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分析

時間:2022-07-27 08:32:36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分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分析

1引言

循環經濟(CircularEconomy)是經濟發展的典范,其特征是資源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以及與環境的和諧。循環經濟強調需要促進經濟活動,以形成“資源—產品—可再生資源”反饋過程。資源循環經濟的特點是低采礦、高利用率、低排放、減少廢物排放,以及在這個持續的經濟周期中合理和可持續地使用所有材料和能源。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低碳經濟(LowCarbonEconomy)的特點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立以低能耗和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工業體系。低碳能源系統是指通過開發清潔能源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而不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低碳技術包括潔凈煤技術(IGCC)和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低碳工業系統包括火電減少、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工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節能材料等。在當前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的概念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歐洲和美國的發達國家正在積極推動以高效率和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積極推進“低碳技術”,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搶占低碳產業經濟的制高點。世界上悄然開始了低碳經濟的斗爭。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是在背景中,基本目標、發展要求、動機等實際上是彼此接近的。從根本上說,都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以能源高利用、溫室氣體低排放的形式發展,從而實現綠色、可持續地發展。資源循環型經濟和低碳經濟側重與經濟、生態兩個方面來處理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綠色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

2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產力水平低。中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國一直以實現經濟建設為中心目標,與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存在一定的沖突。我國為了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所以第一生產要義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則需要消耗許多自然資源,所以對環境有相當大的破壞。第二,眾多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龐大的人口基數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國人在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方面所需要消耗的資源是其他國家的數倍。這時對環境的要求就極其高了,因為人們需要從自然中獲取對應的資源,從而才能生存。但是如果獲取資源的方法不正確或者極端,也將會成為對自然環境的一種巨大的傷害。所以人口基數大與自然資源不足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矛盾沖突點之一。第三,第一、二、三產業相比較國外發達國家,時間較短,所以考察衡量方式過于傳統,缺少創新,這對于我國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國積極號召企業要發展低碳經濟與資源循環型經濟,由于我國并沒有因此提出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所以這并沒有受到企業的重視和響應。但是由于我國對經濟的發展有著嚴格的指標,所以絕大多數企業依舊是大力地發展傳統行業經濟,從而能夠獲得更好的考核成績。對于目前來說,我國對于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還只是口頭上的提出,切實執行還需一定時間的等待。我國部分企業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污染環境的代價上的,所以國家在號召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第四,技術要求高。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需要科學技術,只有科學技術不斷地創新,應用于不同產業的生產制造之中,不斷提高企業本身的技術生產,最終達到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促進低碳循環經濟鏈條的形成。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誰也不可以否認的地方。但是,對于目前來說,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發展技術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無法從技術上保障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實現,所以整個發展過程依然比較緩慢,導致很多企業或者個人都喪失了信心第五,沒有完整的發展計劃以及制度。一個國家想要促進經濟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周期,其中也不缺乏多次陣痛,并且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國家經濟、政治、綜合國力的發展。同理可得,我國想要發展低碳經濟與資源循環型經濟也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完善的發展制度,并且對于相關的發展策略進行有效地指引。然而,根據調查研究顯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沒有完整地發展計劃以及發展制度。我國在促進低碳經濟與資源循環型經濟方面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因為沒有法律約束力,許多企業都忽略了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為了自己的利益,仍然采用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有些系統現在表現出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優勢,政府出臺了一些鼓勵政策,這些政策的激勵實際上是由企業通過傳統經濟產生自己。與利益相比,它實際上是非常小的,所以很多企業寧愿放棄這些政策仍然使用粗糙和傳統的方法來制作,都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利益。第六,絕大多數人對于循環經濟以及低碳經濟意識的淡薄。循環經濟想要得到大力的發展,這需要消費者的配合。消費者如果偏向于使用一些節能環保的產品,那么企業自然而然地就會去發展有前景的循環產業和低碳產業了。但有些遺憾的是,我國目前的消費者循環與低碳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所以我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發展較為困難。

3促進我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方式

第一,政府主導。首先,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民政府在經濟運行體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政府應該引入一些更令人鼓舞的政策,以前的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政策對于商業決策者來說太小了。只要有一定的利益,企業會心甘情愿地去配合政府的政策,去改進企業原有的生產技術,從而政府可以更加快地渡過整個經濟轉變的“陣痛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和企業也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發展才能夠更加持久。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時,也可以多借鑒其他國家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經驗,但需注意的是,政府在借鑒的基礎上,要結合我國國情,從而提出適合我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例如,我國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督部門,來促進各個企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有了監督部門,可以使那些在生產過程中不合格的企業,如對于一些高能耗或者是高污染的企業采取一定的整頓措施,如果不整改,則受到處罰或者收重稅的方式制約其發展;對于低碳綠色的產業發展要提供政策和資金保證,政府應該引進大量科技人才,發展各行業的科技力量,同時多多支持各高校的科學實驗,鼓勵學生們勇于創新、敢于創造。只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才足以支撐我國科研事業的不斷發展,從而有利于我國循環產業和低碳產業的發展,促使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快速增長。最后,政府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廣泛地宣傳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優勢,從而提高公眾的責任意識。第二,企業積極配合。首先,企業先要樹立起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企業作為經濟中的微觀主體,在經濟鏈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企業在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還要注重自身對社會效益的作用,這將有助于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中制定“減少,再利用,再循環”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原則。企業不應該只負責自己的產品生產,還應該多關注產品在后續包裝的銷售過程,盡可能做到產品后續殘余包裝之類的回收再利用。例如,德國的飲料瓶子買的時候都是有押金的,里面的飲料喝完之后,拿到超市的回收站,放進去之后,就可以拿到一個條子,之后就可以在超市中消費,在最后結賬的時候,進行抵押。當然這也只是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種方法,企業在產品后期也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配合政府政策,積極向推進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產業轉變,同時也可以塑造優秀的企業形象,為企業本身贏得了聲譽。第三,個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是產品生產銷售的最終目的,所以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下所產生的產品的發展離不開我國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消費者對于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下的產品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國推動傳統經濟向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缺少公眾支持的產業經濟注定是不可能長久的。一方面,公眾參與也是履行資源保護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為全社會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對于公眾而言,目前市場上的各種行為都與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相悖。因此,如果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是公眾所倡導的,最重要的是改變公眾的消費觀念。鼓勵他們選擇回收行業和低碳經濟的產品,使這種綠色消費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消費方向。但是消費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通過各種媒體,公眾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教育和引導,形成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理念,節約資源,綠色消費和廢棄包裝材料得到重用,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公眾努力營造全社會的良好社會氛圍,使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第四,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穩步發展,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發展成為環境友好型經濟。要加強對企業和公眾的宣傳工作,使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理念深入人心,公眾接受這一觀念后,更好地促進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統籌規劃地方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碳排放和環境影響以及資源消耗是經濟發展的目標。目前,中國產業結構中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10%、50%和40%。與傳統的產業結構模式相比,中國的產業結構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產業結構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甚至達到70%以上。因此,中國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使中國成為服務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國家,使服務業成為中國GDP的主要推動力。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在工業發展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特別嚴重。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的第一、二、三產業,提高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中國提出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我國出臺的鼓勵性政策促使第三產業發展,使其成為我國GDP增長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4結論

建設和諧社會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美好愿望,但是和諧包括的不只是人與人之間,它也包括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是使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畢竟這是對雙方的有利的一種發展方式,人類可以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文章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闡述了我國當前循環經濟發展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所產生的問題,并作出了一定的解釋。以下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答,并根據政府,企業和公眾的不同社會角色,進行了相應的社會分析。社會中有哪些不同的責任,政府是企業和個人應該有一個促進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參考方法。總之,在循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低碳化規范,低碳化也是實現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新能源開發利用,推動現有能源產業技術改造,建立全民共識,是促進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龔苗苗.我國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路徑研究———基于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視角[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8,11(4):9-12.

[2]王美多,陳偉.綠色經濟視野下的低碳經濟發展新論[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13-14.

[3]陳茹.綠色經濟理論下的我國低碳經濟創新發展途徑[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33(3):55-57.

[4]劉爽,苗成立.基于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1):18-19.

作者:鄧榮宇 王安倩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爽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4ayy私人影院|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人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欧美成人免费香蕉|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中国高清xvideossex|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黑人猛交|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免费h视频在线观看| 粗暴hd另类另类| 午夜久久久久久| 美女**视频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综合色婷婷|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 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 欧美两性人xxxx高清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