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研究》創刊于2018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管理會計領域的學術期刊,始終站在行業前沿,致力于推動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該雜志不僅關注傳統的成本管理、預算與預測、績效評價、價值鏈分析等領域的研究,還緊跟時代步伐,鼓勵探討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區塊鏈技術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以期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決策質量。
在成本管理方面,雜志 歡迎研究者深入探討如何優化成本結構,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包括研究成本驅動因素、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策略等,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成本管理方案。預算與預測是管理會計的另一重要領域。該雜志鼓勵研究者關注預算制定、執行和監控的全過程,以及預測方法的創新和應用。通過優化預算流程和預測模型,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績效評價是評價企業管理效果的關鍵環節。雜志關注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指標的選擇以及評價方法的創新。研究者可以探討如何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激勵員工積極工作,提高企業整體績效。價值鏈分析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和劣勢的重要工具。它鼓勵研究者運用價值鏈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企業內外部價值活動,為企業制定戰略提供有力支持。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稿件應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內容。來稿文責自負,本刊有稿件刪改權,如不同意,請來稿時注明。
(二)引用、標注參考文獻≥15條以上近五年文獻,在正文中標注時,要按照在文章中引用的順序排列,請選用親自閱讀過的一次文獻,不能引用內部資料、待發表和二次文獻。
(三)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順次編號,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四)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五)“作者簡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研究生文章需其導師任通訊作者,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碩博導師。
(六)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七)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八)正文每段第一行起空兩格;文中獨立段落的引文,首行另起空四格,回行空二格排齊,獨立段落的引文首尾不必加引號。獨立段落的引文字體變為仿宋體。
(九)圖表應少而精,能用文字說明的不用表,能用表說明的不用圖。圖表的標題及文字說明均用中文。表用三橫線表,表內同一項目(指標)數據要求小數點后位數一致。
(十)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11號11樓,郵編: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