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企業財務績效分析體系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從以EVA為核心的企業財務績效分析體系進行入手研究,結合研究意義和國內外現狀,并同我國傳統的績效財務分析體系作為比較,找出傳統體系存在的弊端以及EVA體系存在的優點,提出幾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研究意義
(一)有助于推動企業內部經營發展和投資行為
企業采用對財務績效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不單單只是對企業財務績效的情況做出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夠針對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以及資金活動等方面的一次研究和剖析。通過財務績效分析,還可以有助于企業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處,消除在企業運作過程中存在的短期操作,為企業謀求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有效提升企業預測防范風險的水準
企業財務績效分析的探討研究,還能夠有效提升企業預測防范風險的能力。往往針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經營能力做出可靠的評價作為依據,憑此對企業自身的融資方式、資金鏈結構以及內部管控和風險防范預測等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的推動以及完善改進,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學習改進,以求達到最為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預測體系,為企業挽回更多的損失。
(三)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針對企業的績效財務分析,還可以在不斷的分析研究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學習借鑒更多先進的經驗,發覺企業自身存在的更多弊病,從而有利于企業從自身出發,找出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摸索中進步,同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遙遙領先。
二、國內外針對EVA為核心的企業績效財務分析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國外研究成果概述
首先,縱觀全世界,國外在企業績效財務分析這一部分已經遠遠領先于我國,早在1900年,針對企業績效財務分析,美國人托馬斯?烏都洛就發表了相關的文章,首次針對財務報表的比率分析方法進行了闡述,后來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以及沃爾法,都被全世界的企業廣泛使用,我國在發展初期的企業依然在使用這兩種方法進行財務報表分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到現如今已經不單單是采用這兩種單一的方法來進行分析了。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到20世紀初期,國外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和經歷了近一百年的演變,到如今仍然在不斷發展進步當中,由此可見,國外的企業績效財務分析伴隨著不斷探索進步,盡管每次進步的理論和實踐都不一定盡然相同,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的財務分析評價指標的完善和優化。因此可以得出,企業若是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績效財務分析就必須真實有效地反映出企業的業績和經營水平,那么關鍵點就在于找到適配企業自身的評價方法體系。
(二)國內研究成果概述
我國在財務報表分析方面具有比較領先的意識,然而受到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約局限,真正開始實施到實際工作中去卻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發展進步,帶動了我國企業績效財務分析的不斷完善優化,從二十世紀后期開始,我國開始逐漸引入績效財務分析體系,通過近40年的研究改進,以及我國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完善支持,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績效財務評價體系。而就EVA(經濟增加值)來說,在我國真正提出卻是在2001年,思騰思特咨詢中國公司在證券網站上發表了《2000年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創造與毀滅排行榜》,才不斷引起國內的大大小小企業的高度關注,同時我國的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也紛紛圍繞著EVA的理論問題以及EVA是否適合作為一個績效財務評價指標來著手進行研究,并發表了無數相關的文章進行了各方面探討。
三、EVA指標相比較于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的優勢
(一)能夠推動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的協同性
EVA作為一種具有多元化的財務管理體系,除去基本的企業業績評價功能,還能夠進行資本運算、收購定價等等企業所需要的所有財務功能。EVA更是一種引導型的指標,可以讓整個企業都共同以發展提高EVA為主要目標,EVA的指標也得以聯系著企業的從計劃制定到決策執行的環節,把財務和經營都以EVA為同一個前提。
(二)EVA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傳統的分析方法只片面地追求企業的利潤,只一昧追求市場營銷和生產。而EVA則有所不同,以EVA為核心的企業績效財務分析評價指標則圍繞著信息時代分權化的需求,針對的是在以談判為前提的預算,具有比較全面的客觀性。同時,分權力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是需要依靠EVA的優勢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EVA對于需要的人員來說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勵和推動作用。
(三)EVA為企業業績評價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方式
和傳統的評價指標不同的是,EVA能夠考慮權益資本成本,用最確實的數據來反應股東的資產增加。除此之外,EVA指標是一種確定性的數據,不是傳統的相對指標,因此還可以避免許多運用中帶來的決策軟化問題。
四、以EVA為企業績效財務分析為核心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分析時應當去除不可控以及主觀臆斷的信息
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在通過EVA進行績效財務分析評價的同時,首先還需要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能。根據數據可以得出,EVA并不是單單只靠會計報表就能夠計算出來的簡單數據,如此一來,還需要對會計報表做出相應的改動調節。因此,在通過EVA進行評價時,要排除掉所有的主觀臆斷數據以及不可控的因素,正確將相對價值以及絕對價值成功分開。
(二)企業領導者需要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待EVA指標
盡管EVA屬于絕對值指標,但是很多企業卻錯誤的將EVA作為一個用來評價管理者為企業帶來的內部創造價值而存在的動態指標。所以,企業的領導者需要從管理者的角度來進行評價分析,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會計處理,以此杜絕EVA指標的作用進入一個誤區。這就要求EVA為核心的企業績效財務分析的指標能夠通過此來整體看到企業在過去和現在的一個業績對比評價,如果說從EVA的角度來看,企業現如今處于上升階段,那么就可以說是企業在創造財富。
(三)根據不同企業的性質來使用EVA
企業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因此利用EVA作為評價指標,還需要對自身企業的性質來進行適配。例如一些特殊的性質的企業,例如國有企業,其特殊的企業性質也就決定了EVA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因為如果只單純用EVA當作指標來進行考核,很大程度上會使得企業領導管理者將大多數力氣花費在創造企業價值、為企業價值增值的方面上,從而厚此薄彼,忽略了國有企業本身的目的,甚至容易造成該企業不再具有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無法為社會和人民更好的服務。同樣的,國有企業的特殊企業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和政府對其花更多時間進行宏觀調控的性質,因此,特殊性質的企業,應當在EVA為指標的前提下,制定更加合理適配企業自身的科學考核制度,同時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性質,根據我國相關的政策需求,來進行更加全面的考核。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立以EVA為核心的企業績效財務分析評價指標的過程中,需要在不斷學習和摸索中進步,將全局價值鏈作為基礎,以企業價值增值為主要方向,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首要目的,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性質,不斷對各種方面進行合理的適配和調整,使得EVA評價指標變成適配該企業的最優化的指標,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