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創新探索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逐漸成為用人單位的基礎技術力量,而高職畢業生的質量卻不盡人意。高等職業教育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主要原因使高職教育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社會的發展。高職教育的探索迫在眉睫。
1高等職業教育的內容
高等職業教育即為具備職業性和應用性的特定人才培養教育,是具有較高辦學質量的一種新型職業教育形式,為職業教育的多樣化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高技術人才,但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參差不齊,教育改革存在諸多問題。
2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現狀
2.1辦學觀念陳舊、自我定位模糊
本科教育注重專業理論輕視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模式理應不同于本科教育,而目前其人才培養方案卻偏向本科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傳授理論課時偏多而實踐性學時偏少。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尚且模糊,陳舊的課程內容和落后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畢業生缺少實戰經驗,工作積極性不高漲,使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滯后于社會發展。
2.2辦學機制尚未成熟
高等職業院校與產業行業間缺乏互動,未能表現出其應有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直接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嚴重脫節。職業教育不規范,企業對高職院校的積極性并不高漲,使人才無處可去,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部分企業追求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大規模用工未經專業教育培養,這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受阻的另一重要原因。2.3辦學質量未能滿足社會需要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基礎是教學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及產業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社會對于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仍止步不前,沒有隨時代改革而提升。部分高等院校為降低辦學成本,在課程設置方面,大量設置設備要求不高的專業,而對真正需要人才的專業,如園藝、農業、機械等對設備人力資源要求交高的專業不夠重視。
2.4師資力量薄弱,教材內容陳舊
眾所周知,信息化時代知識信息更新換代速度使人應接不暇,各個行業技術和知識不斷地更新,但部分高職院校依然使用內容陳舊的教材,未能將新知識融入到教材中,耽誤學生的職業規劃與發展。而且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教師的素質高低,師資力量不足這一問題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日益凸顯。
3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改革措施
3.1轉變教學觀念
緊跟時代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樣做提升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競爭力,對學校的良性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比如引用翻轉課堂,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解決問題、學習知識,老師通過視頻完成解答疑惑的任務,這樣既強調了老師的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3.2深化高職教育改革
高職教育擔負著培養人才的重大責任,也推動著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職教育必須要與各種社會職業接軌,這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渠道,使學生的工作能力與就業層次相匹配。
3.3校企共編教材
教材編寫要以社會普遍應用技術相匹配,應將新技術新觀念及時容納進來,這樣才能實現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無縫銜接,將服務于一線生產的資料放到教材上,能讓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行業的要求,讓高等職業院校更好地為企業培養人才。
4總結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是當今社會大勢所趨,高等職業教育又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基礎。高等職業院校應當抓住機會,全面深化改革,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將日新月異的知識深入到教材中,加強實踐訓練,培養人才與企業所需接軌,加快師資力量的建設,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郭廣軍,劉蘭明,林春明等.打造“升級版”的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4(8):5-7.
[2]杜啟平,熊霞.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瓶頸與對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3]潘偉彬,莊東萍.新型城鎮化視角下中國高職教育改革與創新[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1):8-13.
作者:赫大雨 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