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環境監測中信息化建設工作討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1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特點之時效性
當今社會發展非常迅猛,各種信息都在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現很大的變化,對于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部門來說,要想使環境治理決策具有實用性,就需要保證環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時性,也就是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必須要有時效性。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工業發展越來越快,規模逐漸增大,其排放的廢棄物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如果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對環境進行監測,就能及時獲取環境的信息,從而制定相應的環境治理策略,防止環境遭受進一步破壞。
1.2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特點之實用性
進行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是為了及時了解環境的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出治理措施,改善環境質量,因此,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具有實用性的特點。很多化工業雖然也知道自身生產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很嚴重,但是因為其對環保技術和知識等了解不夠,所以并不能為環境保護工作做出貢獻。而如果環境監測信息管理部門做好了信息化建設,并將監測到的環境信息和治理手段及時發送到相關網站上,這些化工企業就能及時了解這些信息,也能及時獲取環境治理方法。從而減少化工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甚至通過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部分企業的生產還可以實現轉型升級,具有明顯的實用性。
2環境監測信息化及信息安全現狀分析
2.1環境監測信息化過程中缺乏整體規劃,造成“信息孤島”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環境建設單位要想提高環境治理工作質量,就必須擁有完善的、先進的環境監測系統、環境管理系統以及人事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雖然分屬不同的部門,但是彼此之間擁有密切的聯系,這離不開信息的交流與共享。但是縱觀我國大部分環境單位,其在進行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時常常忽略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聯系,缺乏整體規劃,導致各個部門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孤島”。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2.2環境監測信息化過程中存在較多項目管理問題
我國從事環境監測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時間還不長,其相關技術和方法等都還不成熟,而我國很多的環境監測項目都是委托監測站進行的,這些監測站在對監測項目進行定位時缺乏有效的理論與技術指導,導致無法準確控制監測項目的范圍。另外,還有部分單位在開展系統開發時只針對某一特定部門的需求來進行開發,雖然這一特定部門的系統得到了升級,但是從整體來看,其并不能和其他部門的系統進行有效連接,從而導致環境信息無法實現共享,也就無法確定環境監測的具體范圍。在環境監測項目管理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嚴格按照管理規范和標準進行項目監督與管控。還有的環境監測單位在與委托監測方進行溝通交接時,只派一名人員進行溝通,因為一個人的專業知識和管理力量有限,就會導致其對項目的控制力度不夠,影響項目的質量。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環境監測項目需求逐漸增多并隨環境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監測信息部門對項目的管理與控制。
2.3缺乏對業務重要性的了解,信息安全受到威脅
環境監測信息管理部門只有對監測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明確監測項目的重要性,才能做好相關的信息處理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環境監測信息管理人員并沒有對項目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就開展相關的信息處理工作,導致工作缺乏針對性,過于盲目,從而影響環境監測信息處理質量,不利于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最后造成這些單位僅僅是進行單一部門的信息系統建設,并不具備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外,由于缺乏對業務的了解,使得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信息化不能實現配套建設,信息數據不能實現安全保障。這種情況不僅浪費了大量財力、物力,而且導致整個環境監測信息系統失去安全保護能力,從而不能滿足信息化建設需求。
2.4信息化系統脫離部門實際
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持,然而我國很多環境監測信息管理部門都缺乏專業的信息系統軟件開發人員,多數都是在供應商提供的軟件下進行環境信息處理。而供應商提供的信息化系統軟件多是現成模板,與環境監測部門本身實際脫離。還有一些部門使用的信息系統和本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匹配,也影響了信息化建設。
2.5環境監測地理信息系統存在外部強大和中間弱小的現象
通過信息化技術監測各地信息時,普遍應用環境監測地理信息系統。特別是在信息化演示場合中廣泛應用,會取得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在檢測環境信息時,主要發揮作用的是系統的數據庫,該數據庫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實現系統的進一步發展。通過環境監測地理信息系統能夠隨時觀察環境的各種指標,一旦環境指標超標,就可以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理。但是我國很多環境監測部門都沒有對數據進行深度剖析,只是在工作匯報方面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呈現出外部強大、中間弱小的局面。
3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建設前期進行整體規劃
準備工作對于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來說非常重要,做好前期的整體規劃可以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通常在進行前期規劃時要將單位現階段的業務需求和未來發展需求考慮在內。要以自身部門的業務需求作為出發點,建立適合本部門的運行和發展的信息系統,并預留有升級和擴展空間;同時還要保證和其他部門的有效聯系,確保環境監測數據能夠實現有效共享。
3.2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
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就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而各部門之間的配合是離不開溝通交流的,因此管理者應當加強部門間的有效溝通,確保信息資源的共享。環境監測的管理方式是由上而下展開的,其出發點是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等,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忽視基層人員的需求,在實施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各種沖突。除此之外,還應當了解基層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并及時派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對于采樣部門來說,由于近年來環境監測的業務范圍逐漸擴大,需要檢測的項目指標和頻率也逐漸增多,這就會產生更多的檢測數據,因此相關人員只有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采樣工作才有意義,也能使填報時間適當縮短。同時,審核和管理等步驟也縮短了時間,可以將便捷性和易用性突顯出來,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領導的管理工作,并加強對各項工作的完善,這樣可以使物力,人力和財力的反復浪費大大減少。另外,我國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部門還應當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并根據自身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借鑒和改進,從而推動我國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
3.3充分發揮政府應有的作用
確保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能夠有序開展,政府在其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要想獲得快速發展,既需要自身的建設,又需要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應當加大對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還應當出臺相應的環境保護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對于一些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資金的缺乏,在開展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時候則總是會遇到諸多的問題,比如:無法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無法購置高質量的凈化設備器械等。這就需要政府來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自身職能來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
3.4注重信息化技術人才培養
環境監測部門應當加強對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培養。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將是儀器自動連續采樣逐步替代人工手動采樣,大型儀器自動分析逐步替代常規手工分析。自動監測數據的實時傳輸審核、在線監測設備的維護以及設備比對等工作,都需要監測人員完成。因此,環境監測者只具備檢測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掌握信息處理等相關知識。所以說,加強信息化技術人才培養是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的要求。
3.5加強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
環境監測信息系統涉及監測數據的采集、分析、統計、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環境監測信息處理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質量控制,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序進行,從而提高數據信息的準確性。3.6監測儀器智能化自動化在環境監測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面對繁多的監測數據,要想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就需要使監測儀器智能自動化,并將其和信息系統進行實時連接,以確保環境信息能及時傳遞到信息處理后臺,從而有利于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環境治理措施,提高環境監測信息處理水平,推動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大眾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而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作為環境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環境治理決策有著重要意義。面對目前我國在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相關單位就要做好前期規劃工作,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加強檢測儀器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加強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切實提高我國環境監測信息處理水平,開創環境監測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林.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J].綠色化工,2016(9):62-63.
[2]盧尚菁.對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思考[J].環球人文地理,2017(4):207.
[3]黃軍如.關于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大科技,2017(7):337.
作者:王冠 王征 劉雅靜 單位: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南分局;青島市環境監測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