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團隊建設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青年教師不僅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希望,也是高校教學、科研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和骨干力量。青年教師的文化水平高,也掌握了很多現代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雖然在教學方法方面青年教師占有一定優勢,但是就教學質量而言,青年教師無法與骨干教師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相匹敵。因此,必須重點培養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并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和教學水平提高擺在青年教師培訓培養工作的突出位置,探尋培養和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最佳途徑和有效措施。
一教學團隊的概述
隨著教育體制深化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教學團隊建設受到各院校越來越多的重視。因為在發展過程中很多院校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相差甚遠,所以在工作中就不斷加強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的交流頻率,但是每次的交流活動最終都成為了“辯論會”,骨干教師因為年紀稍長于青年教師,所以在討論過程中就經常會帶有批評的口吻去引導青年教師,可是青年教師掌握了大量現代化教學方法,并且教學效率也要高于骨干教師,這就使得青年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會不斷總結骨干教師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最終嚴重影響交流活動質量。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學校會將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集結到一起,并在教學過程中讓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相互配合開展工作,同時還要讓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在工作中總結對方教學優勢,最終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會得到有效提升[1]。
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現狀
(一)院校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視不夠在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國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力度,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各院校也在不斷提高建設與優化力度,例如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投入、教學環境的優化與改善等。與此同時,院校還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使用力度,寄希望于通過青年教師來帶動我國教育事業現代化發展,但是當青年教師進入校園開展工作后卻發現了問題,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校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較為嚴重,使得青年教師所掌握的各種現代化教學方法無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院校對于教師的關注力度與現代化教學方式落實的管理力度也很低,長此以往,青年教師就會出現教學質量與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動力不足起初青年教師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的主要原因是對職業的熱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熱愛就會很快地被消磨殆盡,那么支撐著青年教師不斷向前的就只有穩定的待遇與不斷提升的津貼。但是當前很多院校卻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津貼等福利基本上與青年教師無關,若是要進行職稱評定也需要得到學校的認可,可是基本上學校認可的只有資歷較老的教師及骨干教師,對于青年教師來說若要得到福利就需要通過消耗青春的方式去“兌換”。這就導致一些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出現了動搖的心理,即在教學過程中不再認真鉆研教學方式的優化,在教師相互討論過程中也不再將自己的想法吐露出來,而是不斷地認同骨干教師的想法,長此以往,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停滯不前。
(三)院校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培訓深度不夠由于當前教育環境下青年教師數量不斷增加,這就導致各院校需要不斷壓縮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時間,因此當前大多數院校的新入職教師培訓時間為十五天左右,通常青年教師在接受了十五天的培訓后就再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就算是進行培訓也只是簡單的講座。當教師進入崗位后無法發展無法很好地利用培訓中的方式進行教學后,青年教師就會利用自己所學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學生,這就導致教師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青年教師利用自己所了解的教學方式開展工作,確實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但是教學質量卻成為了其教學水平提升的阻礙[2]。
三影響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
若要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各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就要對影響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進行總結分析,進而在總結分析過程中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保證在發展過程中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并將青年教師培養成為教育事業長久穩定發展的攻堅力量。
(一)學校因素在總結分析過程中可以了解到,當前影響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學校的管理存在一定缺陷,在發展過程中應當為青年教師提供合理的發展空間,同時還要為青年教師提供相應的學術交流平臺,在平臺中需要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有效引導,以保證可以在發展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只有骨干教師在平臺中盡心盡力將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并積極引導青年教師進行充分思考,才能保證教育事業長久穩定發展,并提高青年教師自身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但是反觀當前我國大部分院校的實際工作可以了解到,現在大多數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利用這樣的方式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而是在工作中讓青年教師自行總結教學經驗,同時在發展過程中為青年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的培訓講座,長此以往,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就算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其實際提升效果也不令人滿意,所以可以了解到當前教育環境下,各高校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是怎樣一個態度,同時也了解到為什么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遲遲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既然在總結過程中了解到應如何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同時也了解到培養體系建立對青年教師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就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去建立相應的平臺,進而通過平臺影響力去提升青年教師綜合能力,并為青年教師未來發展道路提供助力。但是在實際運行中部分高校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培訓保障機制落實與優化滯后,當前各院校雖然已經制定出了相應的保障機制,但是反觀保障機制的落實工作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同時保障機制的優化進度也要滯后于教育改革工作。與此同時,在保障機制落實過程中還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各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將大量教育資金投入到了教學環境改善中,這就導致保障機制中的各項優化工作無法有效開展,講座培訓、教師外出交流等工作安排被一拖再拖[3]。在當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背景下,各高校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發展過程中對教師進行有效評價,以避免出現青年教師因為教學時間短而無法展現其自身應有價值的問題。當前大多數院校對教師獎勵的評定都是根據教師論文數量相關研究等對其進行評價,這就導致在評價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片面評價的情況,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風氣,進而嚴重影響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這樣青年教師在教學中也就不會再一味地關注如何提高教學能力,轉而去思考如何在工作中更多地為自己爭取到利益。
(二)個人因素在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時還可以了解到,導致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無法提升的另一原因就是其個人因素。通過相關數據總結可以了解到,大多數教師的成長都是在剛剛入職的幾年間,但是由于青年教師沒有任何教學經驗,這就導致青年教師在開展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相應的教學經驗,所以教師就無法對教學質量進行把控,長此以往課程教學工作就會出現大量漏洞。有時青年教師還會出現因為教學次數較少,出現教學效率下降的問題,原本教師已經準備了一堂課需要教授的所有知識,但是最終在教學過程中卻因為外界因素受到了影響,使得課程教學工作效率受到了影響。還有一部分青年教師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會選擇利用其他教師的教學模式開展工作,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對課程教學效率提升起到一定幫助作用,教師若長時間利用他人教學模式去引導學生,其自身教學能力就會下降,嚴重的還會出現教師因為長時間利用他人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最終無法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問題[4]。
四教學團隊的建設準則
在開展教學團隊建設前一定要對建設準則進行總結分析,進而有效提高教學團隊建設質量與效率,同時還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對教學團隊進行有效管理,最終有效推動教育事業穩定發展。
(一)團隊建設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教學團隊建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目標,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并不需要所有青年教師都參與進來,因為若是參與團隊活動的人數過多,就會導致教學團隊過于混亂。所以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對團隊人數進行控制,同時還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組織活動,比如在團隊建設過程中設立不同的分隊,這樣就可以對所有青年教師進行有效培訓。與此同時,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將現代化教學引導方式應用起來,以保證在發展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發掘教師自身優勢,以保證在團隊中能夠將不同教師的教學優勢展現出來,營造出多元化共同發展的教學團隊,最終培養出專業能力、專業素養雙高的現代化青年教師,進而推動我國教育長久穩定發展。
(二)團隊要以異質性為主要結構教學團隊成員的選擇一定不要在同等級教師中進行選擇,也不要在同類型教師中進行選擇,因為這樣會導致團隊建設呈現出單方面趨向性發展的形式,長此以往不利于團隊穩步提升,也無法為團隊成員起到實質性幫助。所以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將異質性當作團隊主要建設結構,這樣在發展過程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團隊發展效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在團隊活動中教師還可以相互學習,最終營造出良性競爭環境,進而有效提高青年教師綜合能力[5]。
(三)團隊建設要以構建和諧集體為依托在教學團隊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偶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雖然這樣的問題出現前幾次并不會對團隊和諧造成影響,但是若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此類問題,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到團隊長久穩定發展。那么在發展過程中各院校要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并在團隊建設過程中盡可能地去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以避免在團隊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因為不愉快的事情導致團隊凝聚力受到影響。
(四)教學團隊的建設要以學術交流、教學經驗分享為宗旨雖然說教學團隊是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的一種培訓模式,教學團隊建設的初衷就是為了有效進行學術交流,所以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就要適當融入一些骨干教師。以保證骨干教師在發展過程中可以有效對青年教師進行引導,并進一步提高教學團隊學術交流效率與質量[5]。
五教學團隊的具體實施
各院校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將“人事相宜”的建設理念重視起來,并利用這一教學理念將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工作優化起來,以保證教師理論水平與教學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做到融會貫通,以保證課程、專業、學科能夠融為一體,最終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一)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在教學工作中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這兩項工作存在一定的關聯,但是若進行深究后還會發現其不同之處。那么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將這兩項工作地有效進行總結,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還可以更加深入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在實際團隊活動中就可以利用聽課、評課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總結,在問題總結結束后進行相應的問題討論分析,這樣不僅授課教師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應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其他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此類問題出現。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需要依靠現代化技術論題加以推動,那么在工作中教學團隊就可以通過更加深入的科學研究來推動教學工作進步,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因為全新的科學研究產生極強學習興趣,進而使教學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升[6]。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很多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忽視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只有將這兩種教學方式進行融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理解能力。那么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就需要重點關注這一問題,在團隊中教師出現了此類問題后,團隊就可以通過座談會的方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怎樣將實踐融入理論教學中,通過怎樣的方式能夠在實踐教學中滲透相應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牢牢掌握所學知識。長此以往,團隊中的教師就會逐漸產生自己的教學理念,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課程建設與專業建設相結合在當前這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背景下,團隊建設后的課程教學工作可以通過全校教師進行優化,在發展過程中可以盡量引導專業教師與基礎教師進行授課,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更高學科領域的教學模式總結下來,并利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對課程教學工作進行優化。再加上近幾年隨著教育事業深化改革,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出現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開展工作,進而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使教材內容能夠更加豐富、教學模式更加現代化、教材應用更加合理[7]。
六教學團隊提高青年教學能力的作用
青年教師在教學中總是無法很好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就導致課程教學工作開展得越深入,其問題就會更加明顯。教學團隊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出現,通過教學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因為團隊中有骨干教師作為負責人,通過骨干教師的有效考評就可以進一步明確出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一)教學團隊提高青年教師新知識學習水平由于青年教師的教學經驗積累不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應用傳統教學課件去引導學生,但是隨著教育事業快速轉型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出現在課堂中,這就導致青年教師所應用的傳統課件無法滿足當前教學需求,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青年教師需要不斷進行學習。教學團隊就給了青年教師這樣的機會,通過與其他教師進行學術交流,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能力,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8]。
(二)教學團隊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研究能力很多青年教師在工作中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教研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將所要教授的知識要點總結出來,其教學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教學團隊去總結經驗,進而有效提高自身教研能力,因為在教學團隊中有很多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這些教師的教研能力相當扎實,那么在討論過程中青年教師就可以與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三)促進青年教師多方面教學能力發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中有著很多成員,并且這些成員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也各不相同,那么在相互討論過程中青年教師可以應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降低了教師重復實驗教學模式有效性所消耗的時間[9]。
(四)激勵教師良性競爭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多層面去引導學生,那么青年教師在教學團隊中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去拓展自己的知識接觸面,同時積累大量教學經驗。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了解所學知識,同時拓展學生知識接觸面,最終有效推動教學工作向好向上發展,并長久穩定運行[10]。
七結束語
隨著近幾年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長久穩定發展的依靠,同時也成了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那么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注意,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一定要合理,因此教學團隊就成為了當前流行的培養方式,通過教學團隊培養青年教師確實有效提高了自身教學能力,同時青年教師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鳳婷,徐哲,羅偉.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教學團隊建設的視角[J].教育現代化,2019,6(16):74-76.
[2]馬彩芳.科研引領下的青年教師團隊建設實踐[J].江蘇教育,2019(30):45-48.
[3]馮偉.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學習能力”與“教學能力”的不對等[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20-21.
[4]羅坤,李燕,王明強,等.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J].科教文匯,2020(16):56-57.
[5]趙勁松,汪安云,周書林,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47):25-26.
[6]陳鳳,姜紅明,王頌.探析獨立學院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J].知識經濟,2019(24):107-109.
[7]周禮芳,宋友荔.江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師創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老區建設,2018(22):70-72.
[8]莫艷清.高職院校中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7):249-250.
[9]郭偉.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8,40(6):122-125.
[10]張華,唐紅斌,王邐麗.對大學體育教學團隊建設中教師類型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57(1):100-101.
作者:李慶輝 崔智高 王新軍 鐘嘯 單位:火箭軍工程大學保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