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警察學院學報是一本由貴州警察學院主辦的政治期刊,1988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法學探索、公安理論與實踐、專論·爭鳴、公安法治研究、大數據警務與網絡安全、法律思維與警用邏輯、教育與教學研究。
《貴州警察學院學報》創刊于1988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貴州警察學院學報》是貴州省高等學校、中國公安部直屬高校——貴州警察學院主辦,為全國公安院校高級期刊之一,被廣泛認為是中國公安領域一份質量很高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公安學、法律學、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四個學科構成,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以警察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核心, 并致力于推動一流警察學教育和高質量學術研究。刊物內容主要涵蓋警察學、法學與社會學、管理學,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學科。本刊也特別關注犯罪學、刑事偵查、法醫學、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社會安全等領域的學術和應用發展。它注重學術質量,絕大多數的文章都經過嚴格篩選和同行評審,以確保文章的學術性和權威性。
雜志的編委會由貴州警察學院及中國公安部領導和權威專家組成,指導雜志發表優秀學術成果,推動公安領域教育和科研發展。總之,其發表的一系列論文、調查和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學術平臺,創新和推動了警察學教育和科研領域的發展。同時,該雜志也為廣大警察培訓人員、公安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和權威的學術交流平臺。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自征稿截止后一個月內,將發出《用稿情況通知》,獲得用稿通知者,可按編輯部建議進一步修改后提交電子文稿。如在收到《用稿情況通知》前,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請作者務必告知。
(二)本刊實行專家盲審制度,稿件正文中不宜出現任何個人信息。
(三)參考文獻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應按順序排列,并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在文中標明如[1]、[2]、[3]。如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重復引用,則文中[1][2][3]順序不變,文末標明。
(四)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五)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六)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七)稿件包含中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等內容,并請在正文后附作者姓名、民族、職務、職稱、單位、地址、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等信息。
(八)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九)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十)每圖應有圖序、圖題、圖注和圖身。圖中的物理量用符號表示并注明單位。圖序、圖題、圖注以及所用的名詞、術語要與正文一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貴陽市龍洞堡,郵編:55000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