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材料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在現代化人們素質不斷提升,人們也逐漸重視能源和環保意識,對建筑使用新型的生態材料提出更高要求。相關部門經過立法和行政等手段,積極的鼓勵建筑工程行業向更健康的方向所發展,建筑設計是建筑產業鏈的一部分,對產業發展導向有著關鍵意義。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實際工作經驗,簡要的分析新型的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設計中的應用,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幫助。
前言
建筑不僅是一種物質產品,還是一種藝術的創作,在現代化社會快速發展下,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就成為其主要的焦點,建筑行業為積極的響應號召,應用最大限度提升其材料和能源使用的效率,減少工程施工中對環境的破壞,充分應用生態建材,使得建筑不僅可以滿足工程,還符合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盡量不造成負面的影響,使得建筑和環境能夠實現可持續化的發展。
1.生態建筑材料的概念分析
生態建筑的材料是一種綠色、環保性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指在制造、加工、使用、廢棄、再生的過程中,對環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最低,有著最大的使用功能,采用了清潔生產的技術,盡可能的不使用天然資源、能源,大量的使用城市或者是工農業生產中所產生的無害、無毒和無污染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理后的新型建筑材料。生態環境的材料通常是人類主動考慮到材料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而不斷開發的材料,是充分考慮到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所提出的新概念,生態環境的材料主要是仿生物材料、純天然的材料、環境兼容性的包裝材料、環境工程材料等等。
2.生態建筑材料的定義
生態建材定義主要是在1992年的時候,由國際學術界所提出的生態材料,生態材料通常是指在原材料的采取、產品的制造和使用、再循環、廢物處理等過程中,將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這就被稱為是環境調和的材料。在建筑工程行業不斷發展下,建筑材料作為其中主要的部分,建材工業時天然資源、能源消耗量最大和占有土地資源最為廣泛的行業,現代化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積極的應用一些清潔生產的技術,少用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大量的使用工業或者是城市固態廢棄物再生的無毒、無污染、無害的有利于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地生態建筑材料。
3.生態建筑材料的類型分析
3.1節能型
按照鋼筋混凝土的住宅、木質造的住宅室內溫度變化進行分析,鋼筋混凝土的住宅室內溫度通常在30~18℃之間,而木質的住宅室內溫度則是在28~10℃之間。所以說,鋼筋混凝土的住宅最高溫度與其室外的溫度是比較接近的,木質造的住宅可以有效的緩解室內的溫度變化,而應用生態建筑材料所建造的房屋,有著較強的保溫節能的作用。
3.2利廢環保型
生態建筑材料是一種可以再生,并且沒有污染的,報廢后的建筑垃圾是一種植物的有機肥料,能夠有效的實現資源循環的利用以及可持續化的發展。
3.3安全舒適型
生態建筑材料的應用,有著吸出異味,調節濕度、隔音、吸音和保溫等的性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冬暖夏涼的效果。
3.4特殊的環境型
結合有關的資料分析得知,木質的材料所構成的房屋室內環境有著室內氣候調節的作用,其主要是由室內的溫度、濕度、輻射和氣流因素,這些因素對其室內的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
4.生態建筑材料的特點分析
(1)生態建筑材料生產需要盡可能的少用或者是不用天然資源、不可再生的資源,經過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回收垃圾和廢液等生產和生活廢棄物。(2)生態建筑材料生產技術主要是應用了低能耗建造的技術、無污染的環境技術。(3)在進行產品的生產階段,依據安全生產的標準,不能使用甲醛、氯化物溶劑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產品中不能含有汞、化合物,不能使用一些帶有千、鎘等的金屬及其化學物顏料、添加劑。(4)產品設計需要以不會損害人體的健康,還應該有著對人體健康有好處的宗旨,對生產和生活的環境進行改善,生態建材有著多功能化的特點,比如說:抗菌、防霉、防火、隔熱和消磁、防輻射等的特點。(5)生態建筑材料的產品回收循環利用,無污染,能夠作為有機農肥。
5.建筑工程設計中的生態建筑材料應用分析
生態建筑材料主要是應用在實際生產、銷售、運輸、使用和回收等各環節,堅持以節能能源和資源的循環利用、修復性等為原則,生態建筑的材料發展趨勢是材料多功能化和復合化,傳統的建筑材料、環境功能為一體化。在現代化建筑產業中,常規生態建筑材料主要分為生態協調性的建筑材料與凈化和修復功能性的生態建筑材料。
5.1生態協調性的建筑材料
生態協調性的材料主要分為下面幾點:①常規水泥和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含了節能免燒水泥、高標號的鋼渣礦渣水泥、輕質的混凝土。節能免燒水泥有著較強的抗沖擊性、耐磨、耐寒和耐火的特點,通常是采用了爐渣、石料和煤灰等廢棄物而再生生成的。輕質混凝土在近些年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自重,并且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輕質的混凝土則是應用膨脹頁巖,進一步的制造出自重輕的輕質混凝土,抗壓強勢26MPa。②建筑復合的材料。常見的是纖維增強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與人造木材,纖維增強混凝土優點在于使用壽命較長、強度高、耐高低溫,通常應用在外裝飾方面。聚合物的混凝土則是應用在溫室下可硬化的反應性樹脂,通常是由石英、石灰巖和高嶺土作為填料制造而成的,通常應用在內部的裝飾方面。人造的木材合成多是以無機高分子含水硫酸鈣、玻璃纖維,特點是有著防火和防腐蝕性的作用。③玻璃材料,在近些年來,玻璃材料的發展十分迅猛,除去普通玻璃以外,還有著不同功能玻璃也被開發并且投入使用,比如說:隔音、吸引、防火和防震等的功能,通常包含了高性能絕熱復層玻璃、單層熱反射的玻璃和智能玻璃。高性能的絕熱玻璃是保溫材料中的一種高品質的材料,有著較強的采光、防震性能,隔熱效果較強。因為原材料的制造原因,吸熱平板玻璃能夠吸收太陽輻射,有效的降低可見光穿透概率,防眩暈的效果較好。
5.2凈化、修復功能性的生態材料
在現階段,有著凈化和修復功能性的生態材料主要是體現在空氣凈化材料、抗菌材料方面,空氣凈化類的材料優點是可以充分的吸收、分解、催化??咕牧蟽烖c使有著自潔和除臭的效果,并且有著紅外線輻射的效果,有效的增加人體的血液循環,利于人體的健康,這些主要是應用在廁所、浴室和醫院等建筑內部裝飾中。
6.新型建筑材料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
6.1模仿先進建筑
對于新型建筑材料使用的時候,怎樣做到堅固、美麗和大方就成為建筑工程行業所關注的焦點,建筑工程行業在我國歷史比較久遠,發揮出傳統的建筑風光,積極的吸收國外的建筑風格長處,做到中外建筑的藝術結合是現代化社會尊新型建筑材料在現代化生態建筑中應用研究的主要內容。
6.2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建筑材料
建筑設計在當代的發展變化非??欤枰M行不斷的創新,在實際應用新型建筑材料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合本國實際情況的建筑材料。從總體情況來講,對建筑材料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可操作性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保證建筑符合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地方文脈和生態習慣等。在經濟、地理條件較差的地區,需要積極借鑒先進技術,選用技術及材料不應高過于當地的基本生活水平及環境條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應該做到物盡其用。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需要盡可能的做到生態建筑的施工,積極的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思路。
7.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人類社會不斷的發展下,人們更加注重建筑綠色建材、設計,若想充分考慮到建筑質量、功能和環境設計,我們必須積極的應用生態建筑的設計方法,而綠色建材使用就成為生態建筑設計地一部分。所以說,大力的開發和使用生態建筑材料,加強材料管理將有效的解決建設行業可持續化的發展。為我國城市建造出一個節約型和可持續化發展的循環經濟體系,建筑工程行業必須把生態建筑材料大力的投入至建筑設計使用中。
參考文獻:
[1][美]休·羅芙,栗德祥,等,譯.生態建筑設計指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2]洪紫萍,王貴公.生態材料導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3]夏云等.生態與可持續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4]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態轉型與整體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劉宏韜 趙天嬌 單位:云南建投第三建設有限公司設計院 北京中廈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