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戲劇影視表演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創新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在融媒體背景下,我國的戲劇影視行業在不斷發展,由于社會需求的多樣化,戲劇影視行業對于影視演員的培養也有了新的要求。然而現如今的一些形式表演課程以及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夠充分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利用多元思維進行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滿足融媒體背景下的社會發展需求。
一、融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專業的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融媒體”概念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對我國的各行各業產生了廣泛影響,并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許多戲劇影視表演類型高校已經在融媒體背景下進行了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創新,相關專業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漸發生改變。一些戲劇影視表演類型的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社會發展需求,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新,例如可以積極推出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相關的線上課程。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應當始終以社會發展需要為前提,不斷適應社會環境的轉變。
二、融媒體背景下戲劇表演專業的融合性作用
為了更加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社會發展需要和深入了解融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需要將戲劇影視表演行業的價值與教學活動充分融合,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創新。融媒體時代的信息獲取速度同過去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這也意味著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隨地下載大量的高清課程視頻,多媒體課件也能夠承載更大容量的教學資源,這些為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要想培養更多的戲劇影視表演人才,教師需要致力于探索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教師還應當積極拓寬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的思路,真正意義上為學生帶來表演技術支撐。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過程中融入新型技術,有利于更好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特色的優秀表演人才。
三、融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專業的教學策略分析
(一)打好理論基礎,進行正確引導
實踐活動需要理論作為指導,尤其是對于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雖然表演實踐非常重要,但是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儲備。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的獲取渠道更加多樣化并且獲取速度也更快。因此,面對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應當尋找其中有利于指導實踐的部分,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在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找尋優秀的影視作品以及表演精彩片段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視頻進行模仿,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以及表演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對于媒體信息資源的分辨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融媒體信息渠道獲取關于某部影視劇作品的評價和技巧,然后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并發表觀點,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過程加深對于表演技能的強化,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認識,為后續的表演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二)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多元化思維
在融媒體時代下,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固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利用融媒體發展所帶來的信息資源優勢實現多元化教學,一方面學校可以積極開設與融媒體時代相契合的教學課程,使其集理論、表演、賞析于一體,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戲劇影視表演課堂的局限性,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分組表演,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表演靈感碰撞融合,讓學生在團隊合作過程中豐富表演思維,使自身的表演技巧與融媒體時代內容相結合。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獲取途徑更為豐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自身的專業思維,從多元化角度對戲劇影視表演進行思考,實現表演意識的創新。
(三)創設表演平臺,提供實踐機會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要想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需要大量的實踐積累。因此,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應當重視學校所提供的表演機會和表演平臺,在日常表演學習中,不應當一味地追求表面的蠅頭小利,而是應當對表演實踐有更深層次的把握和見解,注重思想道德品質與表演藝術審美相結合,不能為了流量而一味地博取關注,要通過表演實踐進行經驗總結,最終內化為自身的表演風格和表演特色。除此之外,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師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正確利用融媒體時代下的輿論環境來了解廣大戲劇影視觀眾的心聲。
(四)利用融媒體平臺加強交流溝通
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為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表演舞臺,學生可以隨時利用融媒體平臺與表演前輩或者資深媒體人進行交流溝通。在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可以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本校學生與優秀表演者合作,創設同臺演出的機會,加強學生與專家學者的交流溝通,使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表演技巧,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面向表演藝術家進行專業訪談并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發布,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學生領略表演藝術的深層內涵。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教師要在傳統教學觀念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積極迎合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和發展趨勢,引導學生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積極展現自我,從而實現自發創造舞臺的新局面。現如今,互聯網已經遍布大眾生活的各個層面,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也不應當依然停留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而是應當對融媒體時代的新浪潮進行全面剖析。例如,戲劇影視表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揮個人表演特色,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開設個人賬號進行才藝表演,目的是在網友的評價中發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升個人的表演能力以及調整自身的審美細節。
(五)展開以應用為核心、以創作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要想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優秀表演人才,學校應該對人才培養教育觀念進行改善,積極構建適應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發展趨勢、符合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課程。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專注于學習知識理論而嚴重缺乏表演實踐能力,這種類型的學生比較適合考試而不能算是真正的表演人才,二是雖然表演實踐能力強,但缺乏專業理論知識,這種類型的學生在畢業后的職業方向比較分散。因此,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合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兼顧理論知識與表演實踐,對學生的就業取向和興趣特點進行觀察分析,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專業教學,致力于培養理論水平與表演技能兼備且符合融媒體時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表演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專注能力的培養,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必須養成一種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因為演員在排練過程中,有時會被私心雜念所干擾或被外界各種現象吸引,思維離開了應該關注的對象,如此一來將會出現肌肉緊張、神情慌亂等問題。學生應該運用“注意力集中的技術”,假借想象虛構為自己提供根據,并對關注對象加以抽象化改造,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從而將內部和外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象身上,更好地開展表演實踐活動。除此之外,學生要有意識地運用“注意力集中的技術”,對周圍事物進行細致觀察,不斷加深印象,為表演創作儲備豐富的可用素材。有的學生在喧鬧的環境里也能迅速進入角色,而有的學生因為一點點雜音就會被打擾影響,這就說明部分學生還沒有很好地掌握快速集中注意力的技巧。
(六)加強校企合作,使學生了解社會需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高校的戲劇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同過去相比有了明顯變化,社會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學校應當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將校企合作作為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方向。在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時,學校需要始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結合多方面資源共同助力人才培養。在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一些教育學者認為學校應當與文工團、社會培訓機構、企業文藝部門等建立相應的合作關系,使校企合作在多方面能夠持續展開,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舞臺表演機會。要想進一步落實校企合作,校方在推進教學工作進程中要時刻對表演藝術市場的需求進行分析,按照實際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求各個環節緊密配合,才能夠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潮流的優秀戲劇影視表演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有許多好處,主要表現在教師可以更加便利地獲取教學資源,從而為學生設置更加多元化的專業課程,學生也可以擁有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擁有更多的平臺來進行自我展示,不斷地進行經驗積累,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戲劇影視表演者。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戲劇影視專業的學生應該及時轉變思路,提升自身對于專業的理解,最終助力未來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健.淺析應用型本科院校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戲劇之家,2019,(13):182+184.
[2]林起明.“互聯網+”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90.
[3]陳剛,太清華.影視戲劇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策略[J].長江叢刊,2017,(16):194.
[4][1]劉利剛.“互聯網+”時代傳媒人才培養的元思考[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9,35(03):121-128.
[5]邱曉鵬.“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5):194.
[6]鄢小凡.全媒體時代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之我見[J].名家名作,2019,(08):112.
[7]李楠.師范院校影視表演專業的發展策略研究[J].傳媒,2021,(17):81-83.
作者:楊欽 單位:貴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