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職食品檢測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食品檢驗是一種具有高度專業性的行業,根據其專業定位和培養目的,對應屆畢業生的操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如果繼續采用傳統的“大專院校”式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食品檢驗專業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解決與教學方案改革。
食品檢驗專業人才需要透徹理解食品生產、貯存、運輸等各個環節的基本原理,并熟練掌握對應的實操技能,在圍繞上述培養目標的具體操作實施中,學校原有的傳統教學方法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原有課程體系存在的缺陷
院校在學科人才培養計劃中采取了傳統的三段教學方法,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依據這樣的教學計劃,學員在前兩年內只能接觸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性學科知識,對真正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對自己的工作和發展沒有任何概念,缺乏專業實踐,導致不知道該如何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從而陷入被動。
(二)原有畢業設計模式存在缺陷
畢業設計是高職院校的重要教學驗收環節,原有的畢業設計模式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工作技能,也不利于提高就業競爭力,同時存在單調乏味的問題。按照中國高職教育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學校強調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的綜合教育,但是在完成畢業設計所要求的論文過程中,學生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查閱研究報告與文獻,這與教學目的是相悖的;另一方面,有少量的學生甚至選擇靠剽竊別人的學術成果達到畢業目的,這樣的畢業設計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落入了流于形式的窠臼。
二、探索和構建高職高專食品檢測專業新型課程體系
要培養符合教學目標的高標準應用型人才,應重視人才培養規劃的修訂,以目標為導向制定出科學、務實、有效的培養規劃。校方要重視運用用人單位與合作企業的資源,在制訂校企合作計劃中,強調對畢業生的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制定使學生完成多項專業工作的培訓任務,達到使其能力全面提升的培訓目標。本文從我國當前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出發,探討了我國食品檢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開發了“以工作實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
(一)改革現有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新型課程體系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對以后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等也毫無認知,從而難以理解學校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的底層邏輯,無法根據自身情況開展高效學習,甚至會質疑一些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嚴重阻礙和影響了學習的興趣和成果。因此,我們突破了傳統的三段式教學(即先基礎學科,再專業學科,最后學科實務)的設置,建立更適用于高職高專的新課程體系,即先基礎學科結合學科實務,再專業學科,最后學科實務。在第一學年內增加學科實務,通過職業情境教育的形式,設置不同的情境來建立學生對未來職業的初步認識,使學生多方位了解自身專業所需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1.新課程體系的實踐。本專業的實務課程是一門“以工作實際為中心”的課程。在此基礎上,針對特定的職位,教師和用人單位的技術專家為學生闡釋具體的工作流程,同時提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對職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點、工作態度進行分析。將學生置于不同的工作或專業群體中,并按照崗位職責、專業知識、實操技能的一致性等因素,對職位的共性進行總結。之后分配學生到企業或工廠實習,對相關行業或工作進行體驗了解并提交實習報告。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便能從邏輯上理順并理解學校的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在體驗和交流中加深對職業的理解。
2.課程的實施。具體步驟為:在全專業大一新生中隨機抽取一批學生作為樣本,進行專業介紹并開展職業規劃分析,利用學校和企業資源開展情境教學(參觀為主),了解學校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利用學校和企業資源開展實務教學(實踐為主),提交實習報告。
3.教學效果。某食品專業183名學生,69名為新課程體系的實驗組,另114名為對照組,對兩組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一是課內外學習情況調查。根據有關課程授課教師的反饋數據,實驗組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數量是對照組的3倍,在開放式課程作業成果展示中使用多媒體的學生數量是對照組的2倍。二是學習成績。本研究對兩組學生一年級階段中所開設的各學科學習成績進行了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學生的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組學生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
(二)畢業設計模式的改革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該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情境,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中,都著重強調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好的畢業設計模式不僅可以檢驗對學生的教學成果,還可以培養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水平,因此,本文在總結國內外相關高校畢業設計實踐的基礎上,對現有的畢業設計模式進行了探索與改革,從“學術論文研讀與綜述回顧”的教學模式轉變為開放式的畢業設計。開放式的畢業設計,指的是開放式的選題,這意味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方向、實習經歷、職業規劃等選擇適合自己的畢業設計課題,使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專業特長得到充分發揮。
1.開放式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方式。某屆食品檢測專業學生120名,隨機選擇21名學生實踐開放式畢業設計。
2.開放式畢業設計模式效果分析。一是優秀論文獲獎比較。通過對大學生畢業設計的綜合分析,有4篇獲得了校級的優秀畢業論文,得獎率達3.33%;其中兩篇由開放畢業設計學生所作,在開放畢業設計學生中得獎率為9.52%。二是內容及形式。開放式畢業設計學生的選題范圍十分廣泛,覆蓋了專業知識、實踐成果、職業分析、技能提升等方面,包含了餐飲業衛生管理、食品車間質量控制、肉制品的檢測前處理、果蔬的貯藏與加工、糕點類食品的加工控制、食品包裝材料的創新運用、乳制品質量控制、開創性營銷等問題,尤其是對具有新時代意義的通過網絡售賣食物的方法以及安全性的調查報告非常有創意。21篇文章中綜述性文章數量僅占14.2%,遠遠低于往屆平均值(約80%)。本研究結果表明,開放式的畢業設計不但可以避免抄襲、敷衍了事等現象,而且可以有效地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深化“工學結合”的內涵,推動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三、結語
本文對傳統食品檢驗專業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設置和畢業設計模式進行了改革,建立了一種新的專業教學模式,顯著提升了教學效果。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人才市場也在發生急劇變化,只有緊隨時代、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敢于變革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才能將學校的特色專業打造成優勢品牌,源源不斷為國家輸出符合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
作者:鄭伊琰 單位:河南省缺陷產品召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