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特點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廣播新聞播音主持作為廣播新聞節目的重要元素,在新聞節目與受眾之間扮演者重要角色,如何提高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藝術性及情感表達,是決定廣播新聞節目水平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對該話題展開了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我國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藝術涵養及情感表達,進而促進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長遠發展。
廣播新聞不同于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它主要是通過圖像,聲音等形式給受眾傳播信息,因此廣播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作為一門特殊的語言藝術,不僅具備其他藝術的共性,同時其自身的藝術個性也比較鮮明。它不但具備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還具有較強的語邏輯能力。
一、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藝術性及情感表達途徑
(一)播音主持自身特性產生的吸引力
所謂的吸引力就是引起受眾注意力的能力,廣播新聞播音主持以聲音和屏幕為主要媒介與受眾進行接觸和交流,其聲音和屏幕形象則成為其衡量其業務質量的一把標尺。如何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不但需要其主持的節目具有影響力,同時還需要其具備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培養一個播音主持的影響力,首先需要培養其藝術魅力,而這種藝術魅力不僅需要外表的魅力,還要包括其內在的魅力,這些與播音主持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有關。但是從情感角度來看,受眾對播音主持的藝術魅力的感受和點評,其實質就是對播音主持從形式表現到審美認知的過程。
(二)播音主持內容產生的感染力
所謂的感染力就是可以讓受眾產生思想共鳴的情感力量,這不但是藝術傳達的一種形式,也是情感表達的一種途徑。播音主持通過廣播新聞節目,結合自身的情感,把節目所傳達出的藝術形式,通過語言進行傳播,通過引起受眾的關注,持續將這種情感進一步深化,進而產生感染的作用。這種語言感染力,容易引起受眾對播音節目的認可,也會激發起受眾對播音主持的語言審美認知,這也是播音主持藝術性傳播的關鍵所在。感染力與情感表達能力密切相關,而語言表達作為廣播新聞播音主持情感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其能力的提高對于播音主持來說至關重要。
(三)受眾視聽習慣所產生的滲透力
所謂的滲透力就是受眾的喜愛性,這種能力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播音主持長期的連續的對受眾的習慣產生影響。當受眾喜歡播音主持人的時候,其傳播的節目也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節目的傳播效果也比較好,這就是日積月累的滲透力。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受眾認可該節目的原因主要是自身情感的因素,受眾比較容易接受自己喜歡人的觀點。例如鞠萍主持的少兒節目,所流露出的情感是耐心和童心,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她就是自己的媽媽,白巖松的主持藝術風格讓人們感覺他就是正義的化身,這就會提高受眾的滿意度,進而培養受眾的收聽習慣,進而形成對播音主持的信任和忠誠,這就是受眾視聽習慣所產生的滲透力。
二、提高廣播新聞播音主持的藝術性及情感表達的建議
(一)注重受眾心理,引領藝術潮流
為了滿足受眾對廣播節目差異化的需求,需要廣播主持方式多元化的發展。廣播主持人在塑造自身主持風格的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根據受眾的年齡,職業,階層等的差異化,編制節目,以滿足他們的收視偏好。通過個人魅力及節目藝術內涵的展示,吸引他們觀看,起到引領藝術潮流的作用。同時要積極收集和歸納受眾的建議,以不斷的完善廣播節目,使廣播節目與受眾及社會環境相適應,以提高主持風格的藝術內涵,以保證廣播新聞主持藝術的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發展。
(二)注重廣播主持的文化傳播,弘揚時代主旋律
廣播主持既是廣播節目的傳播者,又是廣播節目的創造者,因此其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文化本身就是藝術的一種形態。為了滿足受眾的文化需求,傳播先進文化,他們需要符合主流文化的價值取向。廣播主持需要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與自身的情感表達相互統一,以挖掘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等優秀文化底蘊,使其發揚光大,同時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進而創造出符合時代精神要求的新創作。這不但是一個廣播主持對受眾需求的滿足,同時也是對自己未來發展的一種提升。
三、結束語
廣播新聞主持作為一種具有鮮明主觀性和情感色彩的特殊語言,具有較強的藝術性。不但可以給受眾傳遞重要的信息,還能讓受眾體現文學的藝術美。廣播新聞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受眾對廣播新聞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受眾的需求,廣播主持人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通過提高語言表達的專業性,來提升情感的審美性,進而提高語言的藝術性。在日常的主持中要調動好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將日常生活語言與文學藝術語言很好地融合,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健恒.融媒時代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2]王雪玉潔.新聞主持人的藝術性表達[J].新聞戰線,2018(16):144-145.
作者:崔杰 單位:日照市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