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法治示范村申報材料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總結經驗,肯定成績
我市從20*年啟動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題活動豐富多彩,社會參與熱情高漲,創建工作進展順利,20*年榮獲了省級園林城市稱號。至20*年底,城市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42.04%、37.04%和11.52平方米,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15.1%。今年以來,各級各部門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早準備、早落實,創園和綠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目標任務及早明確,責任分解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于20*年提出了三年綠化行動計劃,力爭到2009年實現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目標。20*年上班第一天就召開了全市綠化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會后各相關部門、單位和各鎮、街道按照會議精神,層層抓落實,人人挑責任,有力推動了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和綠化建設工作。
(二)新建項目重點突出,綠化建設全面推進。年初,各責任部門按照“顧全大局,確保重點”的思路,對排出的重點建設項目,如城市綠化中的*大道南段兩側14米景觀帶,葛家塘、上海塘、海鹽塘等河濱景觀廊道,耀江西入口人工湖二期、新*省道Ⅳ標、城市主要道路結點等,農村綠化中的獨廣公路(平廊公路—東西大道)綠色通道、新華北路延伸段(獨黎公路—老平鐘公路)綠化改造等,在土地落實、資金安排上優先考慮,做到重點項目推進有力,其他綠化項目齊頭并進。今年1-10月,全市已完成新增綠化面積213.16萬平方米,占年度計劃數的74.3%。其中城市綠地69.46萬平方米,完成年度計劃100萬平方米的69.46%;農村綠化143.7萬平方米,完成年度計劃187萬平方米的76.84%。
(三)投資渠道不斷拓展,綠化資金基本保障。為確保今年綠化建設任務的順利實施,各責任單位進一步探索綠化建設資金投入機制,積極拓寬籌資渠道,通過義務植樹、認種認養、工商企業投資、項目帶建等多種有效形式,積極籌措綠化建設資金,既減輕了財政壓力,又確保了建設資金及時到位。今年1-9月,全市綠化建設總投入資金5045萬元,其中城市綠化投入資金3*3萬元,農村綠化投入資金1982萬元。按責任部門分,規劃建設部門投入959萬元,城投集團投入1163萬元,*經濟開發區投入647萬元,水利局投入264萬元,交通局投入30萬元。預計全年綠化建設投入資金約7000萬元,其中城市約4500萬元,農村約2500萬元。
(四)宣傳培訓不斷加強,全民植綠氛圍濃厚。今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綠化宣傳月”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公民綠化意識,提高了義務植樹盡責率。各新聞媒體對義務植樹、認種認養等進行了專題報道,對綠化建設項目、綠化成果等進行動態報道;市創園辦、市綠化辦及時編發“創園簡報”和“綠化動態”,通報建設進度,宣傳典型經驗,還編印了3500冊《*科普-園林綠化科普知識》宣傳冊,進行知識普及。市創園辦切實加強了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邀請省級園林城市專家組組長胡京榕作了創園輔導,邀請建設部城建司、省建設廳城建處的領導來我市進行創園指導,還安排相關人員專程到衢州考察學習創園先進經驗。各相關部門也積極開展各類專題活動。市婦聯、人事局在葛家塘河濱綠地開展了“巾幗林”、“人才林”認種認養活動,其他部門、單位和各鎮、街道也積極組織機關干部、團員青年、婦女、學生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共同為家鄉添綠增彩,營造了全社會植綠、養綠、愛綠、護綠的濃厚氛圍。
(五)監管力度不斷深化,管理制度不斷健全。今年以來,市有關部門加強了綠化進度、綠化質量、綠化養護工作的監督檢查,對照各責任單位的年度任務要求,狠抓落實,相互監督,互相促進。各部門、單位和各鎮、街道切實加強了綠化項目建設的方案論證、質量監管、進度控制,認真按照技術標準和精細化要求進行項目管理,避免了綠化通病,提高了建設成效。同時還按照《城市綠地養護管理標準》、《*市綠色通道、農田林網、河道綠化管護辦法》等規定辦法,建立和完善綠化養護管理機制,加強了補植、修剪、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除草保潔等。市規劃建設局重新修訂了《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強化了綠地指標控制,細化了管理要求;市水利局和綠化辦也重新修訂了《*市清水河道綠化指導意見》,提高了綠化標準,明確了種植模式。
二、對照標準,查找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國家園林城市和省園林城市標準有明顯不同,國家園林城市的創建要求更高,評分更嚴。雖然我市在省級園林城市創建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但由于我市綠化欠賬較多,底子較薄,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面臨著巨大挑戰,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六點:
一是項目建設進度還不夠快。今年簽訂的任務數到目前為止僅完成72.3%,特別是城市增綠進度不容樂觀。龍湫公園、新華公園、六里塘南側河濱綠帶(體育場—東方路)等城市綠化項目,獨廣公路(平廊公路—東西大道)、新華北路延伸段(獨黎公路—老平鐘公路)、*區南北大道等農村綠化工程,因資金瓶頸、拆遷滯后、土地落實困難、污水管網鋪設等原因,無法如期開工,影響了綠化建設和創園工作進度。
二是資金投入還不足。按照20*年的綠化目標和建設標準,雖然市財政和各鎮、街道、有關部門通過多渠道籌措綠化建設資金,但總體上綠化資金的投入總量與計劃數相比差距較大。特別是公路、道路、村莊、河道等綠化,面廣量大,而資金投入相對偏少,個別鎮、街道配套資金沒有足額到位,影響了綠化建設標準。
三是長效管護還不到位。“三分種、七分管”的綠化養護理念沒有很好落實,特別是建設后期的養護還達不到標準要求。表現為養護責任、措施不落實,配套資金不到位,樹木成活率偏低、雜草叢生、農作物侵占等現象較為突出。污水、自來水管網及電力、電信等管線架設與綠化間的矛盾突出,林木、綠地人為砍伐等損壞現象時有發生。城郊結合部、部分單位及居住區綠化養護標準明顯偏低。
四是數量和質量與“創園”標準還有差距。城市整體綠化總量偏少,精品工程偏少,綠化品位還不夠高。如今年年底建成區面積按14.8平方公里計算,實際綠地面積尚缺111萬平方米。如何巧妙劃定建成區范圍,充分挖掘建成區內可綠項目,處理好迎檢路線和建成區范圍的關系,做好考查路線的沿線綠化項目建設和完善等工作已成當務之急。根據考核要求,城市主、次干道的綠地率要分別達到25%和20%以上,而我市原有的城市主干道如新華路、當湖路、南市路等仍未達到指標要求。*經濟開發區部分企業綠化指標均未達到建設部《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中20%的最低標準,單位綠化普遍存在著綠化建設標準不高、品位偏低等現象。園林小區和園林單位數量明顯偏少,與占總數60%的指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立體綠化數量不多,潛力挖掘還不夠。
五是其他有些相關指標尚未達標。特別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萬人公交標臺數、萬人公廁數等生態和市政設施指標,對照標準還有較大差距。
六是競爭優勢不夠明顯。根據建設部《關于做好20*年園林城市申報有關工作通知》(建辦城函〔20*〕143號)文件要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采用申報制,每2年評選一次,要求各省、自治區建設廳推薦的申報國家園林城市的城市數量不得超過3個。目前我省符合申報條件的城市共6個,其中地級市2個,為金華和臺州,縣級市4個,分別是余姚、溫嶺、海寧和*。從上述符合申報條件城市的總體水平來講,我市的優勢并不明顯,申報前景不容樂觀。如何擠身三甲,就要通過“硬指標過硬、軟指標顯優”上下功夫,凸現優勢,積極爭取。
三、把握重點,全力推進
明年是國家園林城市申報年,也是能否取得創建成功的關鍵年。全市上下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創建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繼續貫徹“主題不變、力度不減,創新求實,尋求突破”的創建思路,以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為目標,實施“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節約高效”的建設理念,努力擴量提質,提升綠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營造“生態環境,優美和諧;生活環境,舒適方便;人文環境,開放文明”的城市環境和城鄉綠化一體化大生態環境,使各項綠化指標、生態指標和市政設施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打好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攻堅戰。
(一)抓好綠化建設。今年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綠化任務還相當艱巨,難度也很大,各鎮、街道和各有關部門要對照年初簽訂的綠化工作年度目標責任書,對尚未完成的綠化建設任務狠抓落實,要抓住秋季綠化的有利時機,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攻難點,攻重點,確保全年綠化任務全面完成。對明年綠化工作關鍵要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1.城市綠化。重點抓好建成區綠化的擴量提質,各責任單位要求在2009年6月底前完成新增城市綠地117.8萬平方米,確保城市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三大綠化指標符合創建標準,凸顯*綠化建設特色。
一是建好公園綠地,創建一批精品工程。按照公園綠地服務半徑500米的要求,基本建成龍湫公園、*經濟開發區新華公園、新行政中心市民公園一期;完成松楓臺古銀杏保護區等街心綠地的建設。
二是加快親水廊道建設,體現*水鄉特色。在編制完成市區景觀廊道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已具備條件項目的建設進度,完成六里塘(體育場-東方路)、海鹽塘(航管所-東方路)西側、葛家塘剩余段等親水景觀廊道工程。
三是拓展城市生產綠地,提高苗木自給率。在20*年新增城市生產綠地5萬平方米的基礎上,繼續提高城市生產綠地比例,2009年5月底前完成新*省道、勝利路交叉口西南角8萬平方米生產綠地建設。
四是加大防護林建設力度。按照區域和功能,分別建設景觀防護林和生態防護林,其中新建*大道(城南西路-當湖路)東側、勝利路(南市南路-大勝路)兩側、長勝路(平廊公路口-高橋)兩側等地塊建設景觀防護林,*大道(老*省道-當湖路)西側、乍嘉蘇航道北側、東方路北側、文濤路西側、城北路大華染整廠北側等區域建設生態防護林。完成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互通區內綠化、互通區至市區段道路及兩側景觀綠化。
2.農村綠化。重點抓好主要公路、綠化特色村建設,新建農村綠化造林3000畝,力爭3300畝。
一是加強公路綠化,提升干線綠化水平。老*省道(高橋-東西大道)總長5.4公里拓寬改造后,規劃每側綠化帶6米,面積約6.48萬平方米;全塘白沙公路全長800米,每側12.5米綠化帶,面積約2萬平方米。做好平廊公路、平興公路等污水、自來水管道埋設完成后的綠化恢復工作。
二是加強村莊綠化,創建綠化特色。結合現代新農村建設要求,抓住時機,加快村莊綠化步伐,提升村莊綠化水平。計劃創建“綠化特色村”4個,市財政每個補助20萬元,鎮、街道配套10萬元。繼續創建省、市、縣三級“綠化示范村”,年內確保創建成省級“綠化示范村”3個,嘉興市級5個,*市級10個。同時,根據全省2009年將啟動3000個村莊綠化增量工程要求,重點對農戶房前屋后等進行植樹綠化,每戶不少于4株(按每村600戶,40株/畝計算,折面積1800畝),形式上可采取統一購苗,送苗到戶。樹種以桔、梨、枇杷、桃、石榴等果樹為主。2009年確定30個村先行啟動,省補1萬元/村,市配套1萬元/村,不足部分由鎮、村自籌。
三是啟動沿海基干林帶建設,改善沿海生態環境質量。根據全省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要求,著手編制全市沿海防護林建設總體規劃(20*-2015年),爭取明年1月底完成。2009年啟動海岸基干林帶工程建設,在老海塘(金橋—獨山)南側,加寬至50米海岸基干林帶,總長約6.32公里,面積約474畝,老*省道至海鹽交界3.6公里,每側25米,面積270畝,省每畝補助1500元,以提高沿海地區防災減災能力,改善沿海生態環境。
四是加強農田林網、河道綠化,提高綠化標準和質量。新建農田林帶林網555畝,省、市各補助800元/畝。結合水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做好河道綠化工作。
五是發展林牧結合型經濟林。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和規模養豬場排泄物治理,采取豬糞—沼氣發酵—沼液—肥料的模式,實現零排放,大力發展林牧結合型經濟林,推廣農林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
(二)抓好環境綜合整治。當湖街道、*經濟開發區和規劃建設局、城管局、城投集團等有關單位,要對國家園林城市檢查線路沿線的破損道路、陳舊建筑立面、戶外廣告實施整治,確保城市容貌整潔有序。重點對環城西路(城南路-環北二路)、南市路(城南路-東方路)、人民路(新華路-環城東路)等檢查線路進行集中整治和改造。抓緊對檢查線路沿線及地面水廠、天然氣CNG站等停留點的綠化提升改造和環境整治。大力推進立體綠化,沿城市主干道兩側必須實施通透式圍墻或敞開式綠地,有條件的建筑墻體、構筑物、圍墻均要實施立體綠化,以進一步提高城市綠量和綠視率。
(三)抓好臺帳資料整理工作。規劃建設局、城管局、環保局、文體局、供電局、城投集團、水務集團等相關部門、單位要落實專人,按照創園辦要求和創建標準,在20*年12月底前做好創園基礎數據的統計、核實和上報工作,確保各類數據無差錯,并做好本部門的迎檢臺帳資料;創園辦要選擇經驗豐富、質量可靠的制作單位,確保在2009年4月底前做好技術報告、申報材料、宣傳畫冊、多媒體音像資料及二級臺帳資料的準備。
四、加強領導,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確定明年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攻堅年。因此,明年的綠化工作要緊緊圍繞這一創建目標,要統籌城鄉綠化,突出城市綠化,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工作力度上要有所側重,舉全市之力,實現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目標。
(一)加強領導,及早啟動明年綠化建設。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要把園林城市創建和綠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認真履行職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早規劃、早安排、早啟動,緊緊抓住冬春二季綠化造林有利時機,抓早抓緊。各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認真落實本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又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為使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在市創園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設立創建工作專項組,具體負責創建活動;市發改、財政部門要做好綠化項目的立項和資金保障工作;市規劃建設、城管、農經、交通、水利等部門要做好綠化施工設計和協調、指導、管理等工作;其他部門也要積極做好配合服務工作,合力推進城鄉綠化建設。
(二)廣泛動員,調動創建工作的積極性。要圍繞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目標任務要求,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和途徑,廣泛、深入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城鄉綠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月活動,開展種植紀念林、紀念樹和綠地、樹木認種、認養等活動;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農村生態環境整治和重建。新聞媒體要積極宣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重要意義和有關綠化的法律、法規,及時報道創建工作及綠化建設進展情況。要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督作用,通過創園簡報、綠化簡報等形式對完成綠化任務不力及養護不到位的單位,予以通報;市、鎮(街道)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視察活動,促進創建工作的落實。通過創建,努力使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品質的提高。
(三)狠抓質量,精品化實施城鄉綠化建設。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2009年綠化建設任務,統籌安排,突出重點,特別是公園綠地、親水景觀廊道、道路景觀林帶、綠化特色村等建設項目,要堅持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把它們建設成我市綠化建設的精品工程,爭取做到一次投入、一次成型、一次見效;要規范園林綠化市場管理,做到方案有評審、施工有監管、竣工有備案;要深入開展城市綠化風格和特色的研討活動,充分挖掘*的歷史文化內涵,使我市的園林綠化建設更具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使各類綠地在質量和園林意境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加大投入,確保綠化建設任務完成。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社會的主體作用和市場的配置作用,廣辟資金渠道,努力構建起“政府引導、政策激勵、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運作模式。各鎮、街道和市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大對綠化建設的投入,突出重點,要在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工作研究和實施方面下功夫,通過大力宣傳和推廣實施如“綠蔭工程”、“立體綠化”等節水、節地、節資、節能的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最大限度減少土地、資金等制約因素的影響。要督促企事業單位增加有效投入,搞好配套綠化建設,鼓勵工商企業和個人投資發展苗圃、林果生產基地,增加綠地總量。要鼓勵村級基層組織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形式,大力開展村莊綠化,并引導廣大農戶發展庭園綠化。