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小學科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合理運用該學習模式,不僅能為老師的教學提供方便,更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科學的樂趣,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良好的推進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教育在傳授每門課程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應該摒棄傳統,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來提高孩子們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小學科學作為小學課程中比較重要的科目,更應該創建新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孩子們理解科學熱愛科學,也為他們以后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所推崇提倡的教學方式,在各研究學者與教師們的實踐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失為新時代小學科學教育的應用標桿。筆者將在以下文字中對該學習模式做出優勢及應用兩個方面的探討。
1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
小組合作學習在當今時代已經廣為人知,它作為一種能激發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新興學習模式,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廣泛使用。大家對于小組合作的概念并不陌生,它是指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既然如此,小組合作學習在交流方面,能推動學生之間的情感融合;在實踐方面,能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學習方面,能培養學生縝密的創新思維;在能力方面,能充分發揮每一位學子的性格特色;在表達方面,能提升學生自我展現的意識與溝通藝術的本領。由此可見,小組合作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筆者在2018年6月做了一份有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調查,本校五、六年級學生認同并喜歡此模式的學生高達89.6%。所以,老師熟悉,學生熱愛,效果優良,用該模式教學取得的成效必將由于其他模式的教學。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合理設置教學任務
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任務的設置上,老師們應該遵循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做到靈活使用。在跟隨課本與年級分配下來的任務之外,老師更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設置合適的教學任務,來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學術知識。比如我在教授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搭支架》時,就采用了與先前不同的教學方法。過去帶班,孩子們很難有自始至終的興趣,操作完了、基本知識了解了,課也就懶得再聽。但是我總結了一下我教授過程中的錯誤:我曾一味地堅持跟隨教案的腳步,而沒有換位思考理解到學生的感受。于是有一次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把班上同學分為六個小組,分別讓他們探討“采用什么樣的結構承壓最大”“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加固支架”等開放性問題,而六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也各自得出了相應結論。學生反響非常熱烈,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2.2科學分組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充分證明了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賦。有的學生性格大大咧咧,但情商很高,那么他不適合實操,而是人員的組織與分配,甚至安排結論的總結和商討;有的學生穩重慢熱,不擅交際,那么他可以選擇記錄實踐的結果,操作實際的試驗;還有的學生聰明,那么他可以提出問題;有的學生開朗,那么他可以與其他小組分享心得體會。總而言之,男女搭配,優劣搭配,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就是科學分組需要遵守的原則。唯獨分組的基本條件做好了,接下來的學習才能更有效的進行下去。
2.3組織課堂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就是發現問題之后的解決環節。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以后,往往喜歡用閑聊的方式結束討論,而這樣不假思索等著公布成果與知識的行為,是不提倡也不利于老師教學的,出于這個層面,老師合理組織討論就成為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的重中之重了。筆者在《紙的觀察》一課上,就成功引發了學生們激烈的討論。白紙、宣紙、牛皮紙、紙盒,各式各樣的工具在孩子們手上玩出新的花樣,最終通過引導,他們甚至得出來比教案還多的結論。討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組內討論,組間討論,學生與老師討論,但是討論必須跟隨教案的大致步伐,也應當遵守課堂紀律。在小學生科學課上,由于學生年齡低、學習水平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教師的正確引導是教學的關鍵。
2.4小組合作評價
老師通過各小組匯報的情況進行適當指導,或是學生進一步看書學習,從課本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則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總結。小組合作學習的終極目的是讓書本知識更靈活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也讓學生更加理解其內涵與實際意義,所以老師對于每個小組的評析,能推動學生對于課本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消化和吸收,并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也能幫助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下一次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受到鼓勵的小組會在今后的合作學習中發揮其優勢,被善意提醒的小組也會在以后的實踐中改良提升。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針對學生個人,還要對每個小組的合作成果和合作過程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小組和優秀組員,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發揮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仍然處于不斷發展之中,鑒于其優勢以及教學中的優秀應用,筆者認為它應該更為廣泛的推崇落實到每一個課堂。新課程改革還在繼續,小學教室里以后也將擁有比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趣、更加有成效的教學模式,但在目前來看,合作學習仍是發展的趨勢。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領域中,我們的老師應該用心分析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合作教學方法,帶小孩子們領略學知識的樂趣,為其以后的學習之路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光.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13):109.
[2]杜世勛.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15):48.
[3]郭瑞清.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33):323-325.
作者:施群弟 單位:昆山市周市鎮春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