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激勵法下電子信息類教學改革

時間:2022-07-08 08:58:16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競賽激勵法下電子信息類教學改革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課題立足點

隨著電子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多數高校的電子信息類課程都在教學內容及教育模式方面不斷探索改革方式。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以適應新環境新形勢下的時代要求,結合我校的背景及自身辦學特點,探索一種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電子信息類課程教學模式迫在眉睫。相對于其他普通本科專業的教學,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在實踐操作能力方面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更強調具備較高的實踐動手能力及擁有一定的相關實踐經驗,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查找原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通過建立一個專業學科競賽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確實實施以實現電子信息類人才的有效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

2學科競賽的推動作用

開展相關專業的“學科競賽”項目,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質具有不容小覷的積極性作用。此類競賽課題不僅需要理論設計,同時要求工程實物展示,綜合性強,可因此全面考查參賽選手的理論水平和結合實踐的能力。學科競賽的形式往往是團體性的,以學生所學專業的學科為基礎,通過探索、自學及突破創新完成一項既定的設計任務。該形式的理論知識驗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1評價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有效性

學科競賽是整合理論知識及課外實踐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手段,同時,它對教學效果進行了有效的檢驗及評價。通過參與競賽考查了學生對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及運用專業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學科競賽具有激勵性和導向性,可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及專業建設,引導理論實際相結合的優良教風和學風風向。

2.2增加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科競賽是以課題任務的形式展開的,強調分解設計任務提取課內知識點,在“知識點”的梳理與整合過程中,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克服了教師“滿堂灌”及學生“被動學”的缺點,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當學生在競賽中獲得成績后,將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大限度地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2.3培養創造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每年的學科競賽在課題任務設置上都不斷推陳出新,設計理念符合創新意識,課題創意多數來源于工程實際,知識點包含且超出了教材內容,填補了課題教學的缺失,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提高了其創新能力。在實施學科競賽指導過程中,我們鼓勵學生跨專業組隊自主創新設計。教學管理上形成一套創新學分的獲得機制,參與或獲獎都將取得不同的創新學分,以此鼓勵同學參與學科競賽。

2.4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學科競賽大多以團體組隊的形式參加,在分解設計任務、解決設計需求的同時不僅注重學生的個人實踐能力,同時,一個團隊的協作也至關重要。在備賽前期及競賽實施期間,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團隊精神、分工協作、集體榮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一段時間的協作過程加深了同學互幫互助的意識,而這些在理論課堂的教學上是難以達到的。

3基于學科競賽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電子信息類課程大都應用性較強,如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和電路板EDA等課程。此類課程的教學要改變傳統本科單純講解課本理論知識、理論與實踐操作相脫節的現狀,將學科競賽融入教學。

3.1課堂教學應注重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結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學科競賽題目往往體現著較新的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結合了主流技術的發展成果。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不斷提升自己,分析歷年學科競賽課題項目,分析技能要求的發展趨勢及所需的知識儲備,從而優化教學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前沿知識,技術發展動態,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的老舊知識,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參加學科競賽的信心。教師為了實現對參賽學生的有效指導,本身需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及創新突破意識。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滿足于講授課本知識,需練就自己的“雙師型”素質,不斷深入學習,利用暑期到企業、生產線掛職鍛煉,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實踐能力。

3.2實驗項目中融入學科競賽的有益訓練

在實驗教學中,大多數實驗項目為驗證性實驗。教師可針對題目所蘊含的常規模塊對學生進行設計訓練,如:電源電路、最小系統、外圍驅動電路等。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利用驗證性實驗理解、鞏固課本理論知識,還可對學科競賽中經常用的常規模塊實施提高練習,增強了學生將來參加學科競賽的競爭力。同時,解決了驗證性實驗教學內容單一、形式單調的不足。實驗項目的設置應加大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增加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占有率。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而開放性實驗室更是進行創新設計的重要平臺。學校應規范有序地做好實驗室的開放工作,鼓勵和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實驗設計、科研活動,以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同時,為了促進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踐教學中心制定了《閩南理工學院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教師通過分析學科競賽課題對儀器儀表及電子元件的要求,及時維護、更新實驗室硬件條件,對于常用耗材,進行采購和儲備。

3.3在課程設計及實訓項目的設置上貼近學科競賽模式

通常一項課程設計或者實訓任務的完成需要16-24學時,在這期間,課題的設置可以模擬學科競賽的形式,將系統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每個模塊有多個設計層次。模擬電子設計競賽的模式,設計層次不同即采分不同。如《單片機與傳感器綜合設計》,本校設置的任務是實現一個“超聲波測距儀”,每項功能的實現都有采分點,若實現測距、顯示、按鍵功能等基本功能則認為完成基本任務,而在此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展,如溫度補償、報警、按鍵擴展等可再獲得分數。這個模式與“藍橋杯”、“TI杯”等電子設計競賽的形式相近。根據要求,每組成員除了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計任務,還需提交課程設計報告,闡述清楚設計思路、設計步驟及設計結果。通過在課程設計環節融入學科競賽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及文檔材料整理歸納書寫水平。

3.4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學科競賽納入學分機制

結合本校的辦學定位,著力于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精簡提煉理論學時,增大實踐學時比例。在設置課程上,在滿足課程開設條件的前提下,將與學科競賽相關的課程在時間上往前調整。如本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這門課程在電子類學科競賽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原本的開課計劃是在大三上學期,從競賽角度來說顯然太晚。經過分析,這門課具有電路及C語言知識基礎便滿足開設條件,因此往前調整至大二下學期。如此一來,給大二的學生創造了參加單片機類競賽的條件,而這在以前,大二同學如果想參加此類競賽,則需要自學單片機知識。同時,在培養方案中設定大學期間必需修滿4學分創新與創業教育學分方可畢業。

3.5成立監管大學生電子愛好者協會,開展科技文化節

成立學生電子愛好者協會面向全校招納社團成員,吸引鼓勵各個專業對電子設計感興趣的同學積極參與,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現科技創新的舞臺。作為一個學術實踐型的學生社團,讓許多志同道合的學生匯聚在一起,他們互相激勵成長,為學科競賽的提供了條件,挖掘更多具有潛力的種子選手。協會通過開展專業知識講座、技能競賽、義務維修等活動,給了學生鍛煉實踐操作的平臺,也創造了提升技能的機會。同時,學校定期開展科技文化節、“閩理杯”“眾益杯”等校園活動及競賽,推動學生積極參與。

4學科競賽激勵課程教學成效

作為一所地方民辦本科院校,相對于國家211、985工程院校及公辦大學,在課程教學上更具有挑戰性:如生源文化基礎偏薄弱、綜合素質存在客觀差距,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起步較晚;教師隊伍年齡分布不平衡,退休再聘教師與青年教師偏多,中年教師偏少,教師隊伍不夠穩定;實驗環境與硬件設施相對較差,在提供自主學習的實驗環境上還需要加強。然而在學院的大力推動與鼓勵下,同學們逐漸嶄露頭角,積極參與各種學科競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2018年,電子學院首次參加“TI杯”福建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的好成績。電子信息類學生在泉州市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意作品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首戰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的佳績等等。這些學科競賽成果是一個突破,并且對于地方民辦本科院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起到了推動和輻射作用,更有力地說明了同學們不再局限于書本理論,能夠有效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理論實際相結合。

5結語

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的,以電子信息類應用類課程為載體,通過學生學科競賽的激勵機制,創建一個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同時,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高質量監管機制,制定有效的實施細則。挖掘培養具有興趣、潛力的高綜合素質學生團隊,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成效及辦學特色的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方案,以真正實現培養具備較強實踐操作水平、較高綜合素質、勇于創新突破的技術人才。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仍需繼續探索課程教學的新需求、新思路,人才培養模式應與時俱進,促進課程教學方式不斷緊隨時展,最終保證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逐步實現以點及面,將此類模式推廣到具有同類特點的專業的常規教學中去,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憲磊,孫少杰,梁麗秀.以電子設計競賽為導向的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9(3):94-95.

[2]崔躍利,,陳志剛.地方院校電子類專業“項目+競賽+認證”人才培養新模式[J].科教導刊(下旬),2015(10):65-66.

[3]蔡劍華,肖永良,王先春,等.“項目+競賽”模式引領的電信專業實踐環節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0):67-68.

[4]楊志東,陳小橋.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電子類學科競賽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2):14-16+23.

[5]李桃.以電子設計大賽為導向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22):164-166.

[6]程望斌,張國云,吳健輝.基于學科競賽的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3):65-69.

作者:黃毓芯 鄭洪慶 單位:閩南理工學院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有精品| 久久久伊人影院|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一|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在公车上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日本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老鸭窝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国产视频福利一区| A级国产乱理伦片|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7|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 午夜影院在线视频|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天天干天天综合| h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色综合图片| www.嫩草影院|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一道本在线|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卡3卡4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