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幼兒美術教育中涂鴉的作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什么是涂鴉與涂鴉期
1.涂鴉
這里提到的涂鴉指的是自發、自由、隨意,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涂抹寫畫的行為。隨著幼兒逐漸長大,這種行為將慢慢變成有一定思維、更加具象的創造性繪畫。自發性體現在幼兒的自主行動中,是美術教育開展的首要途徑。幼兒在各種涂鴉活動中的表現是自由的,從而表達出真實的情感。隨意性是幼兒在涂鴉初始階段的特性,由于這個階段的幼兒難以很好地控制手部的小肌肉群,其偶爾的涂鴉往往更隨意、俏皮。幼兒的涂鴉作品既不是美麗、動人的風景畫,又不是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深思的抽象繪畫。
2.涂鴉期
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有四個階段:涂鴉時期、象征時期、圖式時期、寫實時期。涂鴉時期(2—4歲)是最早根據幼兒肌肉運動的繪畫階段。一般而言,這個時期幼兒會經歷從亂線涂鴉、控制涂鴉到命名涂鴉的過程。亂線涂鴉是幼兒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受控制的涂抹。幼兒會在空白的地方縱向、橫向畫線和疊加圈,在繪畫過程中獲得動覺體驗;控制涂鴉表現為重復的線條繪制或涂抹;涂鴉的名稱是幼兒將涂鴉后獲得的圖形與某些事物相關聯,從而命名涂鴉。雖然幼兒在這個時期所呈現的畫面是抽象、雜亂、不規則的,但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非常滿意。此外,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得到了較好的釋放。
二、涂鴉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涂鴉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就像是幼兒的語言,表達幼兒的情感與感受。通過涂鴉,幼兒能夠沒有限制地根據自己的想法、直覺創造性地繪制,以獲得涂鴉過程中的樂趣,取得成就感。
1.創設涂鴉條件,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為幼兒提供寬松的環境有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自由發展,以滿足其涂鴉愿望。在引導方式與內容上,教師應把激發幼兒情感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兒的創作過程,鼓勵其充分發揮想象,激發幼兒積極參與繪畫的興趣。如,教師可以在室內和室外活動中創建涂鴉區域,利用游戲導入增加互動環節,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繪畫材料,采用大紙(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涂鴉空間)和大筆(符合幼兒動作不精細的特點),安排大量的涂鴉活動時間,鼓勵幼兒拿起畫筆自由創作、大膽表達。
2.協調動作,提高繪畫表現力和感知能力
美術對于幼兒的大腦、眼睛和手的平衡和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在涂鴉早期,幼兒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但畫面中所呈現的內容往往與其想法相去甚遠。幼兒身體協調能力較差,對手部小肌肉群控制不夠熟練,難以順利組合使用大腦、眼睛和手。幼兒涂鴉作品中的線條往往重復出現。如,橫向和縱向交叉點的雜亂線條幾乎出現在所有幼兒的涂鴉活動中,并且可以清楚地區分線條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能夠暫時控制部分肌肉并使用視力控制手的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涂鴉,多數幼兒基本上可以繪制簡單的圖形如圓形、方形等,并與各種形態的線組合運用,創作簡單的“汽車”“房屋”等圖案。涂鴉就像是幼兒的語言,幼兒經常選擇涂鴉作為直觀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3.給予幼兒適當的引導與正確的評價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和家長都應該遵循幼兒發展的自然規律,盡可能地認知、理解、保護、賞識幼兒的涂鴉,學會換位思考,關注幼兒涂鴉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幼兒大膽地表現。家長要逐漸學會了解幼兒的涂鴉作品,多鼓勵他們,保持他們的自信,從而為幼兒營造自由、寬松的環境,提高其表現力與感知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三、涂鴉對幼兒美術教育的作用與意義
美術教育是一種全面的人文教育。作為一門藝術學科,美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美術教育中,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可或缺的。涂鴉時期是培養幼兒繪畫興趣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美術教育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初級階段。幼兒通過涂鴉的形式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內心情感。涂鴉時期的繪畫活動有助于幼兒小肌肉群的發育,使幼兒在感知、表現、操作中協調使用手、眼睛和大腦,從而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推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健全幼兒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幼兒心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