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現代漢語多媒體教學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現代漢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現代漢語課程是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它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其他政策法規為依據,系統地講授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各項工作,特別是語言文字教學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礎[1]。從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要想真正提高高校現代漢語課的教學效果,僅僅依靠教師照本宣科地進行理論傳授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教學手段上下功夫。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有趣的方言現象和現有的學習資料來提高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
“多媒體”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可用計算機處理的多種信息載體的統稱,包括文本、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2]。利用多媒體技術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插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頻、動畫和視頻等文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漢語的教學內容包括緒論、語音、文字、詞匯、語法、和修辭等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與現代多媒體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教師講授普通話的語音部分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如在講授韻母這一節的押韻時,教師除了請學生欣賞和朗誦詩歌、民歌之外,還可以欣賞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視頻,如寶寶金水花露水的廣告視頻,然后再請學生從語音美的角度來說出廣告語:“媽媽,我要洗澡澡,寶寶金水少不了,滴一滴呀泡一泡,沒有痱子沒蟲咬,媽媽媽媽,你真好;媽媽,我要睡覺覺,寶寶金水少不了,沒蚊子呀沒包包,媽媽媽媽,你真好!”的妙處所在,在一問一答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跟押韻有關的理論知識自然而然就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內化于學生的大腦。除了廣告視頻,教師還可以播放學生普遍比較感興趣的流行歌曲,如《隱形的翅膀》,欣賞完視頻后再請學生從語音美的角度說出歌詞“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的妙趣所在,很顯然,歌詞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押韻。這樣的課堂既使學生感到放松,又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有趣形象地詮釋出來。由此可見,在現代漢語教學中,教師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傳統專業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還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視覺美和聽覺美的享受中,把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內化于心。
二、利用有趣的方言現象增強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在講授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漢語方言的知識,如果在教學中加以利用,不僅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使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現代漢語語音教學、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的需要,選用合適的方言素材,實施教學。現代漢語教學中,有的字古今讀音不同,必須按古音讀方才押韻;有的字今天已經不常用,屬生僻字,教學時如能巧妙利用方言,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古漢語發展到今天,平分陰陽、入派三聲,普通話里已經很難區分平仄了,而用方言一讀,便能讓學生清楚區分其差異。比如,講授古今調類的演變規律時,通常都會涉及全濁聲母和次濁聲母這兩個概念,如果直接用理論化的語言去解釋,很難使學生真正掌握,因為學生學過的普通話的21個輔音聲母中根本沒有濁塞音和濁塞擦音。相反,如果教師先不解釋這兩個專業術語的含義,而是請來自吉首地區的學生用吉首話讀一下“伯、婆,職、池,急、齊”等幾個字,讀完以后再解釋各組兩個聲母之間的差異,即前面一個是清塞音或清塞擦音,后面一個就是濁塞音或濁塞擦音。結合吉首方言中的濁塞音或濁塞擦音現象,全濁、次濁的問題一下便得迎刃而解。此外,語音部分的“音位”一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點問題,尤其是音位變體中的自由變體和條件變體等兩個概念。如果借助于方言中的相關現象,效果往往會大不一樣。比如,教師在講授音位的自由變體時,可以先請來自龍山的學生用龍山話發一下“劉、牛,連、年,梨、你”等幾組字的音,讀完以后請大家辨析這幾個字的聲母是否有差異,然后教師再結合龍山方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解釋n、l兩個輔音音素在龍山話語音系統中的作用,即可以自由替換而不影響意義,是兩個自由變體。由此可見,在講授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本理論時,如果能充分利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相關現象,不僅可以使深奧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利用現有的學習資料增強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
現代漢語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包括語音文字、文學、詞匯、語法、修辭等多個部分,其內容豐富,概念繁多,知識結構復雜。在具體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學內容,補充相關的學習資料,就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資料的途徑也越來越便捷,所以,教師補充的學習資料可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也可以是網上下載的資料。比如,聲母一節的“聲母辨證”部分,教材的解釋是“n和l都是舌尖抵住上齒齦發音的,它們的不同主要在于有無鼻音,是從鼻腔出氣,還是從舌頭兩邊出氣。為了分辨n和l,不妨用捏鼻孔的辦法來練習”[3]。另外還列舉了幾組例詞:男女、襤褸,無奈、無賴,河南、荷蘭,泥巴、籬笆,惱怒、老路,濃重、隆重。對于聲韻母的辨證而言,詞語的對比練習固然重要,但是教師如果還能從網絡上查找一些其他類型的相關練習資料,如“劉小牛與柳小妞”“牛和柳”“藍教練和呂教練”等繞口令,不僅可以使練習方式多樣化,還可以增強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此外,詞匯、語法和修辭部分,相關的參考資料也是浩如煙海,比如,講授同音詞的作用時,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廣告語,如實不相瞞,天仙的名氣是吹出來的(天仙牌電風扇的廣告語);好事從頭來(某理發店的廣告語);與時代同步,為足下生輝(蘭江鞋廠的廣告語)。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不僅使深奧的理論變得形象具體和通俗易懂,還可以使嚴肅的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將抽象的理論輕而易舉地轉化為熟練的運用能力。教師在講授語法時,還可以與大家都普遍關注的熱點現象結合起來,如讓學生查找某位當紅娛樂明星致歉信中的病句等,不僅可以將語法部分的知識全面融合起來,還可以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修辭部分更是如此,除了利用網絡資料和身邊隨處可見的廣告語,還可以跟學生最喜歡的書籍和作品聯系起來,這些俯拾皆是的參考資料對增強現代漢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結語
在現代漢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擺脫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能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有趣的方言現象和現有的學習資料,不僅可以加速高校現代漢語教學改革的進程,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生動活潑、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使枯燥晦澀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具體形象。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教學與自學參考[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Z].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350.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上冊)[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3-34.
作者:魯美艷 單位:湖南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