需要認真設計、細心組織,涉及內容要廣泛,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校園活動的豐富設計要多樣,如近期開展的主題活動改革開放系列話題,讓學生們自行搜集材料,組織語言,設計版面等進行活動宣傳,在這過程讓學生們感受祖國的日漸強大,提升愛國情懷和對未來的信心。校園活動組織上應該細心,體現對學生的關懷和引導,如組織艾滋病宣傳活動,通過學生的宣傳、了解,在無形中教育和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提高。校園活動涉及內容應該廣泛,結合時代的需求以及學生目前的德育狀況,突出德育的時代性和實效性。另外組織學生體能方面的訓練,如拔河比賽等都有利于增強學生團體合作意識的活動,來促進學生集體感與歸屬感。
2.3建設校園精神文化,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內在動力,它包括了學校的歷史系統、價值體系、人文氣氛、校風學風、信念理想等,是給學生在教育和道德上形成正面力量引導的必然存在。對于培養學生具有符合現代要求,同時體現學校內在的校園精神,它通過潛在的規范性支配學生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可。校園環境作為規范學生的硬性強制,配合校園精神氛圍的軟性強制,能夠更好地使每個人處在其中認同學校倡導的、宣傳的內容,并自覺地遵守、維護學校主導的內容。
3結束語
校園文化是由多種多樣的文化組成,如物質、精神等,建設校園文化需要通過對各方面進行加強,校園文化中每每體現的德育作用,也正是校園文化的關鍵之處。讓身在學校中的每個人,不知不覺地浸潤在校園文化中,從而利用其德育作用實現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只有好的校園文化,并在與時俱進中,才能根據學生在不同時代的表現,給予其思想道德素質上深刻的影響。總之,學校德育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校園文化,而一個校園文化的發展是隨著學校建立和發展而逐步積淀才形成的。作為學校理應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個人的發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品質的養成和提升,更為祖國的發展提供適應社會、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德育育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步,潛移默化地引導,讓一代代的高素質人才走向社會,成就自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