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素質教育舞蹈中教師專業素養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素質教育舞蹈是一改傳統舞蹈教育模式的一種大眾化藝術教育,創建了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有效地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審美教育的一種新型舞蹈美育課程體系。該教材建設和課堂實踐要貫穿對學生五項能力的培養:觀察與模仿能力、即興與表現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創造與求新能力以及綜合與融化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關于教育主體性問題,教育界已經進行了長期討論。直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一育人為本的根本要求,“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素質教育舞蹈的教學方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熱情的提高,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相應地,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責任更重。素質教育舞蹈課的新,在于它的課例的構成,即它采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教材教學。它徹底顛覆了傳統專業舞蹈教育模式,也徹底改變了傳統舞蹈教材內容。課例即教材,但不是永恒不變的教材,俗話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獲得的是學習方法,是“漁”而非“魚”。素質教育舞蹈課更看重過程,就是這個原因。學生所有的進步和變化,都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而不是主要在結果上。
2素質教育舞蹈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素質教育舞蹈教師,能夠勝任課程,獨立設計新課例,除了要具備普通舞蹈教師應有的素質與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專業修養:1)他們必須具備舞蹈專業教育的基礎知識。這不單止專業表演能力,而是舞蹈專業的綜合性能力,包括專業基礎知識、表演與表現的示范能力、舞蹈基礎理論的掌握、舞蹈編導的基本能力、舞蹈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等。2)素質教育舞蹈教師的知識面要廣,除了藝術本身的廣度,比如對音樂、戲劇、視覺藝術的了解與掌握外,還包括其他學科如數學、文學、歷史、地理、科學知識甚至哲學基礎。當課例聯系到有關知識,教師必須自己首先要懂得,不能不懂裝懂。由于課例的創造性的需求,教師自然要結合自己的知識廣度與能力,也要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自己新的、具有創造性的課例。3)素質教育舞蹈教師需擁有創造性思維,俗話說:欲給學生一滴水,教師須有一桶水。我們要把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的人,人格完善的人,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便是具有創造性。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貫徹在所有舞蹈課例中。課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創造新的課例,通過各種有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用正確的言語引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素質教育舞蹈課的教學是開發性、誘導性教學,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師生的位置。以前是老師教,學生表演,不用動腦,模仿學習的像就可以。素質教育舞蹈是學生編,學生演,它不會過分強調停留在模仿,而且還要強調每個人創編的動作不要模仿別人,編創屬于自己的動作。在這一環節,教師的思維和引導顯得尤其重要。4)從事素質舞蹈教育的教師,既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還必須有較高的德行,才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如對于知識絕不是自顧自滿堂灌輸,也絕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說教,教師要講的都在行動中,即所謂“夾敘夾議”。特別是對于所謂知識點、專業術語,我們并不主張教師要正面地講解,甚至更不主張學生去背誦。素質教育認為一切定義、術語和知識點都是一種認識過程,最重要的是理解,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使用,學生不斷聽到教師的這種“夾敘夾議”,自然就能“意會”,也會看似“隨意”地去使用。我們認為,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說明學生已經懂了。教育者具有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并為提高學生的自信,便自然地產生了這種不去“解釋”就能有辦法讓學生自己獲得的方式或方法。學生的理解當然永遠會有差異,但差異并不代表一定不正確,事實上舞蹈專業本身,應允許人們有程度上的差異。5)素質教育舞蹈教師要具備普通教師應有的素質與能力。除了教師品德素養方面的基本要求外,還要具有課堂教學的把控能力,包括課堂氣氛的掌握、節奏的變化。教師個人始終要能保持一個好心情,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在課堂上,始終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飽滿的激情,能夠把每句話、每個詞都清楚地送到學生耳中和心中,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感到有收獲,感到開心、快樂,為此教師要避免一切不愉快的情緒滲進自己的教學中,保證不在師生間發生間離障礙。
3結語
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真正的幕后推手在于教師。因為一切教學環節,都是教師設計的,如果教師盲目地教學,這一目標全然不可能實現。并且,教師從中體會到,要成為素質教育舞蹈課的好教師,其要求實際上是非常高的,不僅需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而且必須掌握本課的教學方法,既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又能靈活機動,既有高超的語言技巧,也有豐富的創作經驗,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本事及能力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寧寧.舞蹈專業教育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評《素質教育舞蹈》[J].教育發展研究,2018(4):45.
[3]王玥.如何更好地開展“素質教育舞蹈課”[J].影劇新作,2018(5):4-6.
作者:王雅婷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