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鱸魚池塘養殖及病害防治分析

時間:2023-03-31 18:09:53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淡水鱸魚池塘養殖及病害防治分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淡水鱸魚池塘養殖及病害防治分析

淡水鱸魚病害的發生流行不僅會導致大批量的鱸魚發病死亡,面臨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不規范的藥物使用行為,還會對淡水鱸魚的品質構成嚴重危險,藥物殘留,毒素殘留會嚴重威脅到食用人員的身體健康。所以為了整體上提高淡水鱸魚的養殖效益,就需要加強高產高效養殖技術的針對性推廣和應用,指導養殖戶積極學習池塘養殖相關技術,并落實病蟲害防治理念,保證淡水鱸魚能夠健康生長發育,減少環境當中的致病因素,更好地推動水產養殖業的現代化和可持續化發展。

1淡水鱸魚池塘養殖技術

1.1做好前期準備

為了更好的養殖鱸魚,保障鱸魚能夠健康生長,降低各類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率,養殖戶應該在魚苗放養20d之前將池塘的水抽干,并且應該將池塘底部過多的淤泥清理干凈,保持淤泥厚度20cm以下。利用強烈的陽光對池塘底部進行暴曬處理,直到池塘底部被曬成龜背狀。放苗前10d要對池塘進行進一步的消毒處理,殺死池塘當中的病原體和相關的敵害生物,可以選擇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潑灑生石灰按100kg/667m2左右。為了保障池塘的排水通暢,養殖戶還應該在池塘口設置進水口和排水口,確保池塘當中的污水能夠快速排出,新水能夠注入其中。為了防止敵害微生物和敵害生物的入侵,應該在進水口設置2層~3層的過濾網,保障進水通暢安全。除此之外,在淡水鱸魚養殖管理期間,池塘內部也需要配置完善的養殖設施,在池塘當中應該配置必要的增氧機、發電機,這樣能夠更好地維持池塘水體環境達標,增加池塘水體當中的氧氣濃度,滿足淡水鱸魚的生長發育所需。

1.2種苗培育

1.2.1網箱配置。在網箱配置時要充分考慮鱸魚養殖期間的飼料投喂要求,要保證飼料投喂更加便利,一般情況下在池塘特定的位置搭建一個飼料投喂棧橋。投喂餌料專用的棧橋搭建完成之后,分別在棧橋的兩側設置網線,通常選擇使用聚乙烯網片制作成網箱,根據池塘的規格養殖面積,對網箱尺寸進行有效設置,通常控制在2m×3m,使用竹竿進行加固處理。

1.2.2魚苗的淡化處理。在發展鱸魚的淡水養殖之前,應該對魚苗進行淡化處理。具體操作是在魚苗培育過程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對池塘的鹽度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使魚苗對淡化養殖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將魚苗投放到池塘當中進行養殖時,還需要保持池塘當中一定的鹽分,使池塘的鹽度與魚苗前期的生長鹽度保持相似,這對提升魚苗的存活率有著很大的幫助,一般會在池塘的網箱當中設置一個小的水體,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鹽,對池塘內部的鹽度進行適當的調控,給予魚群有一定的適應環境的時間,保證魚苗能夠健康生長。

1.2.3魚苗培育。在魚苗培育過程中,如果頻繁的更換養殖池塘,就會造成魚苗的體表出現損傷,降低魚苗的成活率,對養殖效率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在更換池塘時,鱸魚也需要利用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對自身的生長效率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魚苗培育過程中應該盡量在原有的池塘當中進行培育。通常說來,培育出來的魚苗長度控制在2cm~3cm,網箱可以養殖500尾/m2的魚苗,在實際培育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增加魚苗的放養量,這樣能夠避免在培育過程中因為魚苗死亡,影響到最初的放養質量。

1.2.4餌料投喂。為了方便后續階段的淡水鱸魚池塘養殖的管理,在育苗階段應該注重做好訓練工作,確保魚苗能夠具備一定的攝食能力,避免在生長中后期因為飼料采食不足,影響到自身的生長發育。在訓練魚苗采食餌料時可以保證每天共計飼料4次,投喂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飼料的投喂量一定要控制在魚群的采食范圍當中,避免飼料投喂量過多導致水體突然惡化,并且在飼料投喂期間要密切監測魚群的采食情況,要確保整個魚群攝入充足的餌料,采食較為均勻。在實際的飼料投喂過程中,可以根據魚苗搶食的強度來判定魚群是否采食完畢,當魚苗采食量逐漸下降之后,要停止投喂飼料,避免因為投入飼料過多引發腸胃疾病。

1.2.5加強分級處理。一般在魚苗培育10d~15d左右,部分魚苗能夠達到5cm以上,這時就需要根據魚苗的生長情況進行有效的分群處理,避免因為同一個網箱當中的魚苗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出現惡性爭食,導致生長較弱的魚苗采食不到飼料,而生長較強的魚苗個體過大。一般在育苗培育10d左右可以在網箱區域當中隔出一片小的區域,生長較弱小的魚苗進行集中喂養,通常在投喂15d左右,就可以將其投入到大池塘當中,進行集中養殖管理。這種養殖方式,能夠為鱸魚開展淡水養殖提供一定的緩沖期,避免因為養殖環境突然發生改變對鱸魚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1.3鱸魚苗放養

當鱸魚魚苗經過暫養養殖更好的適應淡水養殖環境之后,就可以將其轉入到池塘當中進行集中養殖管理。暫養結束之后,養殖戶應該將網箱拔除,將鱸魚苗按照大小進行分階段放養。通常情況下,在鱸魚放養養殖管理過程中,應該與其他的魚群進行搭配放養,池塘放養鱸魚1500尾/667m2左右,同時放養100尾左右的鯽魚以及20尾~30尾的花鰱。鯽魚具有清除魚糞便的作用,而花鰱能夠有效地控制池塘當中的浮游生物,通過將鯽魚花鰱與鱸魚一起混合養殖,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鱸魚健康生長。

1.4加強日常管理

1.4.1鱸魚的養殖生產記錄。在鱸魚淡水養殖管理過程中,飼養管理人員應該詳細的記錄生產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種信息,包括了池塘的編號,池塘的面積,養殖的品種,投放的數量。鱸魚在生長發育階段很容易出現暴飲暴食現象,在飼料投喂期間,如果一次性投放了大量的飼料,很容易因為暴食而出現消化系統疾病,所以在進行飼料投喂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好飼料的投喂量,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投喂,保證每一條鱸魚都能夠采食充足的飼料,但不能夠過度采食。在池塘當中可以配制餌料機,做到定時定量的投放餌料,確保投放飼料得當,同時在鱸魚采食過程中,也需要密切監測鱸魚的生長狀態,根據鱸魚的個體大小、采食欲望,適當的調整飼料的投放量和投放次數。另外在鱸魚養殖管理期間,也需要注重做好水質的科學管理工作,良好的水體能夠降低環境當中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鱸魚喜歡在清潔、氧氣相對較高的水體當中生活,要根據水色和透明度的變化,靈活的調整換水量,特別是在鱸魚培養的中后期,由于體型顯著增加,再加上養殖密度相對較大,池塘當中的生物量顯著增多,換水量應該比前期較大,一般換水量達到30%/次左右[1]。根據季節的不同,要適當的增加增氧機的開啟時間,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夏秋季節和養殖的后期階段,要提前將增氧機打開,促進水體當中的氧氣溶解。另外為了更好的緩解池塘底部殘余餌料以及魚產生的排泄物對水質環境造成的污染,可以在水體當中投放一定的益生菌制劑,例如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通過利用有益菌群能夠減少有害生物對水體當中氧氣的過度消耗,保障水質良好。最為重要的是應該注重做好池塘的巡護檢查工作,鱸魚養殖期間做好巡查工作是重中之重,通過妥善有效的巡護處理,能夠及時發現患病的鱸魚,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將各類病害控制在萌芽階段。在淡水鱸魚池塘養殖期間堅持每天對池塘進行巡視檢查,尤其是在6月~9月高溫高濕季節一旦發現問題應該及時處理。同時在巡護處理期間也需要密切監測鱸魚的采食情況,由此可以判斷鱸魚的身體健康,觀察鱸魚是否存在浮頭,因為發病前期階段,池塘當中會存在少量的魚浮頭現象,通過觀察該種現象能夠及時確定最佳的用藥時間。

1.4.2明確養殖用藥記錄。一般說來淡水鱸魚池塘養殖管理過程中,用藥記錄主要包括了用藥的時間、用藥名稱、用藥劑量和用藥產生的效果。在鱸魚養殖管理期間用藥管理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避免在養殖后期出現氨氮和亞硝酸鹽中毒。鱸魚生長發育階段隨著餌料的使用量逐漸積累,以及其鱸魚體重的逐漸增加,池塘當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會嚴重影響到鱸魚的健康生長,這就要求飼養管理人員及時換水,并利用微生態制劑來改善池塘底部。另一方面在鱸魚池塘養殖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循休藥期。如果池塘出現了患病情況,需要使用藥物進行防治,應該嚴格遵循休藥制度。

2淡水鱸魚池塘養殖常見病害的防治

2.1鱸魚淋巴囊腫病

鱸魚淋巴囊腫病是由彩虹病毒感染引發的一種接觸性的病毒性疾病,該種病毒由20面體組成對稱,直徑大小在130μm~333μm,屬于DNA病毒。鱸魚淋巴囊腫病主要發生在6月~8月的高溫高濕季節,主要危害1齡期的魚種,感染率在70%,死亡率能夠達到30%,發病之后魚群身體的兩側、尾部以及背鰭尾氣上都會散布有很多單個的疣狀物,疣狀物大多呈現黃白色,中間夾雜有少量的血絲[2],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疣狀物會逐漸的充血糜爛,外觀呈現鮮紅色,輕輕擠壓疣狀物能夠脫離于體,并從中流出大量的血液。目前該種疾病沒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應該構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清理,徹底剔除患病魚、病死魚,防止相互接觸感染,可以采用防治細菌的方法進行輔助治療,預防出現繼發感染。

2.2鱸魚皰疹病毒病

鱸魚皰疹病毒病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一類病毒性傳染性疾病,該種病毒屬于20面體,構造同樣屬于DNA病毒,發病之后在患病魚的頭部,軀干,尾部和眼球等表面都會形成很多小的水泡狀異物大多會集合形成一個大的塊狀。由于水泡異樣物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發,會導致巨大化的細胞形成,患病處顏色呈現銀白色。發病階段患病魚能夠正常流動,正常采食,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死亡,但是會嚴重影響到鱸魚的正常生長,使得飼料的利用率顯著下降。該種疾病在夏季高溫季節高發。發病期間魚苗不要進一步的移動和更換池塘不要分選魚苗,更不能夠移動患病的網箱,防止病原繼續傳播蔓延,并及時清理患病魚。

2.3鱸魚皮膚潰瘍病

鱸魚皮膚潰瘍病是由弧菌屬的細菌感染引發該種疾病,主要發生在7月~10月,8月~9月會進入到發病高峰期。該種疾病的典型流行特征是一個高峰期度過之后,短時間內會又經歷一個高峰期,感染范圍逐漸擴大,具有極高的傳播流行率,常常會引發急性死亡率,通常在20%~60%,危害嚴重時,死亡率能夠達到80%以上,各個年齡的鱸魚都可以發病,2年齡的鱸魚最容易感染,死亡率最高。典型的癥狀是身體顏色逐漸變深,最初在皮膚和上下頜會出現充血出血的現象,鱗片逐漸脫落,頭部尾部相較魚鰭感病情更為嚴重,尾鰭末端和頭部以及體側的皮膚逐漸潰爛形成潰瘍病斑,導致肌肉爛穿,臟器外露。解剖之后發現肝臟顯出腫大,顏色呈現黃白色不均勻,腎臟顯出腫脹,腸壁充血明顯,一般體表出現出血癥狀之后就會陸續進入到死亡階段。防控該種疾病,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環丙沙星等藥物進行飼料投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4鱸魚水霉病

鱸魚水霉病是由水霉菌感染引發的一類接觸性傳染性疾病,主要是因為鱸魚體表出現損傷,水霉菌趁傷口入侵深入到組織,并迅速繁殖蔓延,向外生長出很多長絲狀的菌絲體。肉眼觀察患病魚的損傷部位的菌絲體呈現白色的棉絮狀,由于傷口組織受到水霉菌的嚴重破壞,造成與體表負擔過重,不能夠正常流動,采食量逐漸下降,身體逐漸消瘦,最終死亡。該種疾病大多發生在魚苗進入池塘后的10d~20d和末期鱸魚出售之前,常常因為拉網搬運或者操作不當,導致鱗片脫落,體表損傷所致。在防控該種疾病時,一定要保證捕撈操作的小心謹慎,盡量選擇使用質地較為柔軟的網易制作捕撈用具。放養之前可以選擇使用堿式碳酸銅進行藥浴處理,或者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藥浴,處理時間控制在5min~10min,發病期間全池潑灑0.5%的硫酸銅溶液[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以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水產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淡水鱸魚因為營養價值全面,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直接推動了淡水鱸魚養殖業的現代化發展。池塘鱸魚養殖模式之下,應該完成適當的科學規劃建造池塘,科學選擇優質的種苗,并注重加強水域環境的有效控制,科學投喂飼料,同時要注重加強常見傳染性疾病的針對性防范,這樣才能夠滿足鱸魚的生長需求,促進鱸魚快速生長,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大大提升養殖效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鱸魚產品。

參考文獻

[1]文富強.淡水鱸魚池塘養殖技術要點[J].山西農經,2017(22):83-84.

[2]徐慧萍.淡水鱸魚池塘養殖技術要點[J].黑龍江水產,2016(3):17-19.

[3]馬曉林.淡水鱸魚池塘養殖及病害防治技術[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10):245-247.

作者:劉俊英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農業農村水利局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午夜小视频免费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国产视频你懂得|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豪妇荡乳1一5|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韩国免费乱理论片在线观看2018|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www| 天堂mv在线免费看| www.一级片|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图|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