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藥物分析課程融入思政教育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課程思政通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1]。高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是課程思政的主戰場。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藥物分析課程是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是整個藥學專業教育中學生需要學習的重要科目。其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具備強烈的藥品質量全面控制觀念,使學生掌握藥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2]。藥物分析貫穿藥品研究、生產、供應、臨床實驗和監督管理的全過程,將課程思政融入藥物分析課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還能樹立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本文結合藥物分析的課程內容和特點,對如何在高職高專藥物分析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進行探索與實踐。
1藥物分析課程思政實例
1.1通過科學家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藥物的發展史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從遠古時期神農嘗百草到如今藥物研發水平的迅猛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藥學人堅持不懈的奮斗。瘧疾曾一度在我國流行猖獗,給人民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阻礙我國經濟發展。時至今日,每年全球仍有1億人感染瘧疾,超200萬人死于瘧疾。在國家技術落后、設備殘缺、理論不完善的年代,屠呦呦無所畏懼甚至以身試藥,最終青蒿素得以問世,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已是耄耋之年的屠老仍然帶領團隊進行藥物研發,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在講授喹啉與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分析時,通過講授屠呦呦的經歷鼓勵學生求真探索,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從而實現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結合[3]。
1.2以科學史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青霉素的發現源于一次偶然,也是科學史上一個有趣的篇章。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在一次度假歸來,發現未清洗的培養皿上長出了霉菌,殺死了周遭的葡萄球菌,由此發現了青霉素。這次偶然的發現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在抗生素類藥物分析的授課中,將這一科學故事引入課堂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現象背后可能蘊藏著重大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發現的科學精神。
1.3藥品安全事件
提高學生藥品質量控制觀念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的學生未來從事的工作涉及藥品研究、生產、供應、臨床實驗和監督管理等各個環節,作為應用型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藥學專業素養和藥品質量控制觀念。青霉素作為一種常用的抗生素臨床應用廣泛,但極易引起速發型過敏反應。研究表明這主要與藥物中存在的高分子雜質有關,若不加以控制極易引發藥品安全事件。課堂上以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反應為引例,講述其背后有關的藥品質量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藥品質量控制觀念,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
2藥物分析課程思政的實施要點
2.1授課教師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學科教育的承載和支撐,是教學的根本。因此,授課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和重點。隨著高職高專藥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4]。藥物分析教材涉及知識較為廣泛[5],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理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等學科聯系密切。因此,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應注重建立學科內在聯系,將藥物分析教材由“厚”變“薄”再變“厚”。充分把握教材,合理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做到溶鹽于水、潤物無聲。
2.2積極收集案例并構建案例庫
一個好的案例可以讓課程思政的內容更鮮活、更具有感召力。因此,教師平日里應積極收集案例,構建真實可靠的案例庫,充分挖掘案例背后的課程思政要點。科學精神、家國情懷、職業素養等都是良好的思政元素。經典案例庫的構建與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感,為國家培養出一代有責任、有信仰、肯擔當的好青年。
2.3避免任意拔高和生搬硬套
在藥物分析的授課過程中要避免采用任意拔高和生搬硬套思政元素的方式,否則課程思政將流于形式。這樣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接受度,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對課程的厭煩心理。與培養學生一樣,課程思政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同時也要在課程思政過程中充分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和未來發展方向[6]。只有腳踏實地,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目標,才能有所成效,為國家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課程思政建設任重道遠,作為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學透專業知識,并巧妙地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中,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中將課程思政真正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藥學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清生.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審視[J].江蘇高教,2018(12):91-93.
[2]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宋潔,張寶成,金欣,等.高職高專院校新進教師角色塑造初探[J].2018(3):15-16.
[4]聞俊,洪戰英,范國榮,等.藥物分析翻轉課堂教學實踐[J].藥學教育,2017,33(5):52-55.
[5]宋潔,張寶成.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中藥化學課程思政元素的引入與融合初探[J].科教文匯,2021(21):160.
作者:崔悅 關皎 韓麗琴 申蕾 馮波 朱鶴云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