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企業家特質對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的微觀運行主體。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2018年我國已有中小企業超過42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8%,貢獻了國民經濟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然而,中小企業由于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經營風險大和壽命短等問題,其成長受外部不確定市場環境的影響較大。中小企業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企業家特質的影響,個人特質使企業家在計劃、決策及控制等管理職能上表現出較大差異,這種差異對中小企業成長的影響更加明顯。具備什么特質的企業家能更好地帶領企業不斷成長?本文在特質理論框架下,探究這一內部因素對企業成長的影響。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企業家特質內容
關于企業家特質的內容,國外學者從“三維度”論概括出神經質、內外傾向性和穩定性三種特質。“五維度”觀點則分析了宜人性、開放性、外向性、神經質和責任心五種特質。隨著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還出現了具有中國式情境的感恩、勇于挑戰、社會責任感以及善于協調等以往研究未曾涉及的特質。
(二)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
國內學者的研究大多以企業戰略為切入點,側重個別案例研究的經驗性描述總結以及企業成長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選擇的問題,站在宏觀和企業外的角度。國外研究一般分析企業成長的理念并總結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而鮮有研究涉及企業內部和外部各生產要素資源的整合。學術界對企業家特質和企業成長理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鮮有文獻考察企業家特質對企業成長的影響,或是考察領導行為理論與企業成長理論的相互作用機制。
二、研究設計
(一)指標構建與研究假設
1.自我學習。企業家通過不斷學習能夠獲得新的管理知識和激發新的管理思想,由此能夠從容應對企業經營因環境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同時,還能促進企業的成長。傅慧等學者基于組織學習理論和知識觀理論,指出學習能力通過知識資源中介變量顯著正向影響企業成長。[1]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1:自我學習與企業成長顯著正相關。2.戰略戰術。在面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時,企業家戰略層面的特質可以有效降低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經營風險,使企業在關鍵時期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從而能夠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2]因此,戰略層面特質對企業經營成敗起著關鍵作用。企業家保持較強的戰略規劃能力,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業機遇,能為企業成長提供良好契機。在戰術層面,本文主要考察企業家特質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因為人才是與資本、技術并列的生產要素,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更加重要。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2:戰略戰術與企業成長顯著正相關。3.地域思維。胡序勇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新疆企業的成長,指出新疆企業家由于獨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思維,企業家形成的地域思維特質嚴重制約了人力資本的積累和創新精神的激發,從而阻礙了企業成長。[3]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企業家自身的狹隘本土觀念阻礙了其接受新的管理思想、流程和制度,這對企業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3:地域思維與企業成長顯著負相關。4.風險偏好。經營企業常常面臨著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對企業成長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必須審時度勢,在關鍵時刻抓住商業機遇,研發新產品、創新新服務、開拓新市場。企業產品或服務品類的增減、流程制度的改革、市場戰略的制定和策略選擇的差異等都會面臨市場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具備風險預見性和風險管控特質的企業家往往能帶領企業不斷成長。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4:風險偏好與企業成長顯著正相關。5.社會資本。企業社會資本即企業網絡結構中顯在的和潛在的資源集合。[4]企業家處于復雜的關系網絡結構中,企業每一項業務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與金融機構、上下游經銷商、政府機關和公眾媒體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網絡中各成員保持良好的關系往往能促進企業成長。[5]同時,具備社會責任特質的企業家不僅能夠帶來企業利潤上的增長,更能為利益相關者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加固這種網絡結構。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5:社會資本與企業成長顯著正相關。
(二)問卷設計與信度檢驗
問卷第一部分主要是性別、年齡、學歷和在崗年限等企業家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企業家具備的各種特質,第三部分是企業成長調查。為了求得數據獲取的便利性,問卷中企業家特質和企業成長各測項的設計均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法,即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和非常同意,分別用數字1—5表示。本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77份,首先對問卷數據進行了信度檢驗,用克朗巴哈α系數(Cronbach’salpha)和修正測項總相關系數(CITC)來判斷信度水平,整體α系數為0.966,說明問卷整體信度水平較高。由各測項α系數及CITC系數的結果可知,所有測項的CITC值都超過了0.6,說明問卷內部一致性可靠。KMO值為0.95,Bartlett卡方檢驗值為9891.547,sig值為0,小于0.01,表明量表很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對數據抽取主成分后的共同性都在0.5以上,由此說明問卷內部的可靠性較高。選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載荷大于0.5的因子進行公因子的提取,由因子載荷值及其方差貢獻率結果可知,五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3.176%。
三、結論與展望
基于企業家特質這一人力資本視角,在總結概括相關文獻特質理論框架的基礎上,本文實證檢驗了自我學習、戰略戰術與企業成長顯著正相關,風險偏好與企業短期經營績效顯著正相關,與長期市場發展相關性未得到檢驗;社會資本特質與企業長期市場發展顯著正相關,與短期經營績效相關性不顯著;企業家地域思維特質與企業成長顯著負相關。本文證明企業家相關特質與企業成長有著密切關系,企業家特質的提高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成長,從而推動中小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為了促進企業健康成長,本文為企業家相關特質的培育提供了經驗證據,將企業家特質與企業成長理論聯結起來,對兩者之間的作用機理做了初步且有益的探索。此外,本文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基于特質理論框架,本文僅考察了企業家個人特質,并未研究團隊特質對企業成長的作用機理。由此,后續研究應該嘗試運用其他分析方法對相關研究結論進行深化和補充。二是本文并未考察少數民族企業家特質與漢族企業家特質的區別,將來也可以嘗試從民族屬性的角度出發,運用其他研究方法來對比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
參考文獻:
[1]傅慧,李新春.外部學習能力與企業競爭優勢:基于珠三角地區酒店業的實證研究[J].旅游學刊,2007,22(8):64-68.
[2]張建琦,鄭新,章文心.企業家戰略規劃能力的構成及其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廣東省中小民營企業為例[J].南方經濟,2008(3):72-79.
[3]胡序勇.新疆地域文化與企業家精神[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8):25-27.
[4]周小虎,陳傳明.企業社會資本與持續競爭優勢[J].中國工業經濟,2004(5):90-96.
[5]鄧俊榮,張寧,劉喜梅.民營企業家社會資本與企業成長研究[J].商業研究,2012(5):31-37.
作者:張云川 袁蘊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