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校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大學一年級新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邏輯思維能力[1]。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是全國性的用于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知識與操作技能的考試平臺,其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有一定的指導和推動作用[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其借助計算機等級考試平臺可一定程度檢測學生對課程的熟練掌握程度,激發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順利完成課程教學目標,推動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也給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負面影響,例如造成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知識面狹窄,或直接就成為應試教育。本文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的影響,給出了改善教學的措施。
1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促進作用
1.1有利于提高高校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視
很多高校將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作為評價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另外,畢業生就業率是衡量高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用人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對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等級證書的級別有一定要求,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基礎上,證書級別越高,越有就業優勢?;谏鲜鰞蓚€原因,高校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很重視,從各方面加大了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投入,例如為了適應計算機教學和考試的需要,擴建了實驗室規模,引入了高性能計算機,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訓練,提高了計算機基礎教學效率。高校也加大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師資力量的引進,并重視對其進行培訓,增加了這方面的教育科研立項。此外,增加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時比例,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目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甚至將等級考試成績與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直接掛鉤。
1.2有利于促進高校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加強了教師對于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視和投入程度。高校把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教學評價、職稱評定以及收入水平,這些都增加了教師教學工作的壓力,一定程度能成為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強大驅動力,促使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總結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3]。
1.3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高校將等級考試通過與否與學生的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掛鉤。目前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都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而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國家教育部舉辦的考試,證書的級別一定程度反映了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的高低[4]。在就業競爭壓力較大的今天,多一本證書等于多了一份競爭的砝碼,證書等級越高,就越有競爭力。這些都使得學生有了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做試題上。總之,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確實使該課程形成了“以考促學”的教學模式。
2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負面影響
2.1試題難易程度差異較大,考試成績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試卷是從題庫中隨機抽題,筆者發現,題庫中的試題難易程度和題量大小存在較大差異。就以計算機二級MS-OFFICE科目為例,部分試題比較簡單,僅僅是計算機基礎1內容的極少擴充,部分試題甚至包括字體和段落格式的設置等簡單要求。而另外一部分試題綜合性強、難度大,或知識點偏僻,與實際應用脫節。如果在學習中未投入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正確的操作方法。更為致命的是當此類問題作為試題要求的前幾項,直接影響后續要求時,該套試題的得分率可能極低。另外,如果考生未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等級題庫中每年的新增試題,也會影響最后的成績。因此,這種考試模式造成一些平時不重視計算機基礎練習的學生,在考試前夕采用題海戰術而僥幸通過考試,而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通過考試。所以,這種考試模式客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最后,計算機等級考試部分試題還存在教條化和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
2.2軟件系統環境和教材跟不上時代腳步
高校機房的計算機軟件系統配置大多基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環境。由于計算機軟件更新快,每兩年就會有一次軟件整體更新。目前,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系統多采用Windows7操作系統和Office2010辦公化軟件,即使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在實際應用中當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的版本發生變化,很多學生會感覺無從下手。筆者在計算機基礎1教學過程中發現,網頁操作題要求采用IE瀏覽器操作,但如果操作系統安裝了其他瀏覽器,部分學生就不會操作。此外還存在教材內容偏重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問題,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教材使用多年,內容明顯過時。對于計算機領域出現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想,教材中都缺乏介紹。教材不能因地制宜的將計算機基礎教學與時展結合在一起,教學內容顯的無所適從、枯燥乏味。
2.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成為等級考試下的應試教育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應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未來的工作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而在計算機等級考試模式下,計算機基礎教學成為了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培訓,教學大綱變成了等級考試大綱,等級考試的結果成為衡量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一項重要指標,使得計算機基礎教學成為等級考試的應試教育,其危害體現在兩個方面。①高校將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與教師教學質量水平掛鉤,教師為了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只重視考試大綱知識點的教學,僅講述與等級考試有關的知識點,計算機基礎教學成為了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應試教育,導致計算機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想在課堂上很少提及,教學模式缺乏系統性和靈活性,學生缺乏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所學知識有很大局限性,脫離了教育部素質教育的目標。②高校將計算機等級證書與學歷或學位證書掛鉤,也給學生帶了壓力,使得學生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試題練習中,完全沒有時間學習計算機前沿知識,缺乏知識學習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不利于知識體系的全面掌握。
3改善措施
計算機等級考試雖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也不能忽視其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的正面促進作用。高校應該揚長避短,探索適合的教學模式,降低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產生的負面影響。
3.1編寫合適的教材和教學大綱
計算機教材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應該淘汰落后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教材,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結合專業特色,組織一線教學教師去企業認真調研,分析就業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需求,開展計算機教學研討會[5],聽取學生代表建議,將教材內容和學生就業結合,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編寫能夠體現國內外計算機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想,具有完整教學體系且符合時代要求的教材,從而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另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也應符合時代要求,內容應及時更新,補充計算機的新技術和新應用。在不脫離教學大綱框架前提下,根據專業的需求,適當調整教學內容[6]。
3.2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對計算機考試科目進行了分類,部分高校在全國一二級等級考試報考時,為了便于班級統一考核,根據學生專業對報考科目指定,這使得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職業規劃自主報考,造成他們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避免此類問題,高校應打破固有的等級考試報考科目限制,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減輕其心理負擔。
3.3建立綜合完善的大學計算機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機制
計算機教學,既不能忽視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促進作用,也不能以等級考試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推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評測高校教學質量,因為以考試為主要評價機制易使學生陷入以考為綱和題海戰術的應試教育模式中。為此,高校應將計算機基礎教學和計算機等級考試資源有效整合,建立科學完善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評價機制。定期舉行公開課,進行師生座談評議,開展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考試改革,利用計算機等級考試指導計算機基礎教學,結合教學過程檢查,將學生和教學的日常表現納入到教學評價考核體系中,建立全面綜合的考核評價機制,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得教師能夠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4教學方法的改進
高級教師應仔細研讀計算機等級考試政策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大綱,引領學生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習體系的完整性,對于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想要及時補充。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啟發式、問題式、案例式、幫扶帶和分層次等多層次混合的教學方法,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效果。針對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快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啟發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掘和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不僅要學習和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還要自主地關注計算機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4結束語
目前,計算機等級考試受到了高校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本文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影響,提出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善措施,降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效地提高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下一步工作擬將計算機基礎教學和計算機等級考試進一步結合,突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用性和前沿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黃福蘭.關于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與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8):117-118
[2]秦春影,喻曉鋒,仝海燕.一種選題策略在自適應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應用[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9(4):133-136
[3]黃國麗.論計算機等級考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8.5(20):134-136
[4]陸青梅.“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分層教學實踐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17:112-114
[5]紀良浩,李琳皓,段小林.關于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0.3:73-75
[6]余瑩,魏書堤,鄧紅衛.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研究與改革探討[J].亞太教育,2015.25:77.
作者:韓雨澇 單位:攀枝花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