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水利水電施工成本管控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通過列舉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現狀,總結其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期提升水利水電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的綜合效益。
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水平快速提升,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整體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多數企業把握住特殊的發展機遇,紛紛實現了自我發展,但在獲得發展機遇的同時,其自身也面臨十分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國加入WTO后,這一點尤為明顯,企業為穩固自身利益,在不斷變動的市場潮流中保持身影,避免被市場淘汰;在盡可能創造高收益的同時,不斷優化自身產品及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降低自身投入成本。由此,近年來關于成本控制的理念逐漸得到普及,管理者對其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對于水電水利工程的施工企業來說,這一點更加重要,我國目前經濟市場較為完整,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屬于機能型產業,競爭力度相較于新興產業更加激烈,因此,只有不斷挖掘企業自身潛力,降低水利水電工程費用支出,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
1.觀念意識較低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快節奏,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對成本管理的投入較小,不具備成熟的成本管理意識;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常屬于大型工程,其投資往往來自于國家(國家和相關政府財政撥款);這一舉措雖能夠有效保障安全性,但現實情況中,相關管理人員對其成本控制缺乏一定的重視程度,思想觀念意識偏低,無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同時因為在水利水電施工管理中,其成本管理缺乏規范性的制度,進而會導致成本預算和資金分配的不合理,以及無法在預期時間內完工或完成進度,繼而造成成本追加和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從而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給其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2.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良好的現行制度是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前提,在水利水電施工環境中,多數企業仍舊采用傳統的成本控制模式,對現代化成本控制制度持抵觸態度,致使行業內部造成不良影響,嚴重限制了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發展。同時,在高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下,一但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將造成其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失衡,缺少了對施工環境、施工單位、施工背景、意外因素等方面的綜合性考慮,將無法準確估量投入成本,致使工期延誤,以至于在面對工程的設計、決策、施工管理、工程變更、人員管理及竣工等方面的問題時,無法及時作出相應的決策,影響工程整體進程,使成本無法得到有條不紊的控制。
3.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必須遵循科學性、合理性的預算原則,將其作為成本控制的基礎,對工程施工各個環節嚴格把控,使其在預算編制的范圍內,從而實現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但目前,我國大多數施工企業在施工前,對整個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在自前期項目考察伊始,便缺乏詳細的規劃方案,其中存在人員因素與環境因素,同時,受政策影響,大多數企業必須經過成本計劃,但其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制定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不完善,具體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不便,在面對實際施工情況時,無法面對多種不確定性因素,從而為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帶來難度。如在進行水庫修繕的過程中,前期成本估測往往側重于對施工人員、器械、工具等開發成本的規劃,從而容易對地貌結構、運輸、進度維持等方面問題的關注,而無法對建設施工實際情況進行詳細、深入的了解。另外,現階段大多數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模式,是通過歷史資料及經驗進行演算,甚至未經詳細的實地勘察,如此一來,制定的施工成本報告與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執行力不高,很難實現成本控制的遠期目標。
4.缺乏有效的工程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成本是所有建設行業的主要成本類型,放眼水利水電施工行業,因多數施工類型的特殊性,其對施工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施工材料在工程投入中的總成本占有較大的比例。理論上來說,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規劃,是合理控制工期長短,保障資金投入透明的最佳選擇。但在實際情況中,受到成本核算人員專業性不強,施工成本制度管理不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往往容易造成施工材料嚴重浪費、采購成本增高、采購渠道不明、真實購入價與實際規劃價存在差異等問題。其中,同時涉及到廉潔問題,后果較為嚴重。細究其內部因素可以發現,因水電水利施工進程中,投入成本大部分來自政府,致使采購人員在進行材料采購的同時,并沒有詳細對比市面上多種材料的實際性價比,同時因工期要求,在選擇材料時往往容易喪失客觀性。另外,部分采購人員甚至利用職權,采購遠遠低于市場價的劣質材料謀取私利,但比例較小,雖不具代表性,但仍舊存在此類安全隱患,致使在水利水電施工環境中,弄虛作假、虛假價格等不良現象大行其道,嚴重增加了材料成本。同時,在材料儲備方面如出一轍,某些特殊材料具有特殊的儲存條件,但施工環境較為惡劣,多種設置均為臨時性設施,因此很容易造成特殊施工材料因淋雨、溫度過高、受潮等因素影響,導致其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與功能,甚至成為報廢品,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施工消耗成本,增加工程時長。
5.缺乏成本控制管理機制
成本控制管理機制需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靈活、變通的工作態度,以提升施工效率為最終目的,服務于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同時也是完善其成本控制與管理,促使其達到低投入、高收益的有效途徑。但截至目前為止,達到此目標的水利水電施工企業較少,大多數施工企業仍舊不具備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機制,雖然部分企業即便建立伊始,便設立有成本控制機制,但受到項目所處環境與自身條件的影響,缺乏相應的研究分析,導致其在實際管理中難以發揮預期中的控制管理效益作用。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確定成本控制目標
強化成本預測工作,加強成本預算,嚴格預測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與可能涉及到的費用,做好風險管控,制定有計劃性、組織性、協調性、控制性的管控措施。同時,成本控制周期不宜太長,主要以近期成本為主,與施工質量、施工進度、工作量要求以及能源消耗等目的相結合,確定成本控制目標。
2.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
確定相應的成本控制目標后,需根據自身施工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在此流程中,核算施工成本,包括施工機械成本、施工工序成本、流水施工成本、施工人員成本等。我國現階段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枯水季節,針對這一特點,需按時按質保量完成工作進度,若受客觀因素影響,未能及時完成工程,需上報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施工周期,在原有基礎上,對新造成的人工、施工材料存貨、施工設備閑置等費用進行單獨記錄。同時,需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效率,縮短分項工程竣工驗收時間,繼而縮短施工周期,堅決杜絕返工現象,降低費用支出。
3.全面落實經濟措施
落實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方面的成本預算,結合市場價格與實際勞動產出,確保其合理性。在具體施工進程中,需合理安排施工任務,避免工人窩工,最大化發揮不同人的職能效益,采用適當的激勵制度,從改善勞動組織入手,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員工的素質,對企業生產有巨大貢獻的員工要給予獎勵,鼓勵管理創新,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挖掘員工潛力,同時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合理的利用機械設備,選擇最經濟的方案,全面貫徹落實材料限額領用制度,降低企業施工成本。
4.加強工程材料管理
對材料的收發、領取、退還等方面,均需加大管控力度,及時清點、盤查,填寫憑證,防止亂用、亂領,嚴厲杜絕倒賣原材料等惡性事件的發生,按照規定發放物質,并對損耗的物質進行記錄,避免積壓變質,且嚴控變質物資的管理,避免貪污腐敗;參照施工前對所有材料進行檢查,參考合同中的內容進行比對,杜絕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情況,降低材料損失。
5.強化施工質量管理
抓好合同管理,減少工程索賠,定期開展質量管理的相關培訓,強化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將工程質量放在第一位,明確崗位職責,嚴格要求每一項工序,嚴把質量關口,完善監督檢查制度,落實“三檢制”,強化員工意識,確保工程質量;同時需減少不必要的施工費用,明確采購渠道,選擇適應自身且性價比較高的施工材料,保證工程一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