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新媒體下高校檔案信息化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分析新媒體時代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建設策略,以推進信息化建設進展。新媒體是互聯網不斷發展而催生的不同于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新型交互式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利用便捷、交互性強、共享性好、載體形式多樣等特點,成為各種信息資源實現分享、傳播、豐盈的重要載體和渠道。自2014年,國家對檔案信息化建設提出“加快推進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的新要求,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新媒體融入檔案信息化建設成為大勢所趨。高校應充分借力新媒體的優勢,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實現高校檔案信息的傳播、共享和交互。
一、新媒體對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影響
新媒體已經滲透到高校師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如微博、微信的普及,教學管理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等。信息化時代,高校已經意識到檔案信息化的重要性,紛紛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新媒體拓展了高校檔案服務功能,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新媒體技術存在的弊端,也為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增添了些許挑戰。
(一)豐富了高校檔案的內涵和載體形式
新媒體的引入,重塑了用戶對檔案資源和檔案工作的再認識:檔案資源不再是靜態的、封閉的,載體形式不再局限于紙質、聲像和視頻光盤等。如運用新媒體技術對數字化的檔案資源進行再加工、壓縮、存儲,使檔案資源以文字、圖像、音視頻等新的載體形式存在,用戶可以借助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形式收集和分享新載體形式的檔案信息。
(二)創新了高校檔案管理方式
檔案管理是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科研、學生教育等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媒體時代,初步轉型的信息管理手段暴露出信息檢索、共享、傳播等方面的局限性,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媒體的交互、共享、傳播特征。新媒體豐富了檔案信息管理方式,如網站、微博、微信等,突破了時空限制,形成一種虛擬與真實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另外,借助新媒體的交互性,設置反饋評價機制和咨詢服務,使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走向開放性,有效提升高校檔案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拓展了高校檔案傳播渠道
傳統傳播渠道主要是實體復制、摘抄,引入新媒體技術后,高校檔案以豐富多樣的載體形式,借助微博、微信、移動APP、網站等多種平臺,為用戶提供不受時空限制、多元傳播、可分享性強的優質資源,并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跨界融合,補充高校檔案信息資源資料庫,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四)增大了高校檔案信息化的安全風險
新媒體帶給高校檔案信息化的風險表現在:用戶個人隱私,引入新媒體技術后,高校檔案的定制化服務要求實名制注冊,用戶的隱私安全存在風險;信息資源本身,新媒體的交互性和傳播性極易使檔案信息在傳播被修改,發生失真,檔案真實性難以得到保證。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檔案信息化程度較低
整體來說,檔案信息化工作是一項較為繁瑣、“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將數字化加入到了高校事業發展規劃中,但僅部分高校將檔案信息化作為智慧校園建設的一部分,少數高校將其辦公機制與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相結合[]。但整體上,高校檔案信息化程度還較低,很多高校還處于觀望或者等待時機的狀態。
(二)檔案信息資源的開放性不足
受“重藏輕用”傳統檔案管理理念的影響,以及高校檔案尤其是學生檔案的保密特性,管理人員雖意識到新媒體下檔案信息化發展趨勢,但仍難以接受新媒體技術,無法扭轉檔案管理觀念,所以,目前高校檔案只是實現了實體檔案的數字化,還未實現其社會化服務功能,檔案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共享性不足。
(三)檔案信息技術人才缺乏
新媒體技術的引入對檔案信息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技術要求。國家信息化戰略之后,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檔案信息化亦在規劃行列,充足的資金投入帶來功能完備的基礎建設設施,但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仍處于緩慢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受限,難以跟上新媒體技術發展的步伐。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策略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為推動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提出以下策略:(1)強化新媒體時代檔案信息化建設意識。借助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力量,不斷扭轉高校領導和檔案工作人員的檔案管理理念,增強檔案信息化觀念,提高將新媒體理念融入檔案服務的意識,提高高校檔案信息化普及率,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2)轉變管理觀念,增強檔案的新媒體化,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新媒體時代,要堅持檔案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觀,不斷突破空間障礙,使檔案資源和檔案服務社會化。打破時間限制,滿足檔案信息資源的快速傳播和高度共享,滿足新媒體背景下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檔案信息的個性化需求。(3)引進專業人才,同時增強對現有檔案工作者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訓。其一,高校針對自身檔案信息化發展情況,適當引進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一方面能提高檔案信息化質量,另一方面營造檔案信息化建設氛圍,增強全體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其二,加強檔案職業道德教育和信息安全培訓,以保證檔案信息資源和用戶隱私的安全性;其三,定期開辦檔案業務和信息技術培訓,注重培養一批兼具檔案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嬌.淺談社交媒體對高校檔案信息化的影響[J].檔案時空,2018:44-45.
[2]劉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5(13):34-35.
[3]卓瑪吉.高校檔案信息化的優勢和風險分析[J].蘭臺世界,2018(10):50
[4]王青.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探析[J].中國報業,2016(24):62-63.
[5]趙丹.淺談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2):157-158.
作者:軒雙霞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