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探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立足于現狀,民辦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育方式的拓展,應該以實踐為基礎,探討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從而達到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實用型專業人才的最終目標。該文將藝術設計專業“以賽促學”的教學改革作為切入點,探討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新型教學方法,并形成民辦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
藝術設計類專業一直以來都是高校里的熱門專業,由于其應用范圍廣、可拓展領域大,在我國的民辦院校是受到廣泛歡迎的專業。民辦教育的學生有自身特點,我們要根據這些特點,結合就業導向,探索出適合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模式,“以賽促學”就是一條可行的實踐性教學改革之路。
一、民辦院校的歷史淵源及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民辦院校的歷史淵源
民辦高校是由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公民等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成立的面向社會的本專科層次高等學校、教育機構。
2.民辦院校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些民辦院校的專業課程內容設置難以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是當前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難題。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所招收的學生專業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如何與行業無縫接軌,實現學生畢業以后順利就業,成為民辦高校相關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向
1.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
由于民辦院校是自負盈虧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來自民間的資金辦學的教育機構,因此在專業設置上往往更注重實用性強、與時俱進。藝術設計類專業將藝術、科學、技術相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并重便成為其主要特點。我國目前的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普遍開設有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動畫設計、景觀設計等相關專業,并且以培養藝術創作、教學和理論研究等方面專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需要學習計算機輔助設計、平面廣告設計、版式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新媒體設計、影視廣告設計制作等相關知識;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就需要學習工業設計導論、工業設計史、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將模型制作、工程制圖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機械設計制造;動畫設計專業則包括動畫史、運動規律、視聽語言、動畫分鏡頭劇本設計、動畫片創作等課程的學習;景觀建筑設計專業通常包括藝術設計、景觀建筑設計規劃、園林設計方面的專業課,其在課程設計上普遍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同時對于藝術造型和審美有所要求。
2.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發展趨向
從目前民辦院校通常開設的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動畫設計、景觀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新媒體藝術設計等眾多專業,我們可以看出,藝術設計類專業具有實用性強、應用面廣,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依托當時的科學技術的特點。在當下的網絡信息智能化的時代,以光學媒介、電子媒介等為依托,通過電腦、網絡等為平臺,通過網絡互動、人機交互等形式,衍生出的新的綜合形式,將成為未來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主要發展趨向之一。
三、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以賽促學”教學改革研究
1.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以賽促學”的必然性
隨著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轉型升級,我國越來越多的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紛紛加入教學改革的隊伍,不論是從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向、課程設置方面,還是教學設施、教學方式以及師資隊伍的培養等諸多方面,都在不斷地為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發展開拓空間。“以賽促學”是近年來在高校中悄然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由于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是校內,而市場真實項目對于專業水準、專業設備、專業團隊的要求又普遍較高,從而國家教育部門的專業賽事和來自民間商業性的專業賽事都成了高校師生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實戰經驗的有效補充。“以賽促學”教學改革研究在各大民辦院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中勢在必行,需要整合校內外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提出與時俱進、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和實施方案。
2.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以賽促學”的賽事類別
筆者經過對四川工商學院、四川傳媒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五月花專修學院、四川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現代職業學院等四川多個民辦院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進行調查與研究,總結出以下三種類別。一是官方賽事。各大院校對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官方指導的專業賽事的認可度較高,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專業賽事,認可度是最高的,普及率也最廣。由于是官方賽事,在評判過程中先由各省一級的單位組織高校專家評委進行評選,再推送到全國組委會進行第二輪評選,然后公布評選名單,再通過舉報抄襲作品的復審環節,經過一層層的篩選,最后選出優勝者。由于獲獎名額相對較少,獲獎難度又最大,因此各大民辦院校對于獲得該賽事獎項的學生和指導老師的認可度最高。二是商業賽事。這類賽事一般由非官方組織發起,并且具有一定的商業性質。如“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是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準、中國廣告協會主辦的盛大賽事。由于比賽項目涵蓋廣泛,如平面類、影視廣告類、微電影類、廣告文案類、營銷策劃類、互聯網推文、H5移動交互廣告等與時代同步調的廣告類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不論是國內國外著名企業還是新型企業,都一視同仁,積極搭建參賽平臺。學院獎一年里有春季賽和秋季賽兩個賽季。在每一學期的開學之際,學院獎組委會便根據當時的潮流或者引領流行趨向,在賽事中注入年輕人喜歡的新鮮創意元素,因此,比賽題材廣受大學生的歡迎。而學院獎的評獎是通過網絡評選完成的。這種網上參賽參評方式,除去了煩瑣的評選環節,大大縮短了公布評選結果的時間,既智能又高效,使學院獎在同類比賽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廣大民辦院校廣告及相關專業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師生的認可。其一年兩個賽季的快節奏便于參賽企業及時做出產品或活動的商業推廣,因此成為商業性專業賽事的翹楚。廣告行業通過它選拔人才,企業通過它獲得全新的營銷創意,學生也通過賽事得到了積極的鍛煉和行業經驗的積累。當然,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收費性賽事,如“創意中國全國設計藝術大獎賽”“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等,賽事覆蓋藝術設計類的各個專業,主要針對學生作業進行評獎,且設置有年鑒等作為收藏。三是官方非商業賽事。這類賽事也很多,以思想政治教育類和公益類賽事為主。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思政課藝術作品展”;由四川省紀委監委組織的“廉潔四川·你我同行”公益廣告大賽。這些賽事均由于其社會影響力大,在四川各大高校中得到了有效宣傳和廣泛推廣,且由于其公益性、社會性的原因,大眾認可度較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較強。
3.在開展“以賽促學”的教學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有組織有計劃。由于“以賽促學”往往帶有較強的目標性,是為了完成某一項具體任務而進行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實踐行為,因此應該注意其弊端。如果過度頻繁地讓學生參賽,而不注意工作強度、比賽難度,就往往會適得其反,收效甚微。因此,筆者建議在一個學期里選擇比賽的數量和門類不宜過多,及時結合賽事的時間節點參賽。應采納師生的意見和建議,便于及時調整學習方式。注重勞逸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提前布置一門專業課的期末考試作業,給予學生足夠的完成時間參賽,使其準備時間更為充分,使作品最能代表個人專業水準,既保證了作品質量,又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創新。同一個班一個學期如果有多門專業課有各自的賽事,由于學生精力有限,賽事太過密集,也會影響學生的參賽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各專業課教師相互平衡,把不同的賽事分配給不同的班級完成。這樣更能保障學生的學習勁頭。二是要各教學環節聯動配合。民辦院校往往由于辦學資金的限制,在教學投入上往往拘于保守。但是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環境、教學硬件設施和軟件配置,以及教學管理制度方面的高效配合。首先,教學設施和硬件設施上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如現在越來越趨于主流的工作室(坊)教學形式,需要有不同于以往大班制教學的小型教學空間,教室結構改造就應該及時調整,以配合師生的教學、創作。同樣,要適當投入具有前瞻性的新設備、新技術,主流的設備和技術配套軟件也要及時跟進,不能落后于時代。在教學管理上,可以采用項目制驗收的形式,由科任教師或教研組所組成的專業團隊進行測評和校內選拔,在項目實施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進行及時跟進和指導。對于合格的項目作業及時通過驗收,而對于不合格的項目作品,督促其在規定時間內調整完成。這樣一來,就靈活、高效地完成了多項參賽項目,保證了參賽作品質量,并提升了學生工作團隊的協作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畢業后的工作環境。三是要注意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由于參賽類別中有不少商業項目,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不理想的創意和作品,這就需要教師擦亮雙眼、仔細甄別,引導學生仔細審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端正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其對社會、他人產生的影響,多將積極向上、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的作品呈現到大家面前。人本來就具有向往美好事物的天性,這樣的作品也往往更受大家的歡迎,更容易獲得評委、商家、顧客的青睞。
四、結語
教育應該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從實踐中,我們得知“以賽促學”符合這一高等教育理念。而具體的教育需要教師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靈活構建開放、互融的現代實踐教學模式,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