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對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改革,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現代化教學模式,切實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較為困難,主要就是因為初中物理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而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更容易使學生清晰地了解物理現象,加深物理知識記憶。本文重點分析了多媒體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意義,然后提出了解決實驗現象不易觀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理設計多媒體課件等方面的策略,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有待提升、實驗器材不齊全等。而實驗教學效率較低,也會影響學生觀察物理現象,無法以物理實驗將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知識展示出來。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真正達成改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基礎目標,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更加勤于動手,提升其獲得新知識的能力。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開展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還要以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融合問題,打造豐富、趣味性較強的初中物理課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保證實驗教學的安全性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上,一般都會包括許多實驗項目。有的實驗項目操作較為簡單,不會產生較高的危險。但是針對于物理實驗項目來說,整體比較危險。例如,在進行水銀大氣壓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前了解可能存在誤操作引發的中毒風險,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才能達成規避風險的基礎目標。為了有效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就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物理實驗相關的圖片、視頻等。使學生能借助視頻、圖像、聲音的方式,對物理實驗的現象、原理進行研究,還要創設更豐富的教學情境,采用立體化的教學方式體現出來,并且避免實驗誤操作可能引發的風險問題。
(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
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上,合理地引入多媒體技術有助于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難點,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還要引入背景資料、創設情境,并為學生呈現出直觀的物理情境、物理現象等,促進學生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知識的消化能力。
(三)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環節中,如果要實施教學項目,教師就需要提前開展實驗素材的準備工作。在教學實施的環節中,對實驗時間進行把控,并預測實驗過程的突發情況。并運用多媒體技術與物理實驗融合的方法,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物理實驗的過程,可以解決實驗浪費課堂時間過長、學生無法親眼觀察實驗結果的問題,達到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另外,實現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緊密融合,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會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基于此,物理教師需要進行技能、知識的學習,以此達到良好的物理實驗教學效果。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物理課程體系的研究與融合,有助于提升其綜合教學水平和信息意識。
二、多媒體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實驗現象不易觀察的問題
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階段,可能存在可視化較低的實驗儀器,如螺旋測微計、電流表、電壓表,存在儀器表盤刻度較小的特點。使得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可能看不清儀表指針的刻度與位置,也不利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基于此,教師就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展臺的放大功能,將實驗儀器放在展臺上,投放在大屏幕上,進行示范操作。使學生不管坐在哪個位置,都能清晰地觀察到物理實驗操作流程。采用這種模式,還能引導學生掌握電壓表、電流表等儀器的讀數方法,有助于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效率。與此同時,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龐大的天體,還是微小的粒子,都屬于物理知識與現象的范疇。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教師無法將實際的天體與微觀粒子進行展示教學。所以,學生建立思維印象較為困難。下面以學生兩種電荷章節的內容為例,學生都對摩擦起電、電荷轉移概念沒有清晰的認知,而是認為物體帶正電是因為獲得了正電荷。而要想達到糾偏的效果,就不能僅憑借語言描述,而是要發揮出多媒體設備的實際效用,生動地為學生講解這部分的知識。以利用動畫模擬的方式,模擬動物毛皮摩擦橡膠棒起電、絲綢摩擦玻璃棒的整個過程。以這種直觀的形式,使學生了解電子在不同物體的轉移過程。以慢鏡頭播放的方式,讓學生觀察電子轉移的整個過程。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豐富課堂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掌握更全面的物理知識。從中不難了解到,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展示物理現象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實驗在課堂上難進行的問題
在初中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活動中,經常出現需要消耗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較為復雜的物理實驗。但因為初中物理課時較為緊張,受到教學進度與時長的限制,使得許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中完成。例如,以“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為例,熔化石蠟、海波等都需要采用水浴加熱的形式。等到海波、石蠟溫度上升到大約40攝氏度的時候,則要間隔每分鐘記錄實驗數據。要想等到完全熔化,則要記錄五次到六次,而物理課堂上則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驗。基于此,教師就要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物理實驗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的問題,以多媒體課件模擬石蠟、海波熔化的形式,有效加快實驗的發展進程。另外,還有部分持續時間較短的實驗,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慢鏡頭。例如電子轉移的整個過程,就可以采用慢鏡頭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得學生細致地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深刻理解物理實驗現象。
(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實驗水平,并激發學生對物理實驗學習的興趣,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進行復雜實驗之前,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實驗操作環境。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實驗模擬操作活動并進行實際操作,能夠使學生更加熟悉物理實驗的內容,還可以促進學生更順利地完成實驗活動。下面以研究“歐姆定律”的實驗為例,教師在進行實驗之前就要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模擬物理實驗。在對需要使用設備有一定了解以后,開展實驗活動。不僅可以節約實驗消耗的時間,還能避免出現破壞實驗室器材的問題。另外,在物理實驗教學環節中,還存在許多簡單的實驗,并不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可以配合文字說明與動畫展示的方式,就能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原理,如潛水艇、飛船工作原理、馬德堡半球實驗等。教師以多媒體小視頻的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營造活躍的物理課堂教學氛圍。
(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將枯燥的物理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以動畫、多媒體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還能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物體浮沉條件”的演示實驗中,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收集體現浮力的視頻。如熱氣球上升視頻、人們在海面上的漂浮視頻、潛水艇下潛視頻等,還要鼓勵學生對這些現象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課件,提出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形式。如音頻、動畫、視頻片段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互動。
(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實現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的目標,并促進學生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下面以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章節的知識為例,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存在不理解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始終保持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的相關概念。尤其是物體始終保持勻速的狀態,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實驗規律也無法在課堂中實現,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為困難。在此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模擬物體不受任何力作用的環境,并處于虛擬環境中實驗,使得學生具體化、形象化地了解相關概念知識,對物理知識有全新的理解。另外,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能促進學生快速理解問題,教師能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加入關聯知識的講解,以此有效地增加課堂容量,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教授給學生更多內容。因為多媒體教學增加了課堂的容量,也使得教師更有趣地進行實驗教學。采用多元化的實驗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形成全新的理解,還可以在課下自己學習做實驗。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助于激發其物理思維,提升其實踐水平。
(六)合理設計多媒體課件,把握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
初中物理教師合理地設計多媒體課件,最關鍵的就是要接受技能培訓,熟練地掌握多媒體設備、信息化技術的使用方法,以此將多媒體實驗的作用發揮出來。基于科技技術不斷進步,許多新奇的設備進入大眾的視野,如虛擬現實設備等,這些都是多媒體教學必不可少的硬件設備。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參與多媒體教學技術培訓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以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例如,在利用大小試管驗證大氣壓強是否存在的實驗中,為了方便學生觀察,就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演示整個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觀察試管上升的情況。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多媒體作為關鍵的教學輔助工具,物理也屬于靈活性較強的學科,具有內容復雜、知識體系復雜的特點。通過實現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創新教學模式結合的方式,促進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例如,在學習《力的合成》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物體不受力的整個過程體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分析力是如何形成的。并且配合傳統板書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物理受力知識的記憶,扎實的記憶基礎物理知識與現象。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是否能準確地對傳統物理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關系進行梳理,也關系到教師是否能靈活應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透徹地理解知識。將傳統物理教材實驗與多媒體改進實驗進行比對,進行效果分析,能夠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實現求異創新目標。
三、結語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推廣也給教學活動設計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之處,有助于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學質量,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與教師的良性溝通與互動。從教師層面來看,其需要更加關注多媒體運用能力的提升,還要在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中發揮多媒體的實際優勢,打造生動優質的課堂。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構建多媒體教學模式,還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科學地設計實驗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保障整個實驗過程的安全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科素養。
作者:展擁軍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九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