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57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致力于探索真理、繁榮學術研究,始終堅持開拓創新、高標準、高質量的辦刊思想。它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和師范性的辦刊特色,為廣大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該學報刊載的論文涵蓋了哲學社會科學的各個專業領域,主要刊載哲學、經濟學、法學、語言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等方面的論文。這些論文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學科領域,反映了該學報對廣泛的研究興趣的包容性和深度。學報始終堅持學術性,追求學術研究的真理和嚴謹性。它注重學術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學術水準,嚴格把控論文的審稿和發表流程,確保論文具有學術價值、可靠性和可信度。同時,學報也注重學術交流和學術合作,通過學術研討會、學術論壇等活動,促進學者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學術界的共同進步。
創新性是該學報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它鼓勵學者提出新穎的研究觀點和方法,推動學術界的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過推動創新研究,該學報為學術界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豐富了學術研究的內容和領域。此外,作為師范性的學術期刊,該學報注重教育學科的研究和發展。它關注教育問題和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交流與融合。通過發表優質的教育學論文,它為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學術借鑒和思考。它作為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和師范性特色的學術期刊,致力于探索真理、推動學術研究的繁榮。通過刊載各個專業領域的論文,促進了哲學社會科學的跨學科交流和合作。未來,該學報將繼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的辦刊思想,推動學術界的創新和發展,為學者們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和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一般以12000字為宜(優稿、特稿可在20000字左右),如不同意編輯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
(二)來稿應為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論文要求必須原創,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三)參考文獻著錄:執行GB/T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四)文題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觀察”等無特定意義的詞。
(五)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六)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七)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八)請在來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300字)與關鍵詞(3~8個),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能出現“本文”字樣。
(九)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校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務必注明基金編號。
(十)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金相照片請提供原件并標明放大倍數。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號,郵編: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