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構建技術及策略

時間:2022-11-24 16:32:0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構建技術及策略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構建技術及策略

信息化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最主要資源,便是對信息的獲取、整合和運用。雖然信息資源在不同領域中都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但是,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對信息資源的獲取和使用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社會問題,由于信息資源共享不足問題嚴重,各領域都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保護與利用資源的信息,而且收益總是小于實際投入,致使經濟與社會發展速度緩慢。另外,技術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利用不夠完善,缺少統一協調。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是為建設國家科技資源實現全面流通而建立的技術數據平臺。所以,建立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將技術數據信息提交至信息資源共享系統,發揮共享平臺優勢,健全技術資源共享制度具有很大意義。

1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發展歷程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明確加強了全國科研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工作,并設置了一批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為滿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及現實需求,系統業務能力也在日益提高,以往以政府資源為依托的被動經濟模式正在發生轉變,朝著共享智能經濟模式的方向發展[1]。

1.1資源型-被動服務模式

該模式是我國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發展的初期。地方政府自主單間的平臺雛形,因為其不具備較大的影響力,且數量也相對較少,同時相關的單位所建立的技術合作資源共享體系還不夠成熟。因此,這類平臺的重點工作主要放在資源建設方面,導致實際應用及業務環節方面存在較多問題。此期間的服務模式屬于被動式的。

1.2需求型-主動服務模式

科技資源平臺的不斷發展,其資源整合能力得到增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科技資源的儲量也取得了很大的增長。這種平臺的服務對象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不再是僅針對部分的科研單位,為更多需求的人提供了方便、準確、可持續性的服務支持,同時使用效益得到顯著提高,需求結果為導向是這種平臺的服務宗旨。終端層面上,平臺界面日益完善,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加切合實際需求的服務支持[2]。

1.3共享型-智能服務模式

智能咨詢平臺是基于消費者的現實需要和潛在要求,利用數據挖掘和專業服務,通過集成、融合和存儲各類科學信息的全新業務方式,通過大數據分析的管理與信息傳播能力,主動向需求者提供標準化、量身定制的科學資源及決策解決方案。這一時期是科技信息服務的發展時期,我國各地均形成了自身的信息服務,各類平臺資源的規模不斷形成,服務能力日益擴大,客戶要求已經由單純的資源要求變為多樣化和量身定制的需求。

1.4三種服務模式的對比

以資源為基礎的服務模式是平臺創立初期的一種形態,因為平臺參與者的集中度不足,以及資源集成的類型差別,導致只能為部分個體提供對應的資源服務。用戶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多樣化的發展,推動了平臺的轉型和升級,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平臺功能與結構,可是在發掘用戶需求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借助大數據,共享智能服務模式將參與者從內部發布擴展到區域多元合作聯盟,能夠達到智能匹配解決方案,深度發掘用戶需求和資源的跨區域銜接。智能服務模式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硬件和軟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在應用時依然面臨諸多問題[3]。上述幾種服務模式的對比,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構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的發展困境

為發揮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的資源優勢,并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技術引導意見,同時國家對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的政策扶持進行了加強,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的開發速度已達到了較明顯進展,并將逐漸應用于相關的重大技術研發與實踐等領域[4]。

2.1科技信息資源重復

信息資源的重復嚴重影響了科技信息資源交換的準確性。在科學技術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但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和匯編存在較大漏洞,這意味著信息和數據資源具有高度重復性。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信息資源收集的重復率高,利用率低。同時,也會增加信息資源查找的難度,影響科技研究的發展步伐[5]。

2.2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

中國的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重點大學、重點實驗室、科研機構和相關大型企業。對科研院所和大學來說,由于缺乏對這些信息資源的深入挖掘,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大部分研究成果并將其收集到文獻數據庫中。企業平臺整合不足,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以實現企業價值存在障礙。目前,市場上有人從可以共享的科技資源中收集和分析信息,也有人發布中間產品的服務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研成果的應用和修改。

2.3科技資源利用率低,服務體系不完善

據統計,雖然我國所投入的研究儀器設備遠較歐洲五國為多,但在許多發達國家的使用率卻超過了170.2%,而我國許多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卻低于25%,且部分儀器設備一直未能采用。主要原因是,科技平臺不能有效進行資源供需互動。各機構和部門重視科技資源的保護,忽視了服務。平臺只是提供有關科技資源的基礎信息,而不是對資源的深度消耗和滿足要求。從目前的技術資源共享模式來看,企業十分重視信息的集成。其匯集了各種形式的技術信息,具體如圖1所示。服務的是簡單的、單一的技術,其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其更多的是對信息擁有者簡單的信息與產品介紹,缺乏即時的互動。該系統將成為客戶獲得外部的信息資源查詢的橋梁,進行你問我答的被動方式。系統的信息匹配流程中使用的查詢方法為單向匹配。首先,創建供應商資源信息數據庫,然后請求者輸入關鍵詞進行檢索。通常,關鍵字查詢不夠精確,會返回大量查詢數據或無關數據;用戶需求無法滿足,不能和應用需求銜接,沒缺乏特色信息展示服務和個性化定制服務。由于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在不同區域之間的相對獨立,造成了專業劃分與區域分割的局面[6]。

2.4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缺乏標準化規程

為實現技術信息人才的全面發展,實現服務的規范化已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目的之一。從中國科技發展現狀來看,城市建設服務的規范化程度還很低,沒有標準化管理水平。從網站的設計架構到具體方案,實施水平較低。不同技術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數據庫系統內容豐富,缺少了和其他數據庫系統的互動功能,嚴重影響了對科技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7]。

3構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的優化措施

3.1制定共享平臺的相關法規

長期以來,我國缺少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和有關立法。但西方國家在技術信息交換領域已有了許多成熟的實踐,并建立起了一個信息技術資源共享的制度規范。政府部門應帶頭總體規劃,重視建立和健全信息共享制度,比如:美國出臺的《美國聯邦信息資源管理法》、德國的《信息和通訊服務規范法》、法國的《法國的信息社會法》等,各國的法律對資源共享技術系統的實現提供了法律支撐;再如:國家信息安全政策對企業及私人投資的信息和資料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要求,涉及個人隱私以及危害國家和政府的信息除外,任何信息內容都進入了安全性與開放性的數據共享機制;全面性、開放性的最低標準為:所有信息內容必須公開,而用戶獲取數據的支出也不得超過個人信息拷貝和郵寄所產生的支出[8]。

3.2構建高質量的共享平臺

近年來,由于中國在國際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建立方面并沒有相應的技術交流途徑和法律法規的保障,在客觀上存在著重復設計、科學儀器設備使用率降低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做好不同資源的整合,合理規劃設計,統籌資源分配。重點將各級政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有關行業的科技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和集成,使之發揮出應有的生命力和功能;形成一種可以可持續地交換信息的公共平臺。

3.3進一步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各地區人民政府,應根據有關規定,發揮地方人民政府的直接管理功能;一是做好對科學技術資源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建立一個有效的、合理的、切合實際的科學技術資源制度,以提高科學技術資源利用率;二是進一步加大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建立資源共享過程中,政府財政是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其為資源共享服務創造長期穩定的融資保障;三是要進一步加快專業科技人員的引進,積極引動各級單位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以推進共享模式[9]。

4構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管理的建議

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模式讓分散的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有助于提高區域的創新效率,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了克服當前環境條件的限制,促進其可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4.1建立平臺內外雙重管理體系

外部管理方面,國家科技管理聯盟應當充分發揮出其領導作用,以科學管理意識不斷提高科技資源的統籌管理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深度開展信息安全、信息發掘等相關研究工作。另外,積極處于平臺資源建設的企業和單位將獲得適當的補貼和優惠措施。

4.2加強服務平臺建設的多重監督機制

搭建多元化的監控機制,主要乘員包括平臺管理團隊、社會組織、用戶以及政府平臺管理團隊等。明確各個成員的職責,由政府平臺管理團隊制定監測計劃,專家委員會制定科學標準,定期對平臺績效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查,針對不合格的科技資源服務平臺要及時進行糾正,以保障科技資源的質量。平臺管理層對資金的使用情況要定期公開,同時對所有地點的員工進行不定期的工作審計。

4.3建立服務平臺運行的多層次法律規范

第一,科技資源共享層。各級政府應當對處于資源共享的人的共同和普遍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界定,涵蓋知識產權、服務、資源等。第二,平臺資源整合,以政策來激發參與者的積極性,為用戶提供優質、免費的資源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加大平臺的宣傳能力,以增強平臺的影響力。第三,平臺的管理與監控。政府部門通過出臺相關的法律條例管理和監控平臺的日常運行,為平臺的運行提供法律支持[10]。第四,為制定科學技術資源的標準體系和安全體系,以保護資源和相關設施的安全不受損害,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5結語

近年來,我國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數量及規模日益增長,發展步伐也在不斷加快,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清晰認識到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具體體現在平臺服務內容重合、平臺管理規范性不足、責任不明確、科技資源的更新不及時、資源整合和處理方法不當、管理系統較為復雜、評估方法的科學性不足、平臺的影響力還有待提高等。因此,我們應當從國家層面出發,加快體制創新的步伐,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效的、科學的科技資源服務體系,為我國產業創新提供優質的科技服務。

參考文獻

[1]葛秋萍,李文香.大數據背景下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型智能服務平臺模式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20(6):103-111.

[2]賈君枝,陳瑞.共享經濟下科技資源共享模式優化[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8,41(3):6-10.

[3]章鵬.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構建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0):245-246.

[4]張悅.協同創新背景下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

[5]王艷芳.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生態化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20.

[6]王海,陳文賓.連云港市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探究[J].科技資訊,2018,16(20):125-127.

[7]徐立敏,楊英法,趙永剛.政府公共服務信息共享平臺的構建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1):101-104.

[8]李正超.國內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8):108-112.

[9]李玥,郭波波,武川,等.區域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集成服務能力結構維度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39(2):20-28.

[10]楊靜,楊代慶.典型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服務模式對比分析[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20,52(1):27-34.

作者:呂冬梅 賈志雷 高翼 單位:吉林省科技創新平臺管理中心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少妇丰满爆乳被呻吟进入|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曰皮全部过程视频免费国产30分钟|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午夜爽爽爽视频|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观看| 十八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wwwxxx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人体大胆做受大胆视频一|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 免费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 翁熄系列回乡下| 四月婷婷七月婷婷综合| 色哟哟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西西人体大胆扒开瓣|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小小的日本三电影免费观看| 一级特级aaaa毛片免费观看 |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