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自我管理總結大全11篇

時間:2022-10-05 10:16:2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壓自我管理總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高血壓自我管理總結

篇(1)

關鍵詞:

自我管理小組;山區;高血壓;效果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流行態勢嚴重,疾病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較高。隨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斷推進,為加強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本研究通過建立自我管理小組,探索“醫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高血壓干預模式。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成立了10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小組,連續開展6次自我管理活動,現對其效果進行分析與評價。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在轄區內的10個街道(鄉鎮)中隨機抽取1個社區(行政村),對該區域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宣傳與動員,對依從性較好、能自理且有意愿參加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共10個自我管理小組108例,項目期間5人失訪,失訪率為4.63%。

1.2方法

自我管理小組由正、副組長2人、健康指導員1人及組員組成。正、副組長由高血壓患者小組組員推薦產生,負責組員管理及開展小組活動,了解、匯總組員的各類健康需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責任醫生作為健康指導員,在每次活動中對研究對象開展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現場指導。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共開展6次,每3周開展1次活動,每次1h,主要內容為自我管理介紹、合理膳食、運動、控制體重、情緒管理和戒煙限酒等內容的健康教育和討論。活動內容經正、副組長與健康指導員溝通,根據組員的需求制定,主要參考《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1]。采取互動交流或座談方式,激發組員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每次活動開始先進行熱身活動,然后復習或者總結上次的活動內容,具體活動中患者之間相互討論,結束后再制定下次活動的內容。設計調查表格,活動初和活動結束后對組員進行面對面的調查和體格測量,評價自我管理6次活動前后高血壓控制情況及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度等干預效果。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運動、吸煙、飲酒、鹽攝入情況和生活影響度等;其中生活影響度主觀感受包括生活影響度和自我主觀感受;以疲勞、身體不適或疼痛、情緒低落、其他癥狀或健康問題、遵醫囑服藥及行為生活方式的調整等5項為主觀指標,由患者根據主觀感受按照1~10分進行測量評價,1分表示沒有影響,10分代表非常影響。體格測量包括血壓、身高、體重和腰圍。

1.3評價指標

吸煙是指每天至少1支,連續或累積達6個月,并且在調查期間仍吸煙。飲酒是指每周飲酒至少1次,且調查期間仍飲酒。運動是指利用業務時間有意識規律進行的、以強健身體為目的每次超過10min的各種活動,不包括職業性體力活動、體力勞動或日常出行。低鹽飲食是指鹽攝入口味較淡。

1.4統計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9.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

103例高血壓患者中,女性70例,占67.96%;男性33例,占32.04%。年齡48~84歲,平均(68.48±8.30)歲,其中≤65歲的36例,占34.95%;>65歲的67例,占65.05%。

2.2生活行為方式比較

通過6次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患者吸煙、飲酒、低鹽飲食行為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的運動比例較干預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高血壓自我管理前后患者生活行為方式比較(n=103)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前例數百分比(%)干預后例數百分比(%)χ2值P值吸煙2019.421413.591.27>0.05飲酒2322.331413.592.67>0.05運動5856.317269.904.09<0.05低鹽飲食5856.316462.140.72>0.05

2.3體格測量指標比較

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干預前后BMI指數、舒張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收縮壓和腰圍均較干預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高血壓對生活影響度比較

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主觀生活影響度分別為(27.52±13.24)分和(24.52±11.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0,P<0.05)。其中干預后“因患高血壓引起的情緒低落”“遵醫囑服藥及行為生活方式調整”及對“現有的任何其他癥狀或健康問題”的影響較干預前均有所減少,干預前后分值均數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是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病之一,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2]。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后,高血壓患者運動、腰圍、收縮壓和生活影響度得到了改善,說明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對高血壓患者隨訪管理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6次活動后,參加自我管理小組后高血壓患者參加運動的人數明顯增加,說明通過集中交流形式有利于其運動行為的改變,但吸煙、飲酒與低鹽飲食方面無差異,與對烏魯木齊市趙娥等[3]研究結果一致,低鹽飲食的結果也和王茜青[4]報道的不一致。需提高直觀感受度,如發放控油壺、限鹽罐,組織參觀健康教育館控煙分館等,通過不斷的信息刺激與組員的相互影響,推動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經過6次活動后,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腰圍較干預前有明顯改善,但舒張壓前后無差異。而北京市[2]、杭州西湖區[5]的自我管理小組開展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在干預前后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研究對象65歲以上老年人人數較多有關。老年人群心肌收縮力、心臟排出量與動脈壁的彈性均有一定下降,因此干預效果不明顯。而本研究中發現,高血壓患者在干預前后主觀生活影響度有明顯下降,提示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模式改善了高血壓患者生活的主觀感受,患者生活信心有所提高。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開展,增加了患者歸屬感,減少了情緒低落的程度,在遵醫囑服藥及生活方式調整方面也有所改變。自我管理小組是以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組織,通過多次活動傳遞給組員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識、技能、信心,對于患者增強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作用[6-8]。互動性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興趣和自我管理效果[9]。本研究干預對象大多為老年人,生活方式固定,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集中活動后,也未建立較為緊密的線下合作關系,患者日常生活中各自行事,相互督促的氛圍還需提升。健康指導員技能有待提高,無法有效提供適合的生活方式干預技術,或者無法滿足患者提出的需求,導致患者質疑自我管理小組的科學性及作用。因此,健康指導員不僅要從患者自身實際出發,針對性地開展具體生活方式、服藥依從性、心理等方面的干預,同時也要掌握教育的藝術性[10],如不拘泥于場地、時間等,在醫生的支持下依靠自己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問題[11]。與此同時應做到不斷更新知識,保證健康活動的多樣化,如增加中醫保健、心理健康等內容,要讓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具有可操作性[12]。本研究由于未設立對照組,且研究對象為依從性較好、能自理的有意愿參加的高血壓患者,致使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傅華,傅東波,丁永明.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83.

[2]謝瑾,董忠.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對自我效能及其血壓相關行為危險因素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3):329-331.

[3]趙娥,孫高峰,伊力努爾·阿吉,等.烏魯木齊市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2):195-196.

[4]王茜青.社區建立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的成效初探[J].中國醫藥指南,2008,6(4):119-120.

[5]繆琴,繆英,張片紅,等.自我管理小組在社區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12(8):772-774.

[6]朱蘭,吳克明,凌楓,等.上海市某社區高血壓群組干預管理效果評價[J].上海預防醫學,2009,21(6):253-255.

[7]卓志鵬,袁雪麗,偉,等.深圳市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效果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6):656-658.

[8]郝佐文.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組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3):149-150.

[9]潘桂瓊,江小涓,馮樹梅,等.開展自我管理小組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11(34):823-825.

[10]王英華.社區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6):184.

篇(2)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3-98-02

近年來我國中青年高血壓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遏制。自我管理疾病是三級預防的新途徑,是通過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手段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自信心、積極性[1]。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對139例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分析護理干預前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差異,現總結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139例,其中男87例,女52例;年齡在18~46歲,平均34歲;住院治療76例,門診治療63例,其中高血壓病107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1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7例,高血壓合并腦血管疾病3例,高血壓合并視網膜病1例。所有患者均無精神障礙,意識清醒,無聾啞,有正常的語言交流能力。

1.2 方法

參閱相關文獻,設計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調查表。內容包括:高血壓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服藥治療的依從性、心理及生活行為方式四方面的問題,分26個條目。采用三級評分法,根據患者的回答內容進行分析、綜合、歸納,依次計1~3分,每項問題的總分為10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越低。首次調查在確診為高血壓病2~3d進行,發出問卷139份,回收有效問卷139份,回收率100%。根據調查結果判斷患者個體情況,進行綜合護理干預。針對每位患者對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間給予實施二級、三級預防措施,出院時對其進行出院指導,門診患者實行小組授課等方式,教會其一級預防。干預后調查于6個月后進行,發出問卷139份,回收有效問卷139份,回收率100%。

2 結果

139例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問卷調查評分結果見表1。應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護理干預前后有顯著差異(P<0.01),即接受護理干預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明顯提高。

3 護理干預

3.1 開展認知、心理、行為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預

3.1.1 認知干預 高血壓不僅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還是心臟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主要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病因、危險因素、臨床表現、主要治療方法、并發癥的預防等相關知識,并針對患者的認識誤區進行重點指導,重點宣教。

3.1.2 心理干預 對不同的個體運用理解、安慰、幫助、鼓勵、支持等不同措施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其以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情緒對待疾病,協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給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3.1.3 生活行為干預 (1)針對患者個體評估情況,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堅持健康的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血壓患者恢復正常的血壓模式,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大多生活不規律。(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限制鈉鹽攝入。勸導患者戒除不良嗜好,如飲咖啡、高鈉飲食等,注意補充鈣質,增加鉀鹽,多吃蔬菜、水果、瘦肉,盡量避免食用豬油和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食物。(3)戒煙限酒 吸煙與飲酒都會使血壓升高,促進動脈硬化,乙醇可使細胞比積和粘度增加,血流滯緩而促進血栓形成。因此,應指導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戒煙和盡量避免被動吸煙,限制飲酒。(4)適度運動 可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或步行、游泳、騎車、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3.2 進行藥物治療指導,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指導患者按醫囑正規用藥、合理用藥,經常與醫護人員保持聯系,不要擅自停藥。讓患者了解根據血壓的變化及時調整用藥以及適時用藥、準確用藥,不僅可以提高藥效,更好地控制血壓,還可減低藥物的不良反應,解除患者對藥物不良反應的憂慮,更好地提高用藥依從性。

3.3 指導自我監測血壓

動態血壓監測最為準確,但受條件限制由醫務人員長期進行測量不現實。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的方法,并告知其血壓的正常波動范圍,每日定時測量血壓并詳細記錄,以供就診時參考。

4 討論

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程度。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及治療狀況決定了患者的預后,通過對患者進行認知、心理、行為干預,調動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為實現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打下基礎。護理干預亦可提高患者對服藥治療的依從性。服藥依從性指患者的服藥行為與醫囑的一致性,是評價患者是否按照醫囑進行治療的一項重要指標。服藥依從性除了與藥物的劑量、時間長短和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外,還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是否正確認識有關。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是影響藥物治療依從性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4],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認知、心理、行為方面的護理干預能夠很好地了解高血壓病相關知識、藥物知識,可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治療疾病的積極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5,6]。

[參考文獻]

[1] 蔣冬梅. 患者健康教育指導[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19.

[2] 把愛萍. 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 現代護理,2007,13(25):2440-2441.

[3] 范玲,石麗玲. 臨床護理人員護理基礎理論考核分析與應對策略[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17:74-75.

[4] 諶櫟.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的影響[J]. 當代護士(綜合版),2006,8:36-37.

篇(3)

自Framingham研究以來,多項前瞻性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不論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收縮期或是舒張期、輕度或者是重度,在任何年齡、性別,都是冠心病和(或)腦卒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1] 。原發性高血壓防治指南將最佳血壓水平定為收縮壓/舒張壓低于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定為130/85 mmHg,而140/90 mmHg即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1]。血壓高與冠心病、腦卒中發病的關系并不僅僅只限于達到高血壓病的水平者,目前認為正常偏高的血壓水平時,冠心病和/或腦卒中的發病率已顯著上升,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除了對確定為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外,更應該對血壓正常、偏高及臨界高血壓群體進行健康宣教,積極防治,預防和控制原發高血壓病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1. 社區原發性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的建立

本中心為了提高全民健康,尤其是對慢性病患者進行了規范化管理,除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以外,還建立了慢病檔案。為了提高慢病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本中心從2012~2014年連續3年建立了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共三期。連續3年從管理的4個社區(勞動村、民主村、直港和解放臺社區)中選2個社區(勞動村和民主村社區)建立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每期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有成員16人,三期共48人,全部由高中以上文化且遵醫行為較好的樓棟長、居委會退休職工、退休干部、退休教師以及退休醫護人員組成,并從中選取一名居委會退休職工擔任組長,一名退休醫護人員擔任副組長。

2.建立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的目的

建立“醫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居民自防自控高血壓病的工作模式,就是讓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成員回到群眾中去,并把學到的高血壓病防控知識與居民共同分享,形成全民參與,提高健康知識普及率,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3.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實施方案

本中心對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安排了六次課,第一次課每個成員都填寫了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評估表、高血壓病防治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每次課都剔出了以往傳統講座式的培訓方式,我們讓所有組員首先圍成一個圓圈,組長和副組長帶頭花一部分時間來討論每位成員填寫的自我監測記錄表 (內容包括高血壓病藥物使用情況、膳食情況、身體活動情況以及血壓),對于一些不合理的用藥、膳食以及活動情況等,醫生給予糾正,組員之間就相互督促改正。接著根據患者針對高血壓病的重點需求進行相互交流,在需要的時候用大白紙演示給組員觀看。最后一次課填寫了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評估表,并且還對參加課程培訓的高血壓病人作了一次問卷調查,以便評估課程前后的效果。

4.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對居民的積極影響

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是以自我學習管理為主,在每次的交流中我站醫生與小組成員一起制定個人行為干預計劃、開展相互交流,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有利于小組成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控制血壓。經過三期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48名組員中,現在90%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得到了穩定,大家對高血壓病的認識提高了許多。

同時,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也是一個宣講團,他們把膳食、運動以及用藥知識與家人、朋友以及周圍居民通過聊天有意識地進行宣傳、分享。

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成員在飲食方面,90%的高血壓病患者在給家人做飯時就把交流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在吃飯時或者飯后就把合理膳食與家人分享,在和朋友以及周圍居民一同買菜時又把合理膳食與他們分享。每天計劃膳食時嘴上都在念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這十個字,還會給他人講解這十個字的具體含意。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成員在運動方面,記住了三個字――三、五、七,并耐心的給其他老年運動朋友講解具體怎樣去做。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成員在用藥方面自己掌握了以后,還教育其他居民要做到用藥五大方面,堅持用藥個體化,平穩降壓以便減少對血管內皮損傷。每天監測血壓,每次看病時都要把最近監測的血壓記錄帶給醫生,讓醫生為自己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合理的膳食、積極健康的運動、良好的用藥習慣,對于自己、家人、朋友和鄰居預防和改善慢性病都有積極作用。

通過三期的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開展后調查發現,提高了居民對高血壓病的認識,知道了高血壓病是終身病,需要終身服藥控制,并且知道了高血壓病并不可怕,高血壓病不是絕癥,高血壓病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按照醫生的醫囑規律服藥,高血壓病人與其他人是一樣的,組員們改變了以前斷斷續續服藥的習慣,并且有幾項較難掌握的高血壓病知識提高最明顯。目前開展了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兩個社區(勞動村和民主村社區)的高血壓病的血壓控制率從48%提高到了73%,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測量和按醫囑服藥提高到了98%,合理膳食由55%提高到了95%。而沒有開展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兩個社區(直港和解放臺社區)的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率僅為50%。通過四個社區的對比,我們認為開展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對整個社區居民健康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社區高血壓病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內容貼近生活,生動形象,患者血壓控制好了后,頭也沒有以前那么暈了,主動參加鍛煉的時間也多了,改掉了以前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他們正確的用藥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態影響了家人、社區居民以及朋友,降低了高血壓病的發生,對提高全民健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藝,安芳梅,王立忠等.慢性病社區綜合防治高血壓自我管理效果評價[J].寧夏醫學雜志,2012,34(7):634-635.

[2] 呂登智.曾令全.社區高血壓患者開展自我管理培訓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18):2735-2737.

[3] 卓志鵬,袁雪麗,偉等.深圳市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效果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6):656-658.

[4] 唐新華.重視高血壓的社區防治提高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8,8(5):285.

[5] 張年芳,許燕輕,周華.契約式管理模式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干預效果評估[J].社區衛生保健,2009,8(4):253-256.

[6] 吳淑玲.臨床路徑式管理在高血壓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5):368-369.

篇(4)

1 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改變其不良行為,建立健康行為,從而達到知、行、信的統一目標

健康教育具有雙向性。只有取得患者的合作與信任,才能使患者積極參與配合,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僅僅關注患者。同時還要使患者家屬多了解一些知識,對患者多一些幫助和理解,從而更有利于病情控制。告知他們高血壓是一種可控性疾病,控制好血壓有利于防止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而并發癥也是可防可治的,通過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夠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傷殘率和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 培養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基本任務和技能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往往需要長期以至終身的服藥治療,而且病情會經常隨著生活、工作、情緒的變化而波動。在這個過程中僅靠醫務人員的治療與護理是遠遠不夠的,與治療相對應的科學的自我管理能力對輔助藥物治療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培養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基本任務、相關知識主要有:測量血壓、戒煙減肥、規律體育鍛煉、合理膳食、緊張調節、按醫囑服用藥物等。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主要涉及解決問題、決策、利用資源、建立良好醫患關系。

告知患者及家屬長期服用降壓類藥物可導致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忘記服藥或漏服藥,導致血壓不穩定,這時我們應不厭其煩,不斷強化指導并督促提醒患者生活起居做到三個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感到頭痛、頭暈、疲勞、睡眠不足時應減少活動,活動時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坐下或臥床休息,防止因血壓不穩而誘發危險因素發生。

還應告知患者應定期進行全身體檢,特別是心、腦、腎、血脂、血黏度的檢查。通過患者對血壓的正確認識,正確接受控制血壓的態度,自覺增加監測血壓的次數以及飲食管理與運動的配合,使血壓達標率較前明顯提高,患者情緒穩定,心態良好,輕松接受治療,形成良性循環態勢。

3 健康教育形式

(1)設宣傳欄:門診大廳、注射室門口、急救中心大廳及候診廳墻上均設有宣傳欄,每月更換一次,以科普知識、專科疾病知識為主,要重點突出,通俗易懂,便于記憶。(2)贈送健康教育處方。(3)組織患者觀看科普幻燈。

篇(5)

【文章編號】1672-4208(2010)16-0012-03

社區高血壓細節管理,作為目前管理模式的一種補充,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簡稱上海市疾控)主導的項目,即在現行的管理模式基礎上,對各個管理細節進行完善,通過設立健康管理專員崗位、加強醫生培訓、開發疾病管理軟件、采用患者自我管理、引入家庭支持、制定個性化的診療管理方案、加強雙向轉診等方法,進一步提高社區高血壓管理的質量、效率、效果。本社區服務中心作為干預社區,在2008年5月~2009年8月對476名高血壓患者實施細節管理進行了初步探索。現報道如下。

1 細節管理的主要舉措

1.1設立健康管理專員職位本干預社區設立2名健康管理專員,由有經驗的綜合防治科長和高血壓心腦條線的成員承擔。與團隊成員一起負責患者的招募、隨訪、干預等工作,成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組,為患者提供健康計劃。并定期進行健康教育。

1.2重視健康管理專員和社區醫生的培訓把細節做好,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認識。二是訓練。針對社區不同工作人員的職能,上海市疾控對健康管理專員和社區醫生合理安排形式多樣的各有側重點的業務技能培訓。

1.2.1專家授課包括高血壓飲食、高血壓運動療法、高血壓防治進展和認識誤區、吸煙與高血壓、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等內容。同時還聘請編輯部專家傳授如何撰寫論文,論文寫作技巧等實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鼓勵社區醫生在日常工作和實踐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在總結社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將工作中的點滴經驗提煉升華,以促進細節管理的規范化和成果轉化。

1.2.2榜樣示范合理膳食是高血壓細節管理干預活動的一大重點,為借鑒和學習,組織健康管理專員、社區醫生和患者三方到石門二路社區現場觀看高血壓膳食健康教育示范活動。該社區健康教育科通過一年多實踐,已經在社區居民中成功舉辦數十次高血壓膳食健康教育活動,深受廣大居民歡迎。老師按照一系列程序示范,首先介紹高血壓營養菜譜,然后現場配料、燒的技巧、調料放置的注意點、大家品嘗點評、請兩名參觀者上臺演示其中的一道菜燒法、最后再次品嘗、點評等。整個過程生動有趣。在輕松的環境中,既學習了高血壓膳食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又獲得了與患者互動的新技能。

1.2.3健康管理專員的特訓作為一名健康管理專員,不但要自己掌握健康知識,而且要將所學知識廣泛、生動、深入地傳播給患者。因此。我中心先后十余次選派健康管理專員參加上海市疾控組織的培訓。培訓內容有血壓正確測量方法、與病人溝通技巧、細節管理健康專員自我管理技能培訓、演講技巧等。同時還組織人圍華東地區演講比賽的成員和上海社區演講比賽中獲勝的成員,上臺演示交流經驗。通過組織健康管理專員的演講比賽,將所學知識、技能與實踐充分地結合起來。

1.3加強患者隨訪和干預

1.3.1患者隨訪高血壓細節管理隨訪規定中危患者3個月隨訪1次,高危患者1個月隨訪1次。每次隨訪內容有清晨未服藥的血壓3次,身高、體重、腰圍,服藥種類、方法、劑量,服藥的依從性。是否需要轉診等。

1.3.2患者干預本社區成立15個自我管理小組,各小組按照飲食、運動、吸煙、自我效能、老年人等主題組織干預活動至少3次。期間為患者發放通俗易懂的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冊5520本,如:認識高血壓、高血壓與飲食、高血壓與肥胖、高血壓與吸煙飲酒等,為高血壓患者讀健康教育報,結合楊浦區名醫師講團為社區居民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健康講座,共計1253人次。

1.3.3開展情況患者干預活動參與率68.96%,活動平均滿意率90.68%,活動需求率90.68%,活動備案合格率100%。

1.4注重質量控制高血壓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注重隨訪中的每個環節,才能更好地顯現高血壓管理效果。血壓測量是高血壓管理中隨訪醫生了解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最常用的手段,許多醫生認為測量血壓再簡單不過了。往往忽視許多細節,然而“細節決定成敗”。聽診器放置不當、袖帶綁得太松太緊、患者等都會影響血壓的測量值……如何做到正確測量、準確讀數,是需要不斷改善的環節。楊浦區疾病控制中心對每次患者隨訪進行血壓、體重、腰圍等指標的測量進行質控,以保證隨訪質量。上海市疾控定期反饋項目階段中各區存在問題、如何改進、下一階段工作安排等,組織各區疾病控制中心條線負責和健康管理專員參加細節管理項目階段回顧會議,匯報工作進度、結果、存在問題。為各區縣搭建了互相學習的平臺,對項目實施中的細節進行分享、補充、完善、控制。

2 細節管理的體會

2.1加強細節管理的意義

2.1.1患者方面通過細節管理,患者獲得免費體檢、免費化驗、聽課、培訓,免費咨詢、健康教育等。患者近距離與醫生溝通和接觸的機會增多,加深了對高血壓病的發病、危害等的不斷深入了解,改變了不看病藥房買藥、不運動、飲食不合理等錯誤觀念,促進了患者從被動加入到主動參與到細節管理中來。通過生活習慣的改善,逐步樹立良好生活方式,為高血壓的防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2醫生方面通過招募患者、體檢、隨訪、干預等一系列活動,醫生有了進一步貼近患者的機會。可以從生活和日常接觸中了解患者的病痛和憂慮,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打下了基礎。經過細節管理中的培訓,社區醫師了解高血壓最新發展動態,不斷提高高血壓基本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拓展了社區管理的內涵,提高了隨訪干預質量和科研能力,并能在社區中為患者生動地傳授。

篇(6)

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競爭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高血壓病的發生率在我國不斷提高,是一個日益增長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發病率約為 11.88%,較上世紀 50 年代提高3~4倍 [ 1 ]。高血壓病在我國人群中存在著“三高三低”的現象,即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2]。高血壓病的治療是個長期過程,需要長時間在醫院門診接受治療,且應貫穿于社區和家庭的生活過程中,所以提高患者的對高血壓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扭轉“三高三低”現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社區預防工作的重點。筆者對對社區320例高血壓病人進行了高血壓知識和健康教育需求的問卷調查,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320例高血壓病人,其中男169例,女151例;年齡41~71歲,平均50歲;病程1~9年,平均4.5年;高中以上文化149例,高中以下171例;繼發性高血壓病6人,原發性高血壓病314人。

1.2 方法 根據高血壓病的有關內容,自行設計題目,內容包括對高血壓病健康知識認知情況以及健康教育需求內容和需求方式。由專人負責評分、記錄。由研究人員對社區高血壓病人發放調查表,對調查對象做統一的解釋說明后,讓其自行填寫,不識字的由研究人員代為填寫,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問卷全部有效。

1.3 統計學方法 問卷數據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

2 結果

3 討論

3.1 社區高血壓病人對高血壓病知識的知曉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75%以上的病人對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正常血壓值、高血壓的危害、并發癥、和飲食調整一知半解和不了解,這是很危險的,只有使病人對自身疾病有了充分的認識,才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示護士在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時,重視上述方面的宣教。

3.2 社區高血壓病人對健康教育需求的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96.25%的病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壓病的日常保健知識。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危險因素與生活方式有關,如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飲食、缺乏鍛煉、超重、心理壓力大等,其中不少因素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而減少危險性,因此,社區醫護人員應重視對高血壓病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指導,提高病人對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的認知程度,促進病人自我管理、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3.3 社區高血壓病人對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選擇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87.81%的病人希望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來獲取疾病的知識。88.75%的病人希望社區醫護人員定期上門指導,這種方式比較有效,且具有良好社會效應。57.50%的病人希望得到健康教育手冊,這種方式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病人樂于接受。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高血壓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具有多樣性,因此,我們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滿足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4 建議與對策

4.1 加強社區護士隊伍建設 ①增強社區護士的責任心;②完善相關制度 ;③加強社區護士的培訓,提高社區護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

4.2 高血壓病社區管理的核心是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壓病是慢性疾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只有讓患者掌握相關知識,并加以運用,才能很好的調控好血壓。所以,教會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非常重要。

4.2.1 幫助患者認識高血壓及其危害,提高依從性 我國近半數高血壓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高血壓雖然本身多數沒有自覺癥狀,僅小部分有頭痛,頭暈,疲勞等,但因可能會導致心臟、腎臟、腦等重要器官的損害而被稱為是“隱形殺手”[3]。所以通過健康教育要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性,自覺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4.2.2 幫助患者認識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①調整飲食結構,指導病人低脂、低鹽、低膽固醇飲食,補充適量蛋白質,要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以保證足夠的鉀、鈣攝入量。②適量運動 運動類型可根據病人自身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不出現身體不適為宜。③保持適宜的體重 體重指數保持在20~24(BMI)之間。④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生活規律,如:定時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坐位或平臥位起立時,動作盡量緩慢,防止性低血壓而致跌倒[4]。

4.2.3 告知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堅持長期服藥對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隨意增減藥物。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試行“逐步減藥”時,應仔細監測血壓。

4.2.4 重視心理護理 患者的血壓波動受環境與心理因素的影響大,因此要教會患者學會自我調節,保持樂觀情緒,優化個性。根據患者情緒變化的原因給予心理疏導、放松療法等。

4.2.5 教會患者家屬監測血壓并做好記錄,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觀察病情,以便及時發現并發癥。

5 小結

總之,防治高血壓病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5-6],通過對社區高血壓病人對自身疾病認知情況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況調查與分析,促進社區醫護人員了解社區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的了解情況,使其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提高病人對高血壓病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云,魏國榮,王金芝,等.高血壓的社區健康教育[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162-163.

[2] 彭剛藝,林崇綏.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程[M].科學出版社,2006. 499.

[3] 彭剛藝,林崇綏.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程[M].科學出版社,2006. 500.

篇(7)

[關鍵詞]

高血壓;護理干預;影響作用

我國約有上1.6億高血壓患者,每年新增600多萬,另有150萬人死于高血壓引起的腦卒中,同時我國高血壓普遍存在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的三低狀況[1]。高血壓患者人群中,老年患者占一定比例,三低狀況較突出,提高其相關知識的知曉及治療依從性,是護理人員的重要職責。運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高血壓患者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已成為當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工作的中心環節[2]。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疏導,通過健康教育,對其不良心理情緒和行為(生活習慣)進行干預,提高有效降壓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老干部保健所以52例高血壓住院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26例患者,觀察組26例,年齡無差異,平均年齡為(67.1±8.3)歲;上述兩組患者住院均確診為高血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可比性(P>0.05)。

1.2方法①對照組26例實施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日常基礎護理、血壓監測、藥物治療護理、飲食護理等。②觀察組26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a心理疏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調查評估顯示:5例患者自我情緒控制差,有潛在易憤怒心理行為;9例患者表現為過分緊張甚至焦慮,2例有抑郁傾向。針對患者不同心理狀態給予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耐心細致地給予患者宣教,“好的心情和平和愉悅的情緒及自身心理健康是治療的基本需要,對治療有增效提質的促進作用。同時對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發生有重要的意義”。床旁護理實踐過程中,無微不至地關心患者,給他們關懷、尊重、溫暖,發現他們需求并滿足,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通過傾訴、運動、聽音樂、書寫心情等方式消除不良情緒,積極調整心態。對于有抑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用評判性思維,客觀、細致地觀察其抑郁傾向及表現,并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必要時給予抗抑郁藥物治療。b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門醫學和人文科學交叉的學科[3],是指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使人們自覺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的健康[4]。健康教育前,首先護理人員要進行自我評價,是否熟練掌握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飲食運動具體指導技能等。在實施健康教育前,護理人員通過優秀護理文獻、網絡平臺、循癥護理、實踐經驗總結等途徑的學習,達到熟練掌握相關內容的前沿知識和宣教技巧。其次評估患者對疾病認識、自我管理相關知識的知曉,訪談患者了解其想要的接受健康教育方式等。依據評估和訪談結果,做出計劃,明確目標,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內容按優先次序開始。健康教育方式多樣化、個體化。如一對一講解、集中講解(幻燈片內容圖文并茂)、病室單元小組講解、床旁護理實踐活動中具體講解、制作健康宣教手冊等,向患者宣教高血壓是一種發病時間長的慢性疾病,對存在的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要堅持長期規范治療,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三低飲食(低脂、低糖、低鹽);堅持運動,運動可延緩疾病的進展及改善預后,同時運動對減輕心理壓力,釋放不健康情緒有積極作用。適宜運動方式有:散步、打太極拳等,避免高強度劇烈運動。c出院延續護理。在出院的前一日,對患者(或家屬)再次進行血壓監測及口服藥物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服藥和血壓監測是治療的必須內容,血壓測量最好在清晨未服藥時進行,應做到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定血壓計。隨時做好血壓監測的記錄,特別關注測量結果異常的血壓值,必要時向醫師匯報咨詢,以得到幫助和及時指導。特別提醒患者:堅持服藥,不得隨意停止或加大劑量,漏服不可加量補服,或聽信他人擅自更換藥物,更換藥物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教會患者識別高血壓危象:如出現血壓明顯升高,伴頭暈、頭疼、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等癥狀應及時就診。警惕高血壓危象發生。同時也要注意低血壓的發生,蹲下時避免猛起,要緩慢起立。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達92.6%,有效降壓為85%,對照組患者滿意度85%,有效降壓率78%,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評價指標對比見附表。

3討論

護理綜合干預對高血壓患者影響效果確切。緊張、恐懼、煩躁或憤怒等不良情緒都可以引起人血壓的升高,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規避誘發因素,采取護理綜合干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和諧的人際關系,經營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緒,規避焦慮和緊張、憤怒等不良心理狀態。幫助患者戒掉不良生活行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規避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自覺地選擇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療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認識到高血壓病的危害性,提供治療依從性,達到理想的血壓目標。

[參考文獻]

[1]魏心蓉.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方法與效果探析[J].中外醫療,2009,28(26):116-117.

[2]楊建國,呂宜民,李小寧,等.石化企業職工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6):430-432.

篇(8)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294-02

高血壓是指患者收縮壓或舒張壓高出正常水平。因為人體的血壓升高會引發冠心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腎功能障礙等疾病的產生,并且患病人數也逐年上升[1],所以對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治療已經成為我國社區醫療的一項重要工作,社區進行高血壓防治的主要目的是在社區內對指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進,以提高社區內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健康水平,控制患者的血壓發展。本文選取本社區2009年―2010年期間確診的234例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對部分患者進行常規社區健康教育的同時進行網絡管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社區2009年―2010年期間確診的234例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117例,對照組117例。觀察組男性73例,女性44例;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28歲;病程最長的8年,最短的1年;學歷最高的本科,學歷最低的初中。對照組男性75例,女性42例;年齡最大的47歲,最小的26歲;病程最長的7年,最短的3個月;學歷最高的本科,學歷最低的初中。234例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眼前突然發黑、頭痛、眩暈、肢體麻木、耳鳴、失眠等高血壓典型癥狀。兩組患者在病例數,性別比例,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所有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都有一定的電腦操作基礎,可以進行網絡健康教育。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社區健康教育,觀察組在進行常規社區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同時進行網絡管理健康教育。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的社區健康教育。采取集體上課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患病原因、治療方法、依從服藥的意義、日常自我血壓監控的方法等內容進行培訓、教育[2]。

1.2.2 觀察組 進行常規社區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同時進行網絡管理健康教育。網絡管理健康教育,通過網絡進行患者個人資料檔案的管理,建立網上咨詢郵箱,患者出現的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得到專業社區醫生的解答,建立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網站,對高血壓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方便患者閱讀,并制定答卷[3],讓患者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回顧性分析,鞏固學習成果,提高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努力掌握自我鍛煉的方法[4],提高服藥的依從性,并在健康教育的同時進行網絡激勵機制,和社區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形成行為契約,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一直保持高度的自我監控效能,更好的配合治療,控制血壓。

1.3 應用評價標準

效果優:患者舒張壓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并且控制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張壓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

效果良:患者舒張壓下降沒有超過10毫米汞柱但控制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到20毫米汞柱。

效果差: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未達到效果優和效果良的程度。

效果優良率:(效果優病例數+效果良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學x2檢驗, 以P

2 結果

對照組效果優21例,效果良39例,效果差57例,效果優良率51.28%;觀察組效果優51例,效果良48例,效果差18例,效果優良率84.62%。兩組患者在效果優良率存在顯著性差異,卡方=25.52 ,P

表一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應用效果比較

3 討論

3.1 網絡膳食管理 在網絡上提供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食譜,規范了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方便了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學習制作,例如:每日要喝1袋牛奶;每日要用50克的燕麥片來煮粥;黑木耳的日常做法等。對患者起到了提醒和指導的效果,并且患者之間在網上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把自己的膳食心理和別的患者進行分享,提高了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

3.2 網絡運動管理 在網絡上提出每日的運動指標,并鼓勵患者一同完成。例如:每天要步行的三公里,并時間在半小時以上,每周要進行五次以上的運動。

3.3 網絡不良生活管理 對有煙酒史的患者進行不良生活管理,在網絡上用生動的視頻講解吸煙和飲酒和高血壓的關系進行詳細的介紹,讓患者通過生動的案例了解煙酒對自身疾病的影響,提高自我管理意識。

3.4 網絡心理管理 在網絡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患者擁有快樂心和平常心,積極的治療高血壓。例如:在網絡上每日更新一些快樂的視頻資料讓患者調節心情,并建立網上心理咨詢信箱,方便患者傾訴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排解緊張的情緒和對高血壓的治療存在的顧慮。

3.5 網絡用藥指導 在網上進行用藥指導,讓患者在家里就能學習高血壓用藥的知識和常見的副作用和并發癥,例如:把高血壓的常用藥物的分類和服用注意事項,在網上進行總結、分析,方便患者進行查找和學習,對自己所服用的高血壓藥物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3.6 網絡自我血壓監控 指導患者每日在家進行自我血壓測量,并進行網絡錄入,方便社區醫生進行查看,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血壓情況。在家進行血壓自我測量,在安靜休息五分鐘以上后測血壓,現把自己的左上臂出來,袖帶綁好要松緊合適,取坐位,并保持安靜,使用電子血壓計,右手按血壓測量開關,等測量數值出來后,等一分鐘再一次測量血壓,測三次,取平均值,記錄在電腦中,上傳數據,社區醫生就可以看到了,社區醫生根據患者的血壓情況,給予下一步的用藥指導。

3.7 網絡測試評價 患者根據網絡學習的課程,在一段時間后進行網絡學習測試,在網上回答關于高血壓的常識,對一個階段的健康教育情況進行回顧總結,社區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制定患者的下一步學習計劃。

參考文獻

[1] 張鳳,健康教育療法治療原發性輕度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08,6(10):1060―1061.

篇(9)

今年10月8日是第十個全國高血壓日。目前我國防治高血壓的任務依然十分嚴峻,高血壓患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不規律,膳食結構不合理,生活習慣不健康,從而導致血壓水平未能達標。結合2007年“世界高血壓日”活動主題和我國實際情況,將今年“全國高血壓日”的活動主題確定為“健康膳食,健康血壓”。為確保我國高血壓防治工作的持續開展,現就做好今年的“全國高血壓日”宣傳活動及有關高血壓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1、各地要認真總結十年來在高血壓防治工作中所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通過海報、展板和巡展等形式大力宣傳“全國高血壓日”十周年。

2、請各地結合實際,于10月8日前開展形式多樣的“全國高血壓日”宣傳和咨詢活動,普及高血壓預防知識,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和保健水平。廣泛宣傳《防治高血壓宣傳教育知識要點》,開展“健康膳食、健康血壓促進行動”,鼓勵居民養成健康膳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自我防范高血壓、自我管理血壓的防治意識,通過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媒體、企業和學術團體的共同參與,營造人人參加維護健康血壓的社會氛圍。

3、為了充分展現十年來各地在高血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進一步宣傳和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我局擬在總結各地已開展工作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中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十年總結》,并于高血壓日活動期間在全國部分省(區、市)舉辦“全國高血壓日”十年成就回顧展。請提供你省(區、市)過去十年中開展的相關活動背景資料(具體內容要求見附件),匯總后于7月20日前以書面、光盤或電子郵件的形式上報我局慢病處。

聯系人:李光琳010-68792369郵件:ncdmoh@李宇陽010-51921579郵件:liyuyang@

附件:各地提供活動背景資料的內容要求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

各地提供活動背景資料的內容要求

1、各省(區、市)開展的以“全國高血壓日”活動為主題的高血壓防治工作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包括相關行政文件、項目說明、活動報告、現場照片、簽名、題詞等);

篇(10)

關鍵詞:老年原發性高血壓;人性化護理;常規護理;對比分析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絕大部分,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于治療方法的認識有所不同。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以內科療法治療為主,采用控制血壓的藥物進行治療,患者除遵醫囑用藥外,需要進行自我管理與自我控制,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能夠在病情出現變化或加重時及時處理和就診[1-2]。現對所選1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48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各74例。實驗組男37例,女37例,年齡52~87歲,平均(60.58±5.49)歲,病程1~12年,平均(6.48±5.27)年。常規組男38例,女36例,年齡50~89歲,平均(62.79±5.49)歲,病程1~13年,平均(6.46±5.24)年。患者均在我院確診并住院治療,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且無其他器官合并癥,Ⅰ級48例,Ⅱ級46例,Ⅲ級5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分級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以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主要包括日常用藥護理和生活護理,保證患者按時服藥、合理飲食。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人性化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與運動護理、自我管理指導。

健康宣講前需要對患者進行疾病認識調查,根據患者的認識程度進行疾病的健康宣講,宣講方式主要包括病房講解、宣傳活動以及知識講座。幫助患者系統了解自身疾病,并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及時了解和糾正。

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應耐心、細心,并采用親切、溫柔的方式進行護理,護理過程中鼓勵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對自身的疑惑進行咨詢,在日常治過程中隨時與護理人員交流,積極主動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避免不良情緒造成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下降,提高患者科學用藥的自覺性。

飲食與運動指導主要在患者治療期間,合理飲食與運動改善體質,高血壓患者不宜飲食高糖、高鹽、高脂食物,日常飲食以清淡低脂為主,不可暴飲暴食。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此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

用藥指導是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常用藥物對患者普及科學用藥的優勢與不合理用藥的危害,并叮囑患者按時遵醫囑服藥,使患者徹底了解用藥的作用以及不良反應,自覺科學用藥。

自我監測則對患者講解如何進行自我監測,患者在自我監測時需要進行2~3次/d的血壓檢測,并且做好記錄,按照記錄的規律對自身疾病變化有一定的掌握,如出現血壓極度異常或其他身體不適,則要馬上就診,減少高血壓疾病以及并發癥發病突然無法及時就醫的問題。

1.3 療效判定 對患者進行用藥依從度調查,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越高。對兩組患者進行生命質量評分,滿分為100分,共分為生理質量評分、社會評分、家庭評分、情感評分、功能評分5個項目,每項各20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依從度對比 實驗組用藥依從度評分(6.97±2.64)分,常規組用藥依從度評分(3.26±1.78)分,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85.69±5.33)分,常規組生活質量評分(60.48±4.18)分,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護理前后血壓差異 兩組護理前血壓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臨床將收縮壓高于140 mmHg、舒張壓高于90 mmHg的發病人群定位為高血壓患者,患者由于高血壓影響產生的心腦血管疾病較為嚴重,甚至造成患者致殘或死亡[3]。由于高血壓對患者健康的影響較大,臨床十分重視高血壓的治療,高血壓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4]。原發性高血壓多發于老年患者當中,患者經常由于年齡較高,對原發性高血壓醫學相關知識了解不夠,或由于年齡較高,身體慢性疾病較多等原因,對于治療與護理產生抵觸情緒,用藥依從性不高。針對老年患者無法長期科學用藥這一問題,臨床除了提高患者的用藥效果與用藥安全性外,對患者進行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提高用藥科學性,改善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度,是目前臨床較為常見的護理措施與護理理念[5]。

本文所選患者中,實驗組用藥依從度評分(6.97±2.64)分,常規組用藥依從度評分(3.26±1.78)分,可見人性化護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藥依從度,降低患者由于不科學用藥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幫助患者認識到科學用藥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方面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通過人性化護理能夠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用藥依從度,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董蘭芳.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9):4549-4550.

[2]楊巧玲.人性化護理管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158-159.

篇(11)

The QQ Platform-based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Use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ZHANG Miao,LIU Jing-hua,Pan Yun-b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10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QQ platform-based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so as to establish an economic, simpl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 suitable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behaviors under various types of QQ platform, to create various problem templates, to further promote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and thus to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Method: 13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ged 35 years old and below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They were managed in fou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the city where the author liv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75 cases of patients we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with informed consent) and given the QQ platform-based management,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61 patients were un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who were still given regular phone and outpatient follow-up managements. The manage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wo groups, included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the standardize medication rate, and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Result: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the standardize medication rate, and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after manag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management(P0.05).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90.67%), the standardize medication rate (92.00%), and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78.67%) after manag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2.13%, 70.49% and 29.5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QQ platform;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Hypertension; Young patients; Management model;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un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henzhen 5180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39

近幾年,高血壓疾病逐漸年輕化,相關研究表明30歲以下人群高血壓發病率已達7%~10%,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目前,大部分社區高血壓管理模式主要針對的是老年患者,故而年青高血壓患者極少參與,這就使得適合年青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模式十分少,年青患者管理率不高[2]。隨著年青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模式的研究不斷深入,筆者所在社區根據年青人的特點(常用QQ與短信交流),將基于QQ平臺的社區管理模式應用在了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中,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效果。基于QQ平臺的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短信平臺、QQ群、討論平臺、反饋與跟蹤平臺、信息共享平臺等,該類管理模式不僅突破了時間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空間限制,為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提供隨時可咨詢的平臺,使得高血壓管理盲區減少,增加了醫患間的親切感,使得年青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與隨訪率得到大大提升,此外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等[3]。隨著該管理模式的不斷深入,有研究將其應用在妊娠婦女、慢性疾病等人員健康宣教與隨訪中,效果也十分明顯[4]。為了進一步研究基于QQ平臺的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本文針對筆者所在市四個社康中心管理的年青高血壓患者展開了研究,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市四家社康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管理的35歲及以下高血壓患者136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患者自愿原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61例不愿意參加研究,包括男34例,女27例;年齡18~35歲,平均(27.5±5.4)歲。試驗組75例,愿意配合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包括男43例,女32例;年齡19~34歲,平均(28.1±5.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低原因調查 本次研究針對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低的原因進行了調查,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兩種:第一,問卷調查。針對研究136例研究對象、四家社康中心護理人員及醫師分發問卷進行調查。第二,針對被調查對象、社康護理人員與醫師進行深入個人訪談。對調查中的相關數據進行記錄與分析及統計。

1.2.2 德爾菲專家咨詢 在相關文獻研究與現狀研究基礎上,采取德爾菲專家咨詢,主要針對四家社康中心選擇10名參加過高血壓管理的護理人員,5名參加過高血壓管理的全科醫生,5名大學從事社區衛生研究的專家,總計20名進行專家咨詢。其中咨詢的內容主要包括基于QQ平臺的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與可行性評價,QQ管理平臺下的醫療風險與法律責任,以及如何制定《QQ平臺下的高血壓管理規范》與《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評價標準》。

1.2.3 基于QQ平臺的社區年輕高血壓患者管理內容 本次研究入選對象136例年青高血壓患者根據前述調查后是否自愿參加研究為原則分組,其中不參加研究患者仍然采用傳統常規電話及門診隨訪管理,而愿意參加研究的患者(試驗組)則采用基于QQ平臺的社區管理模式管理。試驗組患者同醫護人員都擁有QQ號與手機,而社康中心則擁有專用電腦與網絡,建立短信平臺、QQ群、討論平臺、反饋與跟蹤平臺、信息共享平臺等;同時對年青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內容與形式進行調查與總結;建立全科管理團隊并付諸行動,對實踐進行總結分析從而實現高效管理;針對QQ平臺下的管理行為進行深入的規范;此外還要對QQ管理平臺下的醫療風險與法律責任等進行規避,并探討降低的方法。通過QQ平臺進行管理,創建各種問題模板,實現了患患之間、護患之間、護患同專家之間都能在QQ平臺上交流與溝通的效果[5]。

1.3 高血壓管理效果評價指標及標準 本次研究評價指標包括管理前后防治知識知曉率、規范服藥率、血壓控制良好率,兩組患者皆對指標進行記錄,前后與組間進行對比分析。其中防治知識知曉率采用問卷調查分析,規范服藥率以研究期間患者根據醫囑服藥的情況評定(遵醫囑為規范,未遵醫囑為不規范),而血壓控制良好率則根據血壓指標來評定,其中血壓正常范圍為:收縮壓90~140 mm Hg,舒張壓60~90 mm Hg[6]。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相關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進行匯總,便于回顧性分析,采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對數所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試驗組管理后的防治知識知曉率、規范服藥率、血壓控制良好率皆有明顯提升,相較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試驗組防治知曉率、規范服藥率、血壓控制良好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高血壓是造成腦血管病、心臟病、腎臟病發生與死亡最為主要的危險因素,相關研究表明我國高血壓發生率逐年上升,目前遇有高血壓患者2億人,可見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7]。在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提出,我國高血壓患者總體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不高,分別在50%、40%、10%以下,同時在大部分社區中都表現出“三高”與“三低”現象,患病率、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而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較低,這些都給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影響[8]。

以往社區高血壓管理模式主要針對的是老年患者,而對于年青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模式還處于基礎階段,甚至部分社區根本沒有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為此,年青高血壓患者的管理率低、血壓控制不佳等,使得年青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從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9]。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發病年齡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年青高血壓患者受到時間、職業及知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傳統醫療機構血壓測量、健康宣教及隨訪等單向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故而必須解決這個管理盲區。

眾所周知,QQ已經成為人類交流與溝通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被稱為年青人的“伴侶”,只有擁有手機或者網絡,就能順利地與別人進行溝通,從而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得人類可以很更方便的討論學習,并且也有更多的機會分享所有的信息。此外,QQ交流與溝通還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們面對面的緊張,拉近了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交流更加通暢。基于這樣的優勢,近幾年在一些社區將基于QQ平臺的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應用在了年青高血壓患者管理中,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比如上海謝錦群[10]從2011年開始,通過建立QQ群等方式,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效果比較明顯,除了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同時增強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于血糖控制起到了積極的意義。基于此,筆者針對所在市四個社康中心136例年輕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75例患者自愿參加QQ平臺管理研究(試驗組),而61例不愿參加(對照組),仍然采取電話隨訪。經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后,試驗組患者防治知識知曉率、規范服藥率、血壓控制良好率均有明顯提升,相較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針對社區年青高血壓患者采取基于QQ平臺的社區管理模式管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防治知識知曉率、規范服藥率、血壓控制良好率,并且該管理模式簡便、經濟,值得社康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新霞.社區綜合性管理與控制高血壓的結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3,19(5):795-797.

[2]李蕙,朱玲玲.高血壓綜合治療護理模式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8):102-106.

[3]王培玉,劉愛萍,劉寶花.高血壓的健康管理[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7,10(1):18-21.

[4] Quinn R R,Hemmelgarn B R,Padwal R S,et al. The 2010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part 1-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 and as assessment of risk[J].Can J Cardiol,2010,26(5):241-248.

[5]胡秀蓮.高血壓病人的社區管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3):66.

[6]劉力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國高血壓雜志,2010,18(1):11-12.

[7]鐘麗霞.康健社區高血壓網絡管理平臺使用人群分布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2,12(6):121-123.

[8]易春濤,王琳.社區高血壓網絡管理平臺的建立及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2,11(10):95-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美女黄色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视频在线看|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3d姐弟关系风车动漫(p)_在线观看 | 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在线免费观看污网站|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高清观看在线| 极品艳短篇集500丝袜txt| 亚洲欧美电影在线一区二区|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变态调教视频国产九色| videos性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yy9099|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天天躁夜夜躁很很躁|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遮挡一级毛片性视频不卡|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澳门码资料2020年276期|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538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极品丝袜乱系列目录全集|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