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探討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高職教育就是職業教育,是知識與技術教育的集合體。因此,高職教育要與社會、企業緊密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要包含大量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理想、職業人文素養等,才能為社會企業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樹立良好的高職院校形象,幫助高職畢業生順利就業。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融入企業文化內容,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
一、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分析
當前,校園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獨具特色的重點內容,彰顯學校的辦學宗旨。其濃縮著全體工作人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制訂的辦學目標與價值標準。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全體員工理想、價值觀、工作態度、生活習慣的集合體,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涌現的帶有企業個性化精神的總和,其主要內容表現為價值觀、發展目標與職業道德等。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發展特點、復雜特點。
二、高職院校二級學院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策略
二級學院的專業設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大多設置新興與熱門專業,屬于普及大眾教育的一種合理辦學模式。高職院校的二級學院更加離不開企業的支持。
(一)高職院校要以學生就業為主要目標
學校領導與教師要完成設計專業、制訂教學計劃、開展教學等工作,在實際教學中將培養實踐性、應用性人才放在首位,辦學目標定位于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及時創新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聘請企業專家與學者進入學校,為學校發展提出合理建議,積極融入企業文化,進一步充實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內容。教師不但要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甘于奉獻、敢于承擔、勇于創新等職業道德,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形成強烈的職業意識,積極接受企業文化。
(二)構建以合作共贏為基礎的校企合作機制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場所,企業是人才發揮才能的陣地,二者實現聯合是時展的需求。高職院校要著眼于學生就業,利用生產、教學、研發等主要措施,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實現與企業的深度融合,達到合作共贏的目標。高職院校在與企業加強合作的同時,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實訓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參加生產實踐,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三)打造以職業發展為主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還需將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依據企業崗位需求開設專業,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基礎創建課程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在實際教學中,要隨時研究行業發展,及時掌握行業先進技術,保證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與時展相一致。教學過程要實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生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項目實踐中消化學習的理論知識,提高操作技能。
(四)建立企業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還需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此基礎上建設校園文化,使學生的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相融合,以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為標準開展課堂教學,嘗試引入企業管理模式。實訓應該同時擁有老師、學生、企業員工,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順利對接。
(五)培養高素質教學團隊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過程中,必須有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團隊,為了保證高職院校開展針對性培養,要提高師資力量水平,第一,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學校教師。第二,鼓勵在校教師深入企業當中,開展參觀學習,參加實踐活動,支持教師參與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深入社會開展實際調查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之,實現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但是時展的要求,還可以推動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高職院校要及時轉變辦學理念,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著力建設實訓基地,提高師資力量水平,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可以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使其盡快融入企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