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中職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目前中職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分析
1.當前中職生的現狀
目前,中職學生現狀不容樂觀。首先是學習能力較差。現在招收的中職生大多數是“00后”,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組織紀律觀念淡薄。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時有發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不重視,有的抄別人的,有的干脆不寫作業。由于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學習毫無興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其次,問題學生較多。且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自控能力弱。破壞公物,打架斗毆,吸煙喝酒,跳墻外出上網事件屢禁不止。第三,學生“手機控”現象嚴重。現在的學生每個人基本上都手機,手機也成了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有不少學生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發微信、上網玩游戲,上課時不時響起的手機的短信或微信提示音,擾亂了課堂秩序,影響了老師上課的情緒,阻礙了教學進度,同時,也妨礙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最后,現在的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處在形成期,還沒有形成自己正確的“三觀”。所以,情緒極為不穩定,容易沖動。近兩年這些現象較為突出,中職生怕吃苦受累,遇到困難,只想退縮,不想克服,缺乏身體鍛煉,身體素質較差,這些都將影響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2.造成中職生這種狀況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原因。一般來說,現在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家長自身有問題的,家中留守的中職學生非常多,有些家長教育孩子簡單粗暴,使得這些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隨意自由地“發展”。由于人都有惰性和不受約束性,常此以往下去,就會導致學生身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次是社會影響,這里著重強調的是游戲對學生的影響。近年來,手機作為一種現代化通訊工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發展速度走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手機,但是,手機用戶低齡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職生把它當成一種“時髦”,成為“手機一族”。隨著中職生配手機現象越來越普遍,學生用手機除了用于與同學、家長、老師交流外,現在更重要的是成為了學生的一種高級玩具。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實現了校園WiFi全覆蓋,所以,學生玩起游戲來,也方便了很多。許多學生開始沉迷于手游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最后是學校教育,中職學校是一種職業教育,老師沒有升學方面的壓力,對學生的要求不嚴。另外,學校注重的是對學生技能方面的培養,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顯得明顯不足與滯后。這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就業和發展后勁。
二、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作用與效果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對于中華兒女具有深遠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教育基石,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黨的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作為新時代的中職生,要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需要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覺自信,需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筑牢中職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基。
2.優秀傳統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與效果
在黨的報告中強調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中職學校要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合格的中等技術人才。第一,用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引導中職生注重修身。道德教育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文化講求修身正己,嚴格自律。培養崇高的道德理想是古時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之一。傳統道德文化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指導公民生活實踐的重要依據和尺度,有助于中職生養成互敬互愛、誠實守信、腳踏實地的良好的道德品質。第二,用中華勵志文化激勵中職生積極向上。中華文化從不缺乏勵志故事和榜樣人物,如精忠報國的英雄岳飛,驅逐倭寇的戚繼光、憂患天下的范仲淹和林則徐等,中華文明史上記錄了無數勵志改變國家命運的卓越人物,是激勵現代中職生奮發圖強、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寶貴教育資源。
三、中職學校引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1.新時代對中職生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中職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應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技能的培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中職生愛國情感和誠實守信的敬業精神,應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時時刻刻用誠實守信來規范言行,做到人與人和諧相處,心與心相知相通。中職生以滿腔的熱情積極投身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中去,將其內化于思想、外化于行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自覺踐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一名優秀的新時代中職生。
2.外來文化對中職生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里,由于西方文化和網絡文化對青年一代的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與我們黨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有所偏離,在意識形態、道德觀念等方面進一步“西化”的可能。因此,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不斷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對于中職生來說,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德育課程,使其成長為具有“中國靈魂”的建設者,是中職教育的迫切任務,德育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四、中職教育引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可行性
1.中職生具有積極健康的一面
大部分中職生思想主流是好的,他們也意識到擁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渴望成才。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被人們所認可。大部分同學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學校的活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他們有著較強的自尊心和責任意識。通過把優秀傳統文化引入中職校園,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可行的。
2.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教育的顯著成效
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貫穿國民教育始終。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這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頂層設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不僅有了制度保障,也有了更加強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