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深度學習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對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摘要:初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青少年實現深度學習,有熱愛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識.本文思考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斷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趣味性很強的生物課堂,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生物學科知識,具備良好的自學意識.
關鍵詞:多媒體;小組合作;深度學習;初中生物
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自學能力和核心素養,這就需要生物教師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并有效落實.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生物學科知識的價值,進而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則需要發揮引導和組織作用,促進初中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打開視野并積累豐富的生物學科知識.
1應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感官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應用信息技術能成功調動學生感官,使得課堂教學活動充滿趣味.比如在教學“食物鏈”的知識點時,課本中引用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很多生物類型,不同的生物類型在生態圈中處于不同的地位,如果讓學生直接學習,他們接受起來會比較困難.此時就需要使用多媒體設備,將已經理清的食物鏈關系和地位展示給學生,學生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舉出自然界中天敵和食物相互對應的例子,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學習與植物內容有關的知識點時,明確教學的重點,也就是要區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并讓學生自行總結這些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應用多媒體設備能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他們的學習熱情也會明顯提高,增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高度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一些比較真實的問題.問題要來源于生活,同時也緊扣教材,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進而實現深度學習.借助多媒體技術,提出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問題,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進而積極參與到生物知識的學習中,這也是落實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一種有效手段.設計的問題情境,應保證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征,這樣學生就能較好融入到生物課堂.
2通過師生互動活躍課堂的氣氛
2.1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識點
互動式教學的優點是能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也能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互動式教學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開展相應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掌握晦澀難懂的生物學科知識,有效培養生物學科素養.比如種子植物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向學生介紹種子植物的特點、定義.為實現知識點的情境化,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并為各個小組分配相應的任務,方便將植物的不同部位展示出來.重點講解綠色開花植物,介紹綠色開花植物的根、莖、葉.各個小組展示不同的植物類型,包括大葉子類植物、塊莖類植物.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交流,每個小組派出代表作總結匯報,畫出植物的關鍵部位并做好標記.通過師生互動、小組成員互動,使得同學們能夠在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也就順利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目標.
2.2借助小組力量實現生物深度學習
初中生物課程把基礎知識和實際知識點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活動,注重于訓練學生的實際能力,從而有效地把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情況相結合,鞏固學生曾經學習過的生物學知識點,進一步完善生物學知識系統.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習和生活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像生物這樣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尋找生活中與生物學習相關的內容,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大動力.還要積極開展有效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利用分組協作交流方式,溝通并分享學生自身的一些看法,以達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現一些富有標志性的生物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更加主動地指導學生,和學生共同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際生活,捕捉到那些富有標志性含義的生物學現象,并利用一定的探究學習活動來發現表層生物學現象背后所潛藏的更深刻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組織,在班級內建立生物興趣小組、互助學習小組,方便學生展開深層次的學習和觀察分析活動.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可能無法真正理解,此時生物興趣小組、生物學習互助小組對這些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并積極展開討論,每一個學生在研究深層次的生物問題時,都能真正融入到這種協作學習環境中.如果組內所有成員都不能解決遇到的生物問題,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能夠采用正確的思路進行研究和探索,互動式的探究性教學活動為師生互動搭建了良好的橋梁,也能激發學生探索生物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3走進大自然增強學生學習感受
生物學科研究的問題揭示了大自然的奇跡,進行生物教學需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有效克服教學中的難點.生物學科中的很多知識是非常抽象的,初中生在理解時也非常困難.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直接將重點知識難點知識呈現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將這些知識點全部記下來,由于缺乏實際的探究環節,學生在記憶知識點時非常困難,感到無從下手,學習的效率也很低.對此,教師應積極改變教學手段,注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么”.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能真正理解生物知識點,有效防止學生的心理發展受到限制.教師在教學時注重讓生物知識回到現實生活中,使抽象的生物知識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引導青少年真正發現自然的奇跡,對生物學科的價值有深刻的感受,從而積極探索生物學科的知識點,并將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比如,在教學“生物與生物學”時,教師可以改變生物學的教學課程轉移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探索自然的生物知識.本章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生命現象,同時也讓學生能了解并尊重生命,有愛護自然的意識.生物教材會為學生解釋各種動物、植物和生命現象,但是教材所包含的內容遠遠少于自然界的真實情況.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相應的知識,能真正理解一些生物學概念、生物的生命特征.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學生體會到真實的生活,對關心生命、愛護生命產生深刻的感悟.教師在大自然中為學生選擇學習場地,首先就是要考慮安全問題,雖然初中生已經有了一些自我保護的能力,但是他們的規則意識仍然不夠強.學生在課堂之外,很有可能不能很好地約束自我.此時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并在正式開始課外實踐教學活動時建立好活動規則,樹立學生的規則意識.選擇植物園、動物園這樣的場所,方便學生了解場地內的生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向學生灌輸愛護環境和尊重生命的思想,使學生明白人類和周圍的生物必須和諧相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獲得課本上沒有的生物學知識.
4利用生物實驗提高教學的質量
初中生物有很多實驗,教師可利用生物實驗提高教學效果.生物是一門依托實驗驗證結論的學科,其中的許多知識都需要借助實驗來驗證.實際教學中,很少會使用實驗來為學生講解一些生物學的規律.使用生物實驗教學,教師會考慮到學生年齡小的問題,不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這會導致生物課堂沒有活力,也不利于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生物知識的方法.為了有效改變這一問題,在實驗的支持下讓生物課充滿活力,教師不僅要把實驗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還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比如在教學“細胞的分裂與分化”時,可以采用實驗進行教學.細胞不能用肉眼觀察,盡管在生物學教科書中有細胞的圖像,但是圖像給學生帶來的視覺沖擊力還不夠強,不足以讓學生真正理解細胞概念,他們也不能很好的掌握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識點.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不同時期的切片,讓他們自己觀察到細胞的不同形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感受到生物是非常神奇的,這對想學生學習本章節的知識點也有很大幫助.盡管生物實驗不危險,但教師也不應該允許學生直接開始實驗,而是要先讓學生理清整個實驗環節,實驗正式開始之前確保他們了解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取用切片細胞的正確操作,這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教學獲得良好成效.
5初中生自主探究實現深度學習
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學科的教學活動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學實踐中學生起主要作用.為了真正做到這一點,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生物學科的知識.初中階段學生開展學習活動還非常依賴教師,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不夠強,當學習者有了很強的學習自主性,就更有可能實現深度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不能急于為學生提供幫助,而是應該借此機會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用小組教學模式,借助小組力量一起探索知識,由此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理解合作的價值,逐漸形成良好的團結合作意識,為日后學習和工作中的合作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教學“土壤中的小動物”時,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分組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形成四人一個小組或者是六人一個小組,探究土壤中都生存著哪些小動物.以蚯蚓為例,雖然大部分的學生都不陌生,但是卻不了解蚯蚓對土壤的重要意義.在新課開始時,教師不能直接就帶領學生探索知識,因為他們還處于比較茫然的狀態,很難順利進行知識的探索.正確的做法是先讓學生預習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初步了解章節內容.在此條件下,不僅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實現深度學習的可能性也更大.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相應的知識點,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什么都不管.這是因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有時還有可能出現矛盾,正確的做法是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在小組合作學習無法順利進行下去的時候,教師就適時出現給予有效的引導.在小組合作出現矛盾時,教師也需要有效疏導,促進初中生順利完成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感受到探究知識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云柏.淺談初中生物概念教學中深度學習質態的構建[J].初中生世界,2021(48):44-46.
[2]周曉燕.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1(Z1):34-36.
[3]徐曉蕓.例談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生物探究教學[J].中學生物學,2017(2):26-27.
作者:張鵬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蘇錫通園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