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的企業應用分析

時間:2023-03-21 09:12:0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業財融合的企業應用分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業財融合的企業應用分析

一、引言

伴隨信息科技化發展及數字經濟的要素稟賦,以財務報表、產出核算為主要形式的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的需求,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將是未來傳統財務部門必須重視的問題。信息科技創新加速了以大數據為基礎數字經濟賦能財務管理效率提升,充分實現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價值[1]。業財融合是數字經濟發展下的必然產物,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創新形態,有助于財務管理從靜態型核算向動態化管理轉變。但是,由于業財融合涉及財務和業務兩個部門,二者的復雜關系容易導致溝通交流等信息不對稱問題。鑒于此,本文以業財融合內涵及實施流程為切入點,在探究其在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協調發展基礎上提出如何運用業財融合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策略建議。

二、業財融合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價值

業財融合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奎因坦斯于1922年在其撰寫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一書中提出,其主要強調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事后核算監督功能[2]。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僅實現了企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有效融合,而且實現了核算數據的動態監督,對提升企業效率及財務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信息數據傳遞效率

隨著數字經濟全球化發展,高效率、高透明化信息數據傳遞的重要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不僅降低了現代企業的經營風險,而且促進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協調發展。有效信息數據的傳遞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在業務管理運營等方面的效率[3],另一方面加大了財務方面的動態監督力度,避免了因業務和財務兩個部門溝通不足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發生,能夠有效地降低財務風險。業財融合以數據要素為基礎將企業各個部門進行整合,以此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提升了企業財務管理效率。而且,在傳統業務和財務分離式管理模式下,信息數據傳遞的滯后性、獨立性導致了財務部門只能精準把握財務數據信息,業務部門只能熟悉企業經營或生產成本狀況,未能實現兩者融合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目標。

(二)提升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業財融合實現了傳統財務管理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不僅使財務部門所管理的對象更加明確,而且提高了財務管理的精準度,是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4]。所謂管理精細化主要包括兩層意思:其一是管理對象多而不亂;其二是管理方法的準確性。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作為國有企業尋求產品多元化發展不可避免,業財融合管理模式能夠解決在業務多元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能夠幫助企業較為全面地把握企業財務狀況,并及時提出相應的管理策略。同時,業財融合會讓財務管理從靜態化管理向動態化管理轉變,使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握產品成本的相關數據,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信息依據。

(三)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傳統的財務管理僅僅是通過各種數據統計后將財務狀況對外呈現的單一化方式,形式過于照本宣科,缺乏對數據產生的原因及關聯性的思考,而且從時間節點來看,缺少事后監管導致后期產生對財務狀況復審的成本,并容易發生財務風險。業財融合恰恰運用數據要素并依托信息技術平臺能夠解決該問題,有助于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同時,業財融合管理模式有助于構建企業內部數據生態圈,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電子發票、客戶訂單等業務數據以數字信息的形式傳遞到企業財務共享平臺,并由該平臺進行進一步歸類處理后生成會計數據。反過來會計部門也能追溯到相關的財務數據,提升了財務管理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度。

三、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業財融合專業人才

業財融合是信息科技發展下的必然產物,也是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企業想要在內部有效地實施業財融合,必須擁有專業復合型人才。換而言之,作為財務部門的員工既要精通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而且還必須要熟悉企業業務流程,只有把業務和財務有效結合才能實現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價值。但是,企業現階段缺乏復合型人才,這嚴重阻礙了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推進實施。目前,財務管理傳統模式下的員工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也導致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意愿與實際相背離。

(二)對業財融合的認知度不高

雖然在前文中提到企業對復合型人才有所需求,但是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由于明確的部門分工、權責分明,作為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各履其責,使得業財融合僅僅作為一個理論性概念存在。作為業務部門更多關注的是企業的產品供應鏈是否及時,產品質量是否滿足市場需要[5],而財務部門關注的是企業的開支狀況、經營收益水平等。從而我們不難看出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各自以自身工作范圍為中心,兩者缺乏溝通導致信息不對稱。究其原因:第一,無論是業務部門還是財務部門,兩者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都過于單一化,根本無法涉足自身以外的工作中去。因此,業財融合在企業內部很難被實施。第二,作為企業對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宣傳不夠,再加上缺少對員工相關知識的培訓,導致對業財融合的認知度不高。

(三)業財融合管理機制不健全

企業已經習慣了業務和財務分離式管理模式,雖然建立了各種信息技術平臺,但因為兩者的業務流程不同導致各自形成自己的業務體系和指標框架。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是財務部門僅對自己部門的資金流動狀況進行統計,不能有效地對業務支出的款項用途、企業成本加以監管,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水平。而業務部門是對企業經營成本核算后將數據報給財務部門,然后由財務部門再進行梳理加以呈現,是一種形式上“點對點”數據交接。構建健全的業財融合管理機制能夠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優勢,形成信息資源共享,解決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6]。

(四)信息科技水平低下

業財融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平臺,運用數據要素將業務與財務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該管理模式必將成為一種趨勢。企業規模發展越大,數據管理就越困難。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構建統一的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將大大提高財務、業務、生產與銷售等部門的管理效率。但是,企業對信息科技的運用不足導致各個部門間的數據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勢必會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財務數據核算的誤差風險,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成效。

(五)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業務和財務分離的考核制度未能充分體現業財融合的考核指標,缺乏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機制,傳統的考核機制已經不能滿足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的考核方式。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將大大提高數據信息的傳遞效率,降低資源的消耗成本。同時,還能夠增強員工的“干中學”自我意識,有助于推進業財融合在企業內實施。業務和財務是企業的兩個重要職能部門,業財融合能夠將這兩個部門有效融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經營提供科學依據。

四、通過業財融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業財融合作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是信息科技發展下的必然產物,也是一種發展趨勢。因此,必須組建與之相對應的專業人才隊伍。其實施路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第一,從企業自身出發,通過宣傳增強員工對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的意識,鼓勵員工發揚“工匠”精神,通過與高校合作不定期舉行企業內部培訓,為員工創造“干中學”的學習氛圍。第二,企業可以通過“輪崗制”讓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員工相互熟悉彼此的工作流程,實現兩部門員工都能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人才培養目標。第三,通過不斷引進高校人才給業財融合的實施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二)構建數據信息共享平臺

業財融合就是以數據要素為核心并依托信息科技平臺將業務和財務有效結合的組合體,是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信息相統一的有效路徑[7]。黨的十八大以后,數字經濟在我國快速發展,數據要素優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發揮數字化信息優勢能夠將財務和業務更好地整合,降低部門間信息獲取成本。構建完善的數據信息管理平臺就是要解決業務和財務部門數據信息的獨立性和誤差性,能夠充分發揮數據要素資源共享,從而避免傳統管理模式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健全的數據信息管理平臺能夠幫助企業準確把握財務信息,實現從事前數據核算到事后實時監督的全方位式動態監管模式,提升財務監管的精細化水平。業財融合模式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打破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財務共享平臺,全面推進企業財務創新改革,不斷完善和提升信息技術水平。構建數據信息管理平臺能夠幫助企業實時把握生產經營狀況,及時根據銷售業績數據選擇最優資源配置,通過及時調整生產策略或銷售策略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以內部培訓提升業財融合專業技能

業財融合雖然在早期被提起,但人才隊伍的專業化能力不足,導致業財融合還僅僅作為一個概念被企業所認知。因此,企業應該摒棄落后的經營管理理念,充分發揮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數據要素優勢,優化產品要素配置,并通過宣傳增強員工對業財融合的認知。同時,企業應該發揮自身調控作用,協調業務和財務部門之間的協作,為業財融合的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業財融合作為新型管理模式在我國剛剛起步不久,還處于摸索階段,企業應該根據各自的情況探究符合自身發展的業財融合管理模式。除此以外,企業應該通過強化企業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業財融合水平。經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員工培訓機制,通過邀請高校專家不定期舉辦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業財融合專業技能,為企業儲備更多的優秀人才。

(四)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

健全的企業管理機制能夠促進業財融合在企業間實施,國有企業可以依托信息科技平臺并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在財務、業務等部門的協調作用。構建業財融合一體化管理機制是將財務管理目標和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有效統一,使財務管理從單一的數據核算及數據呈現向動態化管理轉變。具體表現為企業可以根據數據信息實時熟知生產經營,而且,將業務流程與信息技術深度結合能夠幫助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做到動態預警,提升了財務管理效率。與此同時,業財融合能夠加強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依托信息科技手段搭建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以此破除部門間的信息屏障。

(五)完善考核體系業財融合是業務和財務的統一
體,建立全面的考核體系能夠客觀公正地對員工專業能力以及績效做出評價,也能夠增強員工對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的重視度。比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需求及時調整績效考核的指標比重,以此來引導業務、財務員工向多元化復合型人才發展。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考核指標是業務和財務分開的,具有單一化、片面化的缺點。業財融合是基于信息科技背景下將業務和財務二者合一的新型管理模式,這就要求無論是業務還是財務部門的員工都必須兼具兩個不同領域的知識,構建健全的考核體系有助于部門員工增強對業財融合的認識度。

五、結束語

數字經濟背景下推行業財融合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信息科技是業財融合的載體,為業務和財務搭建了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了信息數據資源共享。業財融合的誕生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而言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機遇。這就要求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進行信息技術革新,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另外,企業在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要不斷完善員工的績效考核體系,促進員工向復合型人才逐漸轉變,為業財融合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帆.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改善對策研究[J].中國產經,2022(16):129-131.

[2]陳長園.探討企業實施“業財融合”助推財務管理價值創造[J].財會學習,2022(24):1-4.

[3]胡茂.關于業財融合的新型財務信息化系統構建思考[J].財會學習,2021(7):4-6.

[4]楊靜.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相關問題探討[J].財務管理,2022(9):34-36.

[5]董雙霜.業財融合下的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22(8):47-49.

[6]陳洪英.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舉措[J].財務管理,2021(8):15-29.

[7]朱光培.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財會學習,2022(11):15-17.

作者:曲莉 周平根 單位:南京國材檢測有限公司 三江學院法商學院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美妇岳的疯狂迎合|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男人添女人p免费视频动态图|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 se94se欧美综合色| 少妇大胆瓣开下部自慰|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疯狂七十二小时打扑克| 午夜视频高清在线aaa|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99热这里有精品|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a级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