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計算機實驗總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2018年9月 制定本教研室工作計劃,開第一次教研室會議督促大家上好第一堂課。檢查本教研室老師的教學進度表、教案 。檢查本教研室相關機房軟件安裝、設備能否正常使用。
2、2018年10月積極籌備院技能大賽,選拔學生,培訓指導。
3、2018年11月 通知本教研室的老師準備資料,收集并檢查材料,順利通過院系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期中教學檢查,在此期間隨堂聽課、陳瑜老師進行公開教學課。
4、2018年12月 本教研室成功地承辦了院“尚能杯”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能大賽和綜合布線技能大賽。通過大賽,拓寬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生技能。并為省級計算機網絡應用和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賽項儲備了人才。
1. 材料
試驗于2011年6月安排在新鄭市梨河鎮陳莊村陳創明的承包田內。土類為褐土,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勻。該田塊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2.9克/千克,堿解氮96.8毫克/千克,速效磷(P2O5)12.6毫克/千克,速效鉀(K2O)100.6毫克/千克。供試作物玉米,品種為“鄭單958”。供試“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00克/升,Cu+Zn +Fe+Mn≥20克/升)由哈爾濱細胞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
本試驗設三個處理,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面積40平方米。
處理1:常規施肥+用供試肥料400倍液,于玉米七片葉時噴施,共噴1次;
處理2:常規施肥+與處理1同期噴灑等量清水;
處理3:常規施肥。
試驗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常規施肥為:生長期667平方米追施40%復合肥25千克 、尿素30千克,追肥分兩次進行,分別在6片葉和11片葉時進行。試驗地玉米于小麥收獲后6月8日播種,6月14日齊苗,及時間苗、定苗,行株距為60厘米×27厘米,667平方米4100株。嚴格按照試驗方案的要求于玉米7片葉時(7月6日)進行噴施肥液或清水。10月1日收獲玉米,收獲時以小區為單位收獲,收獲后及時晾曬、脫粒,產量記晾曬、脫粒后的干籽重,并同時進行考種。試驗除按方案要求的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二、結果與分析
1.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對玉米經濟性狀的影響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改善了玉米的經濟性狀。由表1可看出:處理1較處理2、處理3穗粒數增加10.1粒、11.6粒,千粒重增加8.1克、10.3克。說明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夠增加玉米的穗粒數和千粒重。
【關鍵詞】 丹參總酚酸 穩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臨界相對濕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and stability of salvianolic acids. Methods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light, heat and humidit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alvianolic acids is basicly stable, the CRH is about 45%.
Key words:Salvianolic acids ; Stability;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UV spestrophotmetry
丹參總酚酸是丹參藥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水溶性的成分,目前對于其在化學藥理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關于其穩定性的研究還有所欠缺。現有報道稱丹參酮不穩定,容易氧化發生改變;丹參切片前經水浸泡,水溶性成分損失嚴重,總酚類損失約97%,原兒茶醛損失約55%。但對于固體形態下的總酚酸類成分,還沒有相應的穩定性的研究報道。由于其含有酚性基團,普遍認為其應該不是很穩定。本實驗從光、熱、濕的角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丹參總酚酸的含量變化,得出了總酚酸類比較穩定的結論。
1 材料與儀器
島津U-20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光照箱(協和藥物所提供);恒溫恒濕裝置(自制);原兒茶醛標準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含量>98%);丹參總酚酸(自制,含量69%);十二烷基磺酸鈉Sodium dodecylsulfonate(分析純);三氯化鐵(分析純);鐵氰化鉀(分析純);硫酸(分析純);蒸餾水
2 方法
2.1 丹參總酚酸的臨界相對濕度(CRH)考察
2.1.1 計算不同濕度下丹參總酚酸的吸濕百分率精密稱取丹參總酚酸6份各2g,放入相應的濕度裝置中,放置72 h后,取出,重新精密稱量。按照吸濕百分率(%)=(吸濕后的重量-吸濕前的重量)/吸濕前的重量,計算不同濕度下丹參總酚酸的吸濕百分率。
2.1.2 繪制丹參總酚酸的吸濕平衡曲線以相對濕度(Humidity)為橫坐標,以吸濕百分率(Moisture absorption)為縱坐標,繪制吸濕平衡曲線。
2.2 光、熱、濕三因素對丹參總酚酸的穩定性影響的考察
2.2.1 光穩定性實驗稱取總酚酸提取物5份,照射10 d(光照強度為4500~5000lx),于第0,1,3,5,10 d取樣,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的含量變化(以原兒茶醛計)。
2.2.2 熱穩定性實驗稱取總酚酸提取物5份,密封于玻璃瓶中,分別于60、80℃恒溫干燥箱內放置10 d,于第0,1,3,5,10 d取樣,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的含量變化(以原兒茶醛計)。
2.2.3 濕穩定性實驗稱取總酚酸提取物5份,置于兩個密閉器皿中,相對濕度分別為75%(NaCl)和92.5%(KNO3),于室溫放置10 d。于第0,1,3,5,10天取樣,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的含量變化(以原兒茶醛計)。
2.3 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及其方法學考察
2.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原兒茶醛標準品1mg 置于1 ml的容量瓶中,加少量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2.3.2 樣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丹參總酚酸提取物1mg,置于1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的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2.3.3 標準曲線的制備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20,30,40,50 μl,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加入無水乙醇5.0 ml,搖勻;加入0.3%的十二烷基硫酸鈉2.0 ml,2%三氯化鐵-1%鐵氰化鉀(1∶0.9)顯色劑1.0 ml,暗處放置5 min,再加入0.1 mol/l的鹽酸至刻度,搖勻,暗處放置20 min,同時制備空白液。在730 nm處測定吸收值。繪制標準曲線。
2.3.4 樣品的含量測定精密吸取樣品溶液30 μl,按照標準曲線項下進行測量,測定丹參總酚酸的含量(以原兒茶醛計)。
2.3.5 穩定性實驗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按照標準曲線項下進行顯色,間隔一定時間測定1次,持續2個 h。
2.3.6 加樣回收率實驗由吸濕平衡曲線可以得到,丹參總酚酸提取物的臨界相對濕度為45%。其在常溫下不容易吸潮。這對于丹參總酚酸的保存具有一定意義。
3 結果
3.1 丹參總酚酸的臨界相對濕度考察
3.1.1 計算不同濕度下丹參總酚酸的吸濕百分率按照吸濕百分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到不同相對濕度下(即20%,30%,40%,50%,60%,70%)丹參總酚酸的吸濕百分率分別為:0.4%,0.8%,0.96%,1.56%,4.03%,6.09%。
3.1.2 繪制丹參總酚酸的吸濕平衡曲線結果見圖1。
圖1 丹參總酚酸的吸濕平衡曲線(略)
由吸濕平衡曲線可以得到,丹參總酚酸提取物的臨界相對濕度為50%。其在常溫下不容易吸潮。這對于丹參總酚酸的保存具有一定意義。
3.2 光、熱、濕三因素對丹參總酚酸穩定性影響的考察
3.2.1 丹參總酚酸的光穩定性實驗在光照1,3,5,10 d之后,丹參總酚酸的含量由原來的69.21%降為69.18%,68.45%,68.60%,68.36%。
3.2.2 丹參總酚酸的熱穩定性試驗在80℃恒溫1,3,5,10 d之后,丹參總酚酸的含量由69.21%變為69.24%,69.12%,68.60%,68.83%。
3.2.3 丹參總酚酸的濕穩定性實驗在RH=75%的條件下恒濕1,3,5,10 d之后,丹參總酚酸的含量由69.21%變為69.05%,69.36%,69.10%,68.94%。
由以上數據可以得出,丹參總酚酸在光、熱、濕穩定性試驗中含量幾乎沒有變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3.3 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及其方法學考察
3.3.1 標準曲線的制備以吸光值X為橫坐標,濃度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Y=0.324 4X+7.8 ×10-3,r=0.999 8;丹參總酚酸在11~55 u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3.2 樣品的含量測定按照標準曲線項下方法進行測定,測得丹參總酚酸的含量分別為69.21%,68.54%,69.78%,RSD為 0.90%。
3.3.3 穩定性實驗按照標準曲線項下方法進行測定,測得吸光值分別為0.924,0.931,0.938,0.955,0.976,RSD為2.21%。
3.3.4 加樣回收率實驗按照標準曲線項下方法進行測定,測得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5.13%,105.07%,101.15%,100.40%,97.07%,平均回收率99.76%,RSD為3.86%。由以上實驗數據可以表明比色法測定丹參總酚酸的方法可行。
4 討論
臨界相對濕度實驗可以用來定量的研究濕度對藥物的影響,為制定產品的工藝條件提供依據,藥物的生產和貯存環境必須控制在CRH以下。
丹參總酚酸類成分由于結構中含有酚羥基,理論上講穩定性不夠好,為此本論文設計了總酚酸提取物的穩定性研究。運用總酚酸的原兒茶醛比色法進行含量測定,同時運用其標準曲線。恒濕條件可在密閉容器如干燥器的下部放置飽和無機鹽溶液實現。根據不同濕度的要求,可以選擇NaCl飽和溶液[相對濕度(75±1)%],KNO3飽和溶液(相對濕度92.5%)。在本次的實驗中,在RH=92.5%的條件下,提取物的吸濕性嚴重,幾乎成為溶液,所以只是測定了CRH為75%的條件下丹參總酚酸的含量變化。光穩定性試驗[1]的設備必須可以控制溫度、控制濕度、控制照度。一般采用熒光燈源,6000lx照度,實驗10 d使總照度達到1.44 105lx。
熱穩定性實驗中只對80℃條件下丹參總酚酸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總酚酸的穩定性很好,60℃條件下的實驗沒有必要再進行。
有關于復方丹參片的穩定性研究的報道[2],采用恒溫加速實驗法,以丹參中的原兒茶醛和丹參酮作為指標,其有效期分別為3.73年和0.53年,說明原兒茶醛的穩定性相對較好,丹參中不穩定的成分主要是丹參酮[3]。
本實驗對丹參總酚酸的初步穩定性研究表明其在固體狀態的穩定性較好,至于其水溶液的穩定性,如在不同pH值、不同濃度、不同溫度下的穩定性[4],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堅行,王 彥.藥物的光穩定性實驗[J].中國藥事,2000,14(1):17.
關鍵詞 計算機課程 實驗課
計算機科學的課程不但有較強的理論性,也有較強的實踐性,理論和實踐是緊密相關、相輔相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加強對理論的理解,特別是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大專院校,計算機課程的實驗課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重是相當大的,例如,我系計算機專業教學計劃中FoxPro程序設計的總課時數是80,其中講課44課時,實驗36課時,由此可見,計算機課程的實驗課是計算機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開設實驗課,就是給學生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機會,學生在實驗中必須親自動手操作,來加深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計算機是怎樣操作、如何運行的。通過上機實驗讓學生演示和操作軟件的各種功能,了解它的特點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軟件的功能及使用。尤其是《數據結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程序設計》等課程,學生在實驗中要自己編寫程序,在計算機上進行編輯處理,程序調試和運行,從中可以發現問題,改正錯誤,學習編程的經驗,最終獲得所需的結果。因此,如何開好計算機實驗課,對促進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有積極的作用。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討論怎樣上好計算機課程的實驗課。
1.完善的實驗課計劃和提綱
上機實驗計劃是實驗課的總體安排。包括實驗題目、時間、地點、課時分配、實驗次數,硬件和軟件環境等內容。以便任課老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之間能夠很好的配合,提前安排上機實驗的有關事項。每一次上機實驗都要有實驗提綱。實驗提綱格式為:
(一)實驗題目
(二)實驗目的
(三)實驗要求
(四)實驗內容
(五)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六)實驗思考題
實驗提綱必須和實驗計劃一起編制,兩者協調一致,實驗提綱是實驗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實施細則。由系或者教研組組織有經驗的教學效果比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對每一門計算機課程的實驗計劃和提綱進行精心策劃,統一編制,在教學中不管是那個老師上這門課,都要按照統一的實驗計劃和提綱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提綱的指導和安排下上機,完成實驗課程,根據實驗提綱執行情況書寫實驗報告。教師也是按實驗提綱的要求來檢查實驗結果,評定學生成績。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提綱編制時對每門課程的每一次實驗課都要有周密的安排,進行精心的設計。
2.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
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是非常繁瑣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硬件環境
實驗室內學生上機所需的計算機及有關外部設備都要能正常運行,功能完好,適合學生上機實驗,學生所用的磁盤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輔助教學設備(如投影儀、無塵黑板等)都要能滿足上機實驗的要求。
(2)軟件環境
實驗室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驗計劃,選擇好所需的操作系統軟件、高級語言環境、應用系統和輔助教學軟件,預先把這些軟件裝入計算機內并調試好隨時可供調用。若有網絡環境,管理員要為每一個上機的班級設置各自的帳號,根據實驗計劃分配所需的軟件和必要的權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強的殺毒軟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員要隨時用它來清除計算機系統內的病毒。
(3)組織和管理
計算機的使用要嚴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嚴令學生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有條件的實驗室要實行學生上機自動管理(學生上機之前用上機證劃卡,系統自動為學生分配一個機號,該生即可在這臺計算機上上機,否則該生不能上機),該系統還可以自動記錄學生的上機時間,我們曾經根據這個功能破獲了學生盜竊計算機內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實驗學生的人數超過計算機臺數,最好是分組進行實驗,使每個學生都有上機的機會,同時也便于管理和輔導。管理人員要嚴格控制學生使用外來磁盤,預防計算機病毒帶入實驗室。
(4)教師和學生
教師要對實驗課的全過程進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現漏洞和疏忽;而學生要按實驗提綱作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特別要學生自己編程上機時,學生一定要在上機前準備好程序,實驗時主要是編輯輸入程序和調試程序。
3.實驗課的實施
計算機實驗課是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繼續,也是教學效果的初步體現。為了上好計算機實驗課還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實驗課開始時,老師要重申本次實驗課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實驗要點和要注意的事項,對實驗中的疑難之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要給予必要的提示和說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初次使用的應用軟件或生疏命令,教師要首先進行演示和講解。
在實驗中要盡可能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特別是學生進行程序設計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先演示和講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開發的一些應用軟件,將一些程序設計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以后能盡快動手進行程序設計。另外,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效果比較好的輔助教學軟件,例如,《數據結構》課程的實驗課,可選擇集編輯、編譯、調試為一體的Pascal可視集成環境VP1和算法與數據結構的作業系統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視執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數據的動態視圖,為學生理解算法、學習編程,調試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環境,AD1可對數據結構的程序設計作業進行測試評分,可以大大提高軟件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最后一點,對學生的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有高標準嚴要求,學生在操作計算機時一定要按規范和標準進行,如,開機、關機、入網、退網等要按正確的步驟,鍵盤打字的姿勢要正確,特別是學生在編程時要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和風格。要注意培訓學生在計算機使用中的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為學生今后獨立操作和使用計算機打好基礎。
4.實驗課的總結
通過上機實驗,學生對老師講授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技術和有關算法都有了較為深刻的體會和認識,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此時,教師要及時督促學生總結上機實驗中的收獲,鞏固所學的知識。為此,要求學生寫好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直接體現了學生上機操作的情況,是對實驗過程進行概括和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一)班級、學號、姓名、實驗時間及課時數
(二)實驗題目
(三)實驗目的
(四)實驗要求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1.引言
伴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社會對大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用人單位和公司對畢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畢業生在計算機能力的方面不僅要掌握軟件和硬件的基本知識,同時還要具備用計算機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更要具備運用網絡來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2.更新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長期以來,教師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一直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優秀與否,不僅僅是靠分數的高低來評定的。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而是真正具有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更新教學指導思想,強化實驗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計算機實驗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單純的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將信息素質教育融合到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知難而上的精神。
3.充分利用實驗教學平臺
近年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建立起來的新一代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它不僅可以實現傳統教學的全部功能,還能實現傳統教學所不能實現的其他功能,比如廣播教學、語音教學、屏幕監視、遙控輔導、教學示范、師生對講等功能,對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真正的實現雙向互動式教學、推進教學信息化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從教學功能上說,它集合了教學、輔導、提問、答疑、示范等功能,比以往的任何一種方案都更具有優勢。因此,我們應該在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純軟件設計的多媒體網絡教室。
4.強化計算機實驗的總結
計算機實驗的總結在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實驗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和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的基礎。因此,計算機實驗的總結在計算機實驗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實驗課結束之前,教師應該抽出3~5分鐘的時間對本次的實驗做出相應的總結,檢查實驗的結果是否達到了實驗預想的目的,同時還要明確指出在本次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讓每個學生都清楚本次實驗做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程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在實驗課結束后,無論實驗是否成功,每個學生對本次實驗的相關知識、技能、軟硬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體會和認識,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一些收獲,那么此時,教師就應該及時的督促學生對本次的實驗記錄進行處理,同時對實驗現象也要進行分析討論,并撰寫好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學生在實驗課之后對整個實驗工作用文字形式進行的綜合分析、歸納和總結,
也是學生相關實驗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實驗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反饋形式。撰寫實驗報告是學生成功做完每個實驗以后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評價實驗結果,探討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訓練學生撰寫科研論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時,務必要求做到嚴肅性、真實性和邏輯性。
另一個方面,在每次的實驗課結束以后,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和實驗報告中獲得的信息以及歸納、分析后得到的實驗記錄進行總結。這是因為教師的實驗總結是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的重要基礎。教師的試驗總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從整體上而言實驗結果是否達到了要求。第二,要對實驗的各個環節以及在實驗報告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歸納,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學生進行講解和處理。如果條件允許,還應該與學生一起討論,這樣可以擴大實驗的成果,避免學生重復的犯錯。第三,要及時進行總結教學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準備是否充分,教學方法是否恰當以及教學組織與管理是否有序、高效等。第四,要根據學生的實驗表現,進行綜合評定并給出相應的成績,可作為學生實驗考核的依據,同時對表現突出或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及時的進行表揚和鼓勵。
5.量化計算機實驗考核
長期以來,計算機基礎實驗考核標準的量化都是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目前的實驗考核成績評定大多數都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基本上都是實驗教師根據自己上課時的觀察,依據學生的考勤情況以及實驗報告等方面來評分。但是,由于任課教師的不同,評分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因而這樣很難客觀和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很容易依據主觀印象來評定出實驗成績。因此,探索計算機基礎實驗考核的成績量化評定方法法對于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相當重要的[2]。
根據目前普通高校計算機實驗考核的現狀,在這里給出一種相對更容易操作、更人性化的量化實驗成績評定方案。
實驗總成績=考試成績(權重W1=0.5~0.6)+平時成績(權重W2=0.4~0.5)
根據實驗課程的不同可以對具體的權重系數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可以激勵學生更加的重視實驗,認真的對待每一次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
其中,考試成績=上機考試成績(權重W3=0.5)+筆試成績(權重W4=0.5)
上機考試應提前將試題發給學生復習和準備,采取隨機抽題的方法進行,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考核內容過偏或過難,不要搞突然襲擊和突擊復習。此外,上機考試或平時實驗時還可適當增加口試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還可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筆試考試主要是考查上機考試沒有覆蓋的內容,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將相應的試題放入理論課考試的試卷中,但是應該單列成績以便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總結。
通過改進計算機實驗的考試方法和評分標準,可以使教師在考試評分中有章可循,更對教師教學態度和責任心的不斷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教師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掌握實驗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情況,還可以對那些實驗操作技術不強、基本概念不清的學生加以重點指導,使后繼的實驗教學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另外,為了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可以開發相應的實驗考核管理軟件,實現對實驗成績的各種處理,如輸入、查詢、修改、刪除、顯示、統計及打印等功能。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往“印象分”的弊端,真正拉開學生之間實驗成績的檔次,使學生更加重視實踐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以上就是本人對于目前高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我們只有不斷深化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才能提高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增強學生走入社會后的綜合競爭力。(作者單位:湖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上機實驗計劃是實驗課的總體安排,包括實驗題目、時間、地點、課時分配、實驗次數、硬件和軟件環境等內容,以便任課老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之間能夠很好地配合,提前安排上機實驗的有關事項。每一次上機實驗都要有實驗提綱,實驗提綱格式為:1.實驗題目;2.實驗目的;3.實驗要求;4.實驗內容;5.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6.實驗思考題。實驗提綱必須和實驗計劃一起編制,兩者協調一致,實驗提綱是實驗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實施細則。在教學中不管是哪個老師上這門課,都要按照統一的實驗計劃和提綱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提綱的指導和安排下上機,完成實驗課程,根據實驗提綱執行情況書寫實驗報告。教師也是按實驗提綱的要求來檢查實驗結果,評定學生成績。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提綱編制時對每門課程的每一次實驗課都要有周密的安排,進行精心的設計。
二、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
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是非常繁瑣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硬件環境。實驗室內學生上機所需的計算機及有關外部設備都要能正常運行,功能完好,適合學生上機實驗;學生所用的磁盤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輔助教學設備(如投影儀、無塵黑板等)都要能滿足上機實驗的要求。
2、軟件環境。實驗室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驗計劃,選擇好所需的操作系統軟件、高級語言環境、應用系統和輔助教學軟件,預先把這些軟件裝入計算機內并調試好,隨時可供調用。若有網絡環境,管理員要為每一個上機的班級設置各自的賬號,根據實驗計劃分配所需的軟件和必要的權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強的殺毒軟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員要隨時用它來清除計算機系統內的病毒。
3、組織和管理。計算機的使用要嚴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嚴令學生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有條件的實驗室要實行學生上機自動管理(學生上機之前用上機證劃卡,系統自動為學生分配一個機號,該生即可在這臺計算機上上機,否則該生不能上機)。
該系統還可以自動記錄學生的上機時間,我們曾經根據這個功能破獲了學生盜竊計算機內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實驗學生的人數超過了計算機臺數,最好是分組進行實驗,使每個學生都有上機的機會,同時也便于管理和輔導。管理人員要嚴格控制學生使用外來磁盤,預防計算機病毒帶入實驗室。
4、教師和學生。教師要對實驗課的全過程進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現漏洞和疏忽;而學生要按實驗提綱作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要學生自己編程上機時,學生一定要在上機前準備好程序,實驗時主要是編輯輸入程序和調試程序。
三、實驗課的實施
計算機實驗課是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繼續,也是教學效果的初步體現。為了上好計算機實驗課還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實驗課開始時,老師要重申本次實驗課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實驗要點和要注意的事項,對實驗中的疑難之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要給予必要的提示和說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初次使用的應用軟件或生疏命令,教師要首先進行演示和講解。
在實驗中要盡可能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特別是學生進行程序設計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先演示和講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開發的一些應用軟件,將一些程序設計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以后能盡快動手進行程序設計。另外,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效果比較好的輔助教學軟件。例如,《數據結構》課程的實驗課,可選擇集編輯、編譯、調試為一體的Pascal可視集成環境VP1和算法與數據結構的作業系統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視執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數據的動態視圖,為學生理解算法、學習編程、調試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環境,AD1可對數據結構的程序設計作業進行測試評分,可以大大提高軟件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當前計算機課程的實驗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1.1 計算機實驗環境分析
計算機實驗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硬件環境。硬件環境是指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目前計算機更新技術發展較快,計算機性能日益增強,加上網絡速度的提高,為計算機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新空間。二是軟件環境。隨著計算機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計算機實驗教學逐漸從單一的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向多樣化的教學轉變,如商務網站的設計、Flas設計、3D動畫設計、游戲制作、圖形處理等,極大地豐富了計算機教學內容,同時學生學習的可選擇性項目也增多了,這樣都為增強計算機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創設了良好的環境。
1.2 計算機實驗過程分析
傳統計算機實驗過程的學習主要包括計算機課程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實驗兩部分,因而其實驗過程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第二步完成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實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知識講解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在講解完有關知識后,對學生實驗進行指導和解答。實驗完成后,學生上效實驗報告,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1.3 計算機實驗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當前計算機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驗形式單一,實驗模式呆板,缺乏彈性,計算機實驗只停留在鞏固、消化、理解理論教學的水平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第二,過于注重基礎型、知識型、驗證型實驗,綜合型、設計型、開拓型、創新型、研究型實驗設計得較少,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第三,在實驗指導過程中,教師重復性勞動多,工作量過大。同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常做一些與實驗無關的事。第四,實驗結果統計準確性不強。由于實驗結果的可復制性,因此實驗結果有時難以將真實的情況反映出來。
2 提高計算機實驗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
2.1 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學生的課前準備。學生在進行計算機實驗前,首先要對計算機理論課程知識進行復習,以便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為計算機實驗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明確計算機實驗操作的內容、要求、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實驗步驟,并結合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進行課前預習,做好上實踐操作的準備。對于軟件類的實驗課,學生在上機前要熟悉相關軟件的基本性能和實驗目的,了解該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對于硬件類實驗課,除了需要了解實驗目的和實驗過程外,還需仔細查閱硬件的說明書,掌握硬件的操作方式,以避免因實驗操作失誤來造成實驗設備或硬件的損壞。(2)教師的課前準備。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除了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熟練程度以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以外,還與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密不可分。在進行計算機實驗教學前,教師除了要對實驗過程予以周密的思考外,還需做好實驗硬件的準備、實驗教案的準備,實驗預演的準備,以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計算機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1)實驗硬件的準備。在上計算機實驗課前,教師應事先與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對學生上機所使用的計算機以及有關設備的正常使用情況進行確認,檢查計算機功能是否完好,實驗所需的有關軟件是否完好地安裝在計算機上,一些輔教學設備如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是否與上機實驗的要求相符合。2)實驗教案的準備。教師在上計算機實驗課前,應事先做好實驗教案的準備,所撰寫的實驗教案既不能脫離計算機課程教學要求,又必須與實驗的實際操作條件以及教學對象相符合。實驗教案準備充分,這樣教師在講授實驗內容,指導學生完成實驗的過程中才不會的不必要的錯誤出現。3)實驗預演的準備。為了確保實驗的順利完成,避免不會因操作出錯而實驗儀器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教師在上實驗課前根據實驗流程對實驗進行預演,以發現實驗過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這樣既可以避免實驗儀器設備出現異常情況,又可以提高教師的動手能力。
2.2 把握好上機實驗的有關事項
(1)養成良好的上機操作習慣。良好的上機操作習慣對于促進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起著積極的作用。如在上機過程中,若計算機出現故障時,不要一味地去操作電腦,而應保持冷靜,認真觀察電腦屏幕的顯示與問題相關的提示;若屏幕上的提示無法查出故障原因,再對電腦主機上的指示燈進行進一步檢查,對主機上發出的報警聲音進行留意,認真分析電腦發出的相關警示信息;找出故障原因后再對電腦問題作進一步地分析。如果一出問題,就盲目亂操作電腦,不加思考,深入分析,不僅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反而會將電腦故障擴大化,因此在計算實驗中養好良好的上機操作習慣是十分重要的。(2)避免形成單一的思維模式。無論在實際的生活中,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任何問題都有多種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因此,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多維思維力,尋找多種方法嘗試解決問題。比如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很多的操作不但可以通過鍵盤來完成,還能通過鼠標來完成,甚至還可以通過語音操作來完成。比如重新啟動電腦的操作,可以通過鍵盤上的Ctrl+ Alt+ Del 三個功能鍵來完成,也可以通過選擇電腦開始菜單中的重啟動菜單選項來達到目的,還可以通過按兩次電腦主機上的開關機鍵來完成該項操作。在計算機這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多途徑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來應對不同情況下所產生的問題。(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主體,以知識的傳遞為目標,進行單向的知識傳遞,使得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再通過反復練習和分數檢驗中固化知識。因此學生缺乏創造性思維力,對于計算機這門學科而言,發展時間較短,知識更新很快,教材的內容的更替往往跟不上實際生活所應用到的知識更替,所表現出來的問題現象也是多樣化。因此只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力,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在遇到問題時,最終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應從被動式教學模式中轉化成主動式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嘗試性解決問題,深入研究問題,最終自主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有效提高計算機學科的教學效果。(4)善于總結實驗結果。總結實驗結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撰寫實驗報告和心得體會,并予以上交。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檢查,善于從學生的實驗報告中及時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輔導,并利用計算機系統的統計功能分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進行統計,以便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提高計算機實驗教學效果的途徑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探索,深入研究,勇于創新,自然能找出既符合實際情況又能增強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夏偉.提高高職計算機實驗課效率的途徑[J].考試周刊 2008(42)
計算機的出現使得我國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的普及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網絡平臺管理下的計算機實驗室教學的研究能夠促進教育的發展。
1 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
1.1 計算機的采購和驗收
計算機的采購是計算機實驗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計算機的質量好了,才能為人們在以后的練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采購計算機主要注重計算機的實用性。而且在選購計算機的時候會十分注重免費保修的年限,因為大量的計算機在很多人的輪流使用下難免會出現故障,所以廠家的保修十分重要。一般的計算機選購的時候會選擇有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保修年限。
1.2 網絡設備與服務器的選擇
計算機的網絡設備和服務器的選擇也是建設計算機實驗室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選對了這些東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會非常快,其他方面也會很好,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質量好的大部分都是國家的知名品牌,雜牌子不可靠,所以不能作為學校的首選,學校必須選購國家知名品牌的專業產品,并且一定要有超前的配置。
1.3 供電技術
為了提高計算機設備工作的可靠性,供電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就是為學校的計算機提供不間斷的電源系統UPS,這樣才能夠滿足學校機房的要求。UPS具有抗干擾能力和穩頻穩壓的功能。學校的計算機機房對這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UPS能夠為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實現最大的滿足。
2 網絡平臺管理下的計算機實驗室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計算機實驗室環境衛生問題
計算機實驗課現在是每一個學校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現在學生們對計算機的使用率是十分高的,并且隨著我國網絡時代的發展,使用率會越來越高。計算機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設備,計算機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塵土和水滴都是會是計算機的敵人。計算機適合在無塵的環境中存放,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呢,因為學校里每天都很有很多的學生來計算機實驗室上課,他們會帶來很多的塵土和臟東西,有些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不要求學生換鞋,這就導致更多的塵土進入到計算機實驗室中來,這樣一來,很容易使計算機發生故障,影響算機的設備正常的運行,長期以來,還會造成計算機的老化,加快計算機的報廢速度。計算機使用率高,每天都處于頻繁的工作狀態,從早到晚都不停歇,這樣也會造成計算機的死機或者卡機,容易減少計算機的使用壽命。很多人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不注意衛生,隨地亂丟垃圾,也會影響計算機實驗室的衛生環境,垃圾的碎屑進入到計算機的內部,導致計算機的線板老化。老師應該在計算機實驗室上課的時候注重實驗室的衛生,規范學生的行為,讓學生保護好實驗室的設備。
2.2 計算機硬軟硬件件頻發性故障較多
計算機是一個很復雜的設備,它的軟件硬件的設置也十分容易損壞,在計算機實驗室上課的學生有些就很不注意計算機的系統問題,從而對計算機的軟硬件造成一定的破壞,老師對待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規范學生的行為,從而保證計算機軟硬件的穩定運行。
有很多的因素會導致計算機的硬件發生故障。比如溫度過高會影響計算機實驗室的線路板發生老化,溫度過高還會使水汽進入到計算機的內部,潮濕的環境會造成計算機實驗室的短路;機械的磨損也是造成故障的一大重要的問題,機械由于經常使用,經常會造成磨損,線路的外皮脫落,沒法對線路起到保護作用,就會造成線路發生斷裂,影響計算機硬件的正常使用;灰塵是造成計算機故障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微小的灰塵很難用人類的肉眼看到,人們不會經常注意,但是它會進入到計算機實驗室的各個角落,灰塵的堆積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比如機器的老化、線路板的老化,從而影響計算機的硬件使用;計算機的使用時間也會造成硬件的故障,使用計算機的時間過長會是計算機內部發熱,從而影響線路板的正常使用,導致計算機硬件跟不上使用的狀態。
計算機實驗室教學在學校內是很熱門的一門課,對計算機的教學是學生要學習的基礎,也是老師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老師布置的很多計算機任務都需要在計算機實驗室來完成,所以計算機實驗室的任務是很重的。為了滿足教學的需要,學校計算機實驗室中的每臺計算機都需要安裝很多種操作系統,在每種操作系統中要安裝各種不同的軟件。這樣就會使得安裝計算機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臺計算機安裝完成需要很多的步驟。計算機的安裝步驟是十分復雜的,但是學生們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是有限的,經常會在計算機中刪除一些文件或者應用軟件,會導致計算機的系統不能正常的運行。其次還有病毒也是計算機軟件容易損壞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由于使用計算機的人十分多,所以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就很容易引進病毒,一旦引入病毒,就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病毒會導致機器的運行速度大幅度的減慢,甚至有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的癱瘓,這樣一來,計算機就沒有辦法正常使用,就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進度。
2.3 實驗室設備檔次偏低
隨著我國網絡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實驗室的發展也越來越快,軟硬件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軟件的運行對硬件的要求越來越高,軟件現在大約一兩年就會更新一次,硬件大約兩三年更新一次。學校實驗室的計算機大部分都已經用了很多年,設備已經老化了,檔次相對來說偏低,大部分的設備在長期運行的前提下已經達到了使用壽命,計算機實驗室中的很多計算機都已經達到了報廢期。學校使用老舊的計算機會對老師的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的麻煩。但是由于更新設備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所以很多學校就讓學生用這些老舊的設備,這些設備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還有的計算機版本過低,已經不能適應新版本的使用要求。
2.4 實驗室管理隊伍不穩定
長期以來,學校的實驗室都是聘用管理人員,并且人數少、知識老化、培訓少、待遇低。所以會在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中產生一定的影響。思想老舊的管理人員沒有辦法接受新的思想,適應不了時代的需求,在新時代的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中會出現一定的矛盾。待遇低會降低管理人員管理計算機實驗室的積極性,人數少就會導致管理的疏漏,很多方面都照顧不到,沒法進行全面的管理。我國學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人員流動性很大,還有很多的管理人員不認真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實驗教學、實驗管理水平以及實驗室建設和實驗研究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員對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整個管理系統就是在這些人的手上運行的,只要他們除了差錯,整個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系統也會紊亂,所以要想實現計算機實驗室的穩定性,就要重視實驗室管理隊伍的建設,從根本上抓住計算機實驗室的問題才能穩定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優秀的管理隊伍才能夠建設出更加完美的計算機實驗室環境,為學生和老師創造一個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其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3 網絡平臺管理下的計算機實驗室教學探究
3.1 科學合理的安排實驗課
在計算機實驗室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科學合理的安排實驗課的時間,實驗的課程應該從課本中脫離出來,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老師注重理論知識,但是計算機不一樣,就算有在多的理論作為支撐,如果沒辦法親身進行試驗也是學不會的,所以實踐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老師的教學應該從課本中脫離出來,應該用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結合操作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夠使學生從操作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老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實驗課,加強學生的實踐課程,實踐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讓學生將知識刻進腦子里,時間還能激起學生在計算機實驗室學習的欲望,他們的求知欲強了,才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能夠充實自己,從而增強自己的知識水平。
3.2 開展教學質量評估
在計算機實驗室的學習中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進行教學的評估,才能深入的了解學生們的不足之處,從而改善老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開展教學質量評估要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對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操作和設計、實驗結果和分析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成績,就會全面的發展自己。一個好的實驗態度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有好的實驗態度才能順利的進行計算機實驗,實驗的操作和設計應該占綜合成績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因為實驗的操作和設計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學生一個學期的收獲,實驗的結果和分析也應該計入學生的綜合成績中來,因為對自己一個學期的總結是十分重要的,在總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在計算機實驗室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然后分析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改進,總結和分析還可以使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使這些知識在腦海中的記憶更加深刻。
3.3 優化課內,強化課外
優化課內指的是提高課上的教學質量,課上的時間是寶貴的,學生學習知識最有效的時間就是課內,在計算機實驗室中的課程更是重要,因為計算機實驗室內的課程是實驗性的課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讓他們比純理論課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計算機實驗室的課上,應該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我國傳統教育方式下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傳統的計算機實驗課是老師一步一步的教學生怎么操作,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網絡管理系統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不同于傳統的計算機實驗教學,它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3.4 在計算機上設置監督系統
學生在計算機實驗室上課的時候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管理,老師的視野也不夠寬闊,所以就會有很多學生偷懶,在計算機上玩游戲或者聊天。在計算機上設置一個監督系統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計算機實驗室的教學中來。可以設置提問的形式,就是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時不時的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的計算機屏幕上就會彈出問話框,這樣就知道哪些學生在認真的聽講,可以使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3.5 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
老師在計算機實驗室教學課上應該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自己,讓他們查漏補缺。老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應該為學生布置一個小小的任務,目的就是讓學生回顧這一節課的知識,鞏固學生的記憶,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任務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及時對老師進行詢問。老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查看,就能知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哪些,有哪些沒有學會,在日后的課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所以在課上留些時g給學生是必要的。
4 總結
由于計算機實驗室在我國出現的時間還不夠長,所以計算機實驗室在供學生使用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有儀器的問題和管理人員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時會影響計算機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只有重視這些問題,才能提升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效率。
如今計算機實驗室現在已經成為了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場所,我們只有發現計算機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才能及時采取措施來避免未來這些問題再次發生,所以對網絡平臺管理下計算機實驗室教學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們還應該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保證計算機實驗室能夠更好的為老師和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楊二瑞.多媒體網絡應用計算機實驗室建設[J].經濟管理,2014.
[2]馬維華.多媒體網絡實驗室建設探究[J].電子管理,2015.
關于化學的學習,隨著素質教育的呼聲,也從原來的單純應試,轉變到重視學生的理解與思維拓展的能力上來了。教學重心也隨之改變原本是老師的“獨角戲”,現在變成了學生的“大合唱”。所以,為了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老師必須將化學學習與計算機結合到一處,幫助學生進行更為細致的理解。這樣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的多元化。
一、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高二,可以說是學生在高中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大都適應了高中學習生活,也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而老師對于自己所教授的內容,也有很長時間的積累了。這兩點綜合起來,可以說對高二的化學課堂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負面。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很可能會使課堂的教授形式教條化,而學生的學習也固定化。這樣對于化學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識,不能夠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導致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內容一知半解。所以,在高二化學課堂上運用計算機技術,一方面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簡明,另一方面,還能活躍老師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老師的教學手段。
例如,在高二的“結構化學”這一章節的學習中,由于結構化學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原子、分子和晶體結構,所以,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想要把它們直觀的表現在學生面前,怕是不太容易;而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用微觀結構的觀點來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所以,老師借助計算機來進行動畫的演示,可以將那些化學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結構,直觀的表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加細致的了解那些物質的結構特點。還有,對于高二的化學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計算難度較高的問題,這個時候,借助計算機,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師進行課堂的講解。
二、通過虛擬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多數學校不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內容,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的短缺。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以后在化學學習上的發展。所以,老師不妨借助計算機,來幫助學生進行虛擬實驗,通過虛擬軟件對現實環境中的真實實驗進行模擬操作,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這樣既可以改善當前學生實驗課程短缺的現狀;還能幫助老師節約教學資源,減少教學開支。同時,虛擬實驗對于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可小覷的。
例如像用氫氣來還原氧化銅,由于氫氣可燃性較強,容易發生爆炸,所以、讓學生在實驗室里進行大規模的操作,很可能會導致意外的發生。老師不妨利用計算機上的虛擬實驗的模仿軟件,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技能的訓練。這樣不僅能夠規避風險,還能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計算機對于步驟的檢測,要比人為的觀察更加敏銳。在虛擬實驗中,有的學生可能會“先停掉氫氣,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那么系統就會自動判定失敗的警報,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剛剛的操作了問題,應該“先滅燈再停掉氫氣”。通過計算機來進行虛擬實驗,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規范自己的實驗手法,養成嚴謹的實驗態度。
三、方便進行課后的總結
高二化學的知識點,有著承前啟后的左右,對前后的內容都有所串聯。所以,老師在進行教授時,不能忽略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總結與歸納,這關系到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有沒有進行自己的思維加工。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老師在課上講授的知識點較多,加上例子、題型等內容的參與,所以想要引導學生進行精準的總結,也并非易事。但是有了計算機的介入,老師就能夠將本堂課的重點,在開講前進行一個大致的歸類,然后在講課的過程中,用所講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到了課后總結的時候,老師利用計算機制作PPT,或者別的手段,來快速的幫助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例如,老師在課尾對本堂內容進行總結的時候,不妨結合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讓他們反映自己在那個問題上有疑惑,或者對于哪個概念有別的看法,老師一方面可以借助計算進行快速的查找,將學生有問題的內容及時抽調出來;同時,利用計算機還可以統計學生對于這個章節中存有疑惑的內容進行統計,幫助老師意識到自己在講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及時進行改正。這樣一來,利用計算機來進行課后總結時,不光光是學生進行鞏固,對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也有促進的作用。
四、結語
總之,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高二化學中的應用,將會極大的提高化學教學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幫助老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當然,對待這一先進的教學技術,老師要抱有清醒的態度,既不能盲目拒絕,也不能過度沉迷,只有合理合適的將它運用進教學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化學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
1 計算機實驗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觀點落后,計算機實驗室利用率較低
傳統教學中,不少人總認為計算機教學主要側重在理論知識,加之考試的時候也都是以筆試作為考核目標,導致對計算機的教學觀點一直是重理論輕實驗,忽視對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的培養,實驗課成了表面、可有可無的部分。實驗課的不足,計算機實驗室的利用率低下,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學生應用能力的欠缺,經常到實驗室的人少之又少,長期循而往復,學生和教師對實驗課的不重視成為習慣和常態。
1.2 教學方法落后、欠缺更新
傳統實驗室教學采取讓學生對著教材照做的方法,整個教學課堂內容很簡單、傳統,其中的研究與綜合性內容較少,滯后于計算機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一般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求知探索和動手實踐能力,而在實際操作中,一遇到點困難或者變化,學生便不知如何處理,通常都是教師幫忙解決,而如此實驗課下來之后,即使學生能完成相應的操作也沒有成就感,不能激起學生興趣與學習熱情。
2 提高計算機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建議策略
實驗課前準備。很多人不重視計算機操作的課前準備,認為影響不大,實際上對于計算機學科,我們不熟悉的術語以及一些極其抽象的概念不少,如果在沒做好課前預習準備的情況下,上機時,對于教師的講解跟進感覺甚是吃力,而倘若做好了課前準備,便可相對熟悉,易于理解教師所講。
2.1 實驗課前教師的準備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不單需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方法,教師的用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要先做好實驗課的教學計劃,并將試驗中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好備案,以方便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便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提出解決問題方案,促進目的性的教學的實施,并調動學生好奇心,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其次,當實驗結束時,教師可以做出總結,結合操作課程實際情況提出易出現的問題和改進辦法,避免試驗中一些片面的主觀臆斷的產生,最后,教師規劃好完善合理的學生成績考核目標,同時讓學生明確成績考核目標。
2.2 實驗課前學生的準備
上機實驗課前,學生做好預習,可以略熟悉即將實驗內容,對實驗之前的教師重難點和易出錯地方更易吸收。另一方面對于上次實驗課教師布置的下一次實驗課內容,學生可以認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實驗要求,明白實驗步驟。而一旦基礎性操作熟悉后,在中途遇到問題時,學生有相對較多時間,可以自我摸索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旦有進展,很易讓學生有成就感,即使問題沒解決,是通過教師幫助的,但由于經過自己摸索親自體驗的,解決方式通常會極為深刻,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益。
3 對計算機實驗教學進行改革
3.1 一般性實驗
一般性實驗主要是指基礎性或是驗證型實驗,這類實驗較簡單,一般在課堂中就可以完成。比對于如網頁制作主頁課時,我們應對教學內容和評分體系做相應改革,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如將評分體系根據網頁制作實驗課的開展環節,加以劃分,分為實驗前分組――檢查小組的準備情況,包括圖片、文字、準備心得等――實驗過程、進展情況、實驗成果展示――評點、交流、探討和修改――總結與心得等環節。而其中實驗前的圖片與文字等資料的準備與實驗過程、實驗成果展示以及修改與心得可以加重分數比例,促進學生積極加入實驗過程中。而多個環節的劃分有利于為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長提供用武之地,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熱情與積極性。
3.2 創新、開放型實驗
學校要設置專業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輪流指導,讓更多的學生參加實驗,開放實驗室,發揮其功能。教師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或者自己研究的課題,為學生尋找具有研究價值的實驗任務,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另外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動作計劃的制定,并分步完成,對每一步進行相關的評測和改進,保證實驗的完成。而對于實驗的成果,要盡量確保其可應用性或者被認可,借此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3 進行雙重的實驗總結
(1)學生總結。學生要遵守實驗總結的基本規范,在實驗報告中對基本過程做好相關的描述,并對實驗的結果做出詳細的分析,實驗失敗后,要仔細分析,找到原因;教師要組織部分學生進行實驗報告格式的審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要輔導學生進行修改;對于實驗報告雷同或者抄襲者,要給予嚴重處分。
(2)教師總結。教師要在試驗中對出現的問題做出臨時性的總結,在實驗后還要進行整體的總結,找到一些失敗實驗的原因,引導學生在實驗報告中進行總結;要對實驗報告做出評價,把握學生的分析結果,進行有必要的點評;教師還可以利用多種交流平臺如QQ,MSN、博客等等與學生進行各種實驗的討論;還必須對實驗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研究改革方案,并進行教學研究,使得實驗教學不斷的優化。
3.4 實驗教學規范和改革的考評機制
(1)規范評價的標準。組織教師進行科學規范的實驗考核標準的制定,實驗的考核結果要有多個部分組合形成,包括考勤、日常實驗的成績、期末的實驗考試成績,對于在試驗中有突出表現的學生要進行適當的加分鼓勵。
改變過去理論的課程和實驗統一管理的情況,把計算機的網絡實驗以及維護實驗等等這些課程,從理論的課程中脫離出來,獨立的計算成績,提高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對于一些不能獨立分離出來的實驗課程,要確定其在課程中所占的比例,并且嚴格遵守。
(2)實行多種評價的方式進行互補。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當中去,例如網站的開發實驗等等,讓學生把設計作品展示出來,有學校制定考核的標準,并組織教師和同學進行共同打分,匯總成績,合理的進行評價,并且,在進行評價時,學生的作品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可,學生就會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還可以激勵其他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良性競爭在規定的時間內,為學生創造可以改正錯誤的機會。比如一個為期10天的設計考核,有的學生提前交了作品,但是不滿意老師的分數,這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再進行修改,重新計分因為進行考核是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學生修改的機會,這樣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理,并且可以得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識。
3.5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注重一題多解式的引導
在計算機實驗教學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注重上機成為學生根深蒂固的行為意識,二是讓學生在上機時有著良好的自主觀察、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起實踐出真知的意識,讓其體會到在課堂中要學好計算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上機實驗。在實驗課時要注重善于觀察,而不是一遇到問題不經過思考首先想到的就是問老師。其次在進行實驗課時,教師要注重多向思維的引導,如對于復制操作,既可用工具欄上的復制按鈕又可用編輯下的復制命令,還可運用快捷鍵Ctrl+C。在實驗教學中注重一題多解既可應付一些極端狀況,又可鍛煉學生求索與創新思維。
4 結語
計算機技術發展極為迅速,而提高計算機實驗課的有效性方式與手段也具多樣化,只要教師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性,在平時教學中加以研究探索,大膽創新,相信一定可以找出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061-01
江西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中心公共機房是面向全校所有開設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專業計算機實驗室。目前,新老校區計算機實驗室有17間,計算機2000余臺,承擔著全校所有計算機公共課和部分專業計算機實驗課以及選修課的上機教學任務。計算機實驗室不僅承擔著繁重的實驗教學任務,還承擔著計算機等級考試、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與對外培訓等重任。因此,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的好壞,它將直接關系到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以及考試工作的順利開展。筆者根據工作總結了一些實驗室管理工作方面的心得在此展開探討。
1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壯大,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也在更新擴大。不管是從機房數量還是計算機數量,都得到了增加,學生也增多了。但是一方面,實驗室管理的教師卻沒有增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課程依賴計算機實驗教學;另一方面,由于人員多上機操作頻繁,而且在一個實驗室的環境中,經常要滿足公共課、專業課等老師不同課程所面對的各種不同的上機需求,導致實驗室管理工作難度較大,經常會出現軟硬件損壞等故障。
1.1 計算機軟硬件的損壞
為了滿足各種教學任務的需求,每臺計算機需要安裝各種教學需要的應用軟件,甚至有些需要安裝多個操作系統,這使得重新安裝一臺計算機系統要花費很長時間。教師或學生上機私自將移動硬盤、U盤、MP3等移動存儲設備帶入機房使用,在本地硬盤或服務器上放置大量的個人文件,導致系統運行速度降低,甚至將有感染病毒的文件也放到計算機或服務器內。一些學生下機不關閉計算機,導致計算機長時間運轉和下課突然斷電帶來了硬件設備的損壞。
1.2 計算機實驗室的環境
計算機實驗室的開放時間一般是每天從早到晚,使用較為頻繁,一些上機人員不遵守實驗室相關管理規章制度,一些在實驗室吃零食現象很普遍;加上上機人員較多,一些學生不穿鞋套,空氣中的灰塵在計算機內部不斷的積累,導致電路板老化和損壞。計算機實驗室一般都使用了空調,空氣環境相對比較干燥,極易引起靜電的產生,容易導致計算機硬件故障的發生。
1.3 人為因素的損壞
一些學生好奇心強,喜歡隨意更改計算機里面的配置,刪除系統文件,修改注冊表;而且隨著移動硬盤、U盤在學生中流行起來,一些學生經常安裝一些來路不明的游戲等,這樣很容易導致系統遭到刪除或病毒導致崩潰。一些USB口的鍵盤或者鼠標在剛開機會有一段時間來尋找驅動,一些學生誤認為鼠標或鍵盤沒用而大肆的拆卸導致很多接口被破壞。一些學生喜歡在實驗室來破解還原卡或者編寫或運行黑客、木馬等后門程序。一些學生誤操作格式化或者刪除命令。這些嚴重影響了實驗室計算機運行,給實驗室的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
2 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
2.1 對使用者的培訓教育
開展教師教育培訓,使教師能做到計算機常見問題的處理解決辦法與計算機保養方法。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加強引導,使學生能夠正確的使用計算機。
2.2 充分利用還原卡和安全策略
硬盤保護卡又稱硬盤還原卡,主要功能包括硬盤數據還原、網絡對拷、網絡喚醒等功能,硬盤保護卡可以對設定的分區進行有效的保護。對保護區域的任何操作都被視為無效操作,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刪除等操作帶來的破壞。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時更新,實時監控能對硬盤、移動硬盤等存儲介質、注冊表、系統漏洞攻擊等關鍵部分進行實時監控,可以有效防范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另外可以利用NTFS權限來限制用戶對某個盤的寫權限,定期修補系統漏洞,保護計算機的系統的安全。學生收發作業利用asp、凌波等程序收發,可以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幾率。
2.3 其它保護措施
利用,GetLastInputInfo、ExWindowsExit函數可以有效的識別計算機閑置時間,做到讓空閑的計算機能夠自動關閉,起到節能和對硬件的保護作用;或安裝機房實驗室管理系統來對計算機進行有效的管理。
3 結語
本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中心公共機房采用了本文介紹的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手段后,工作量大大減少了,計算機的損壞率和病毒的感染也降低了。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是一項計算機技術與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工作經驗,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工作人員也需要吸收新的技術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使得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適應現在高校的發展,讓教育技術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沈濤.高等學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方法的探討[J].福建電腦,2011(5):160.
[2] 徐尚青,齊鳴.局域網安全探討[J].中國電子商務,2011(1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